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03:39 点击:157983

摘要 过去30年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很重要的是有了动力机制,这个动力机制就像钱教授讲的是次优不是最优,但是它确实推进了中国市场化进程,未来中国的中高速增长,还得依靠改革,而改革能实质性推进就必须重塑改革的动力机制。   首先,感谢当代经济学基金会所做的工作,本来应该是大学里面应该做的事情,非常感谢做了这么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并衷心祝贺钱颖一教授和许成钢教授获中国经济学奖。  今天我们讲的内容呼应一下田国强教授的演讲,关于机制设计理论中的动力问题。当前我们有一种改革焦虑症,大家都明白要改革,大家知道中国不改革死路一条,文件也很多,专家讲的也很多,但是就是打雷不下雨。什么原因呢?很重要的是当下中国改革最缺失的是动力机制。大家都明白连续多年的中国经济下滑主要是结构因素导致的,即传统经济增长要素发生衰变导致了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进而导致中国经济呈现L型态势,所以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但大家发现,如果不改革的话,结构是调不动的,为什么?因为现有的经济结构实际上是在既定体制和发展模式下的利益结构ott

摘要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2015年是国企改革政策制定出台年,2016年是政策落实年,2017年将是国企改革见效年。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国企改革有望在垄断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组建、国企并购重组与资源整合等方面加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改革,使国企改革ott

摘要 12月18日,2016~2017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会在上海举行。对于明年“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做了上述分析,他认为考虑到汇率等因素影响,明年货币政策不具备放松条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货币政策偏中性,明年的货币政策不会放松,2017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估计不会超过12%。‘中性’表述也不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偏紧,这会引起市场动荡。”  12月18日,2016~2017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会在上海举行。对于明年“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做了上述分析,他认为考虑到汇率等因素影响,明年货币政策不具备放松条件。  对于明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方面,盛松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估计今年实际财政赤字率达到3.5%左右,明年预算内财政赤字率肯定会突破3%,可能在3%~4%区间里,未来财政赤字率还有提高空间,必要时甚至达到5%。  另外他注意到,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这将改变中国以往房地产调控中以短期、需求端为主的调控方法,而注重房地产供给端的长期调控,即通过增加土地ott

摘要 近年来,由于天然气液化设施不断扩张以及LNG(液化天然气)进口价格不断下降,LNG国际贸易持续发展。2015年世界LNG贸易量达到3383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贸易量的32.5%。中国LNG进口发展迅速,2015年进口1967万吨(约275亿立方米),约占全部天然气进口总量的44.3%。2006~2015年间,中国LNG进口年均增长45.2%。   近年来,由于天然气液化设施不断扩张以及LNG(液化天然气)进口价格不断下降,LNG国际贸易持续发展。2015年世界LNG贸易量达到3383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贸易量的32.5%。中国LNG进口发展迅速,2015年进口1967万吨(约275亿立方米),约占全部天然气进口总量的44.3%。2006~2015年间,中国LNG进口年均增长45.2%。  LNG全球供给和接收能力快速增长。2015年底,全球天然气液化能力为3.52亿吨/年。2016年新增产能将超过5000万吨/年,同时规划和在建项目产能超过5亿吨/年。到2020年,全球LNG产能将接近8亿吨/年,比现在的一倍还多。同时全球LNG的接收能力也足以消纳这么多的产能,2015年底全球拥有100个LNG接收站,接收能力达7亿吨/年。  中国是目前LNG发展最强劲的国家之一,目前已经投产LNG接收站ott

职业试药人背后的秘密:5天赚5000 尿里掺水造假原标题:试药人背后的秘密:受控中介,调包尿液通过体检“北京XX医院招募试验,男,体检时间:12月9日。药物XX,点滴,连续四天,费用5600元,另补助1000元。”类似的试药招募信息,每天都在QQ和微信群里传播。在一种新药进入市场过程中,会有几个关键的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那就是从医药企业——临床试验代理机构——试验基地(医院)。在这条“利益链”中,一些招募“中介”为了推动试验尽快进行拿到招募费,出现种种违规违法行为。他们瓜分了北京大部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有些中介虽自称招募公司,实际上却是没有办公地的空壳公司。从业人员也良莠不齐,默许或者主动帮受试者作假。在试药这个灰色链条中,受试者、中介、药厂,每一环“都可能是造假者”。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今年3月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去年7月以来,因临床试验数据不真实、不完整等问题,国家食药监总局不予批准的、药企自查申请撤回的药品注册申请高达1184个,占要求自查核查的1622个药物临床试验总数的73%。若扣除165个免临床项目,这个比例则高达81%。11月初,在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的一种糖尿病用药试验,因原始记录缺失,选择重新补做临床试验。事实上,这款药已经上市,重做试验期o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