俺也去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4:51 点击:213609

摘要 上任月余,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已开始施展“霹雳手段”。在3月29日一日惩处17家银行业机构之后,昨日,银监会又下发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点题房地产等十大重点风险领域,基本涵盖银行业风险所有主要类别。   上任月余,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已开始施展“霹雳手段”。在3月29日一日惩处17家银行业机构之后,昨日,银监会又下发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点题房地产等十大重点风险领域,基本涵盖银行业风险所有主要类别。房地产领域风险、地方债务违约等传统领域风险,债券波动、交叉金融产品、理财业务、互联网金融、外部冲击等非传统领域风险以及重大案件和群体事件风险。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位列十大风险的首位。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信用风险管控,摸清风险底数,提到要重点关注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超过100%、关注类贷款占比较高或增长较快、类信贷及表外资产增长过快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治理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通过各种手段隐匿或转移不良贷款的行为。意见要求严控增量风险,处置存量风险,提升风险缓释能力,方法包括增加利润留存,及时俺也去

摘要 北京证监局7日组织召开了2017年辖区机构监管工作会。北京证监局局长王建平在会上对各机构提出了六方面工作要求,包括全面梳理排查各类风险、平稳有序化解不规范的存量业务、强化内部合规风控机制建设等。   北京证监局7日组织召开了2017年辖区机构监管工作会。北京证监局局长王建平在会上对各机构提出了六方面工作要求,包括全面梳理排查各类风险、平稳有序化解不规范的存量业务、强化内部合规风控机制建设等。  据悉,北京证监局已将投行业务整改规范工作、基金子公司整改落实工作、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规范经营工作、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清理整顿工作、信息安全和维稳等工作纳入了今年的监管工作重点。  北京辖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投资咨询机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等128家公司的主要经营负责人和风控合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王建平指出,行业机构应当清醒认识当前证券基金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一方面,金融风险传递叠加,行业脆弱性明显加强,各类风险频发高发,调速换挡稳方向已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监管日益趋严,依法全面从严监管成为新常态,社会俺也去

摘要 日前,深圳证监局通报了其2016年度稽查执法工作情况。去年,在证监会稽查局的专业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圳证监局持续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   日前,深圳证监局通报了其2016年度稽查执法工作情况。去年,在证监会稽查局的专业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圳证监局持续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  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证监局将进一步完善稽查执法资源配置,不断加强稽查执法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稽查执法效率,快速、坚决、严厉打击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2016年,在依法、从严、全面的监管要求下,深圳证监局查办案件数量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与此同时,案件类型趋于复杂,新型案件不断涌现。  据深圳证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深圳证监局共主办案件52件,承办协查70起,核查违法违规线索13件。期间,按照证监会专项执法行动及重点案件与常规案件协调推进的工作思路,深圳证监局先后参与了证监会3个批次专项执法行动。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局在日常监管执法过程中的主动性也明显增强,通过日常监管、信访投诉等渠道积极发现市场主俺也去

摘要 昨日雄安板块继续拉升,部分接受采访的私募人士认为,正如“莫让炒房矮化了春天的故事”一样,仅从炒作角度解读和理解重大改革举措的市场意义,无疑是狭隘的。   昨日雄安板块继续拉升,部分接受采访的私募人士认为,正如“莫让炒房矮化了春天的故事”一样,仅从炒作角度解读和理解重大改革举措的市场意义,无疑是狭隘的。   部分私募人士认为,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提升了A股的风险偏好。回顾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等重大区域经济改革举措对整体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巨大促进作用,投资者应避免投资短视,跳出雄安看雄安,聚焦深化改革预期,并以更宏大的历史视角和更深远的眼光看待重大改革举措,这样才能更理性地把握好投资机会。   深圳某资深私募人士坦言:“应该承认,正是当年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崛起,开启了中国东部地区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旅程,进而创造了近30年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奇迹。而今正当全球经济重新布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推出远超市场预期的重大改革举措,不仅有望造就整体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也令投资者的目光再度聚焦于深化俺也去

摘要 从10送转10,到10送转20、10送转30,上市公司高送转“调门”越升越高的背后,是否伴随限售股解禁、大股东及高管减持?是否与大股东的股权质押风险相关联?能否与公司业绩增长、业务扩张相匹配?是否为了迎合炒作,并存在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监管层近日的声声质问,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即曾被市场长期视作“利好”的“高送转”,其实也可能潜藏诸多违规行为,已成为上市公司监管的重点之一,其中的利益链条将被一一打破。   从10送转10,到10送转20、10送转30,上市公司高送转“调门”越升越高的背后,是否伴随限售股解禁、大股东及高管减持?是否与大股东的股权质押风险相关联?能否与公司业绩增长、业务扩张相匹配?是否为了迎合炒作,并存在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监管层近日的声声质问,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即曾被市场长期视作“利好”的“高送转”,其实也可能潜藏诸多违规行为,已成为上市公司监管的重点之一,其中的利益链条将被一一打破。  而就在今日,已有率先反应者,如凯龙股份公告,拟将“10转30派5元”的原分配方案改为“10转15派8元”,降低送转比例,提高了俺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