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23:38 点击:155262

摘要 “到浙江工作这半年来,我发现在签发文件时,有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比较多。”12月13日召开的浙江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进会上,主动前来参会的浙江省代省长车俊如是说。   “到浙江工作这半年来,我发现在签发文件时,有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比较多。”12月13日召开的浙江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进会上,主动前来参会的浙江省代省长车俊如是说。  车俊感慨的背后,是辖区内上市公司此起彼伏的并购潮。截至今年11月底,浙江共有404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内322家,境外82家,A股上市公司数占全国的10.7%。而今年以来,浙江省已发生并购数近300起,并购金额接近1400亿元。  实际上,在近年来资本市场掀起的并购大潮中,浙江上市公司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三年间,浙江上市公司并购数分别达237起、374起和355起,并购金额分别达501亿元、795亿元和1619亿元。  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近年来愈发受到当地政府的力推。今年4月中旬,由朱从玖副省长带队的浙江省上市公司海外并购考察团共50余人,专程赴英国、德国和以色列三国开展海外并购洽谈及项目对接活动。一个月后,杨树

摘要 前些日子,张维迎与林毅夫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一度白热化。简单归纳,林张二位的争论点在于:政府是否应该用诸如审批、财政补贴等产业政策,去定向地改变要素价格,扶持某一类行业、新技术发展。林毅夫倾向于政府用更多的产业政策来识别比较优势,因势利导,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而张维迎认为,出于贪婪和无知,产业政策往往起到负面作用。   前些日子,张维迎与林毅夫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一度白热化。简单归纳,林张二位的争论点在于:政府是否应该用诸如审批、财政补贴等产业政策,去定向地改变要素价格,扶持某一类行业、新技术发展。林毅夫倾向于政府用更多的产业政策来识别比较优势,因势利导,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而张维迎认为,出于贪婪和无知,产业政策往往起到负面作用。  业界很多人认为,林的观点与叙述,都显得更加专业。相比之下,张维迎更多的是在谈论常识,显得不那么学术。  事实上,国家产业政策扶持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无疑是正确的,另一方面,财政补贴等产业政策如果不能奖勤罚懒,往往起到负面作用,这也是不可轻视的。张林二人的观点对决策层来说,都有着积极的参考作用杨树

原标题:台湾多个“直辖市”换届选战打响 蓝营不占优势【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台南市长赖清德、高雄市长陈菊、新北市长朱立伦的两任任期届满后,无法连任,下一任“直辖市长”之争提前宣战。台湾《联合报》13日报道称,高雄方面,民进党“立委”管碧玲、刘世芳、林岱桦、陈其迈、赵天麟,各自努力登山攻顶。蓝营仍处劣势,国民党高雄市党部主委黄柏霖较被看好,但人气局限一隅,未遍及全市;“立委”黄昭顺、陈宜民有“立法院”舞台可表现,但若要参选市长,还有辛苦的路要走。在台南,绿营方面,民进党“立委”黄伟哲、叶宜津、陈亭妃、王定宇及副市长颜纯左,已陆续表态竞逐,据称,绿营台南战场可能发展为新潮流系与非新系对抗。国民党至今无人表态。国民党中常会不反对台南市初选采“柯P模式”,基层也有人劝进台南市警局前局长陈子敬。新北市是“六都”中仅存的蓝营执政县市,更是国民党未来将倾全力辅选的一级战区。朱立伦任满后,蓝营副市长侯友宜、李四川,以及前台北县长周锡玮都被点名。绿营方面,则是“大绿、小绿”暗自角力,台南市长赖清德、“立委”高志鹏、吴秉睿、罗致政,各有支持者呼声;“时代力量”党主席黄国昌是否参选,也充满想象空间。杨树

摘要 一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号令。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回顾这一年供给侧改革发现,20多份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细则文件密集出台,供给侧改革完成了从“概念”到落地的过程。   一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号令。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回顾这一年供给侧改革发现,20多份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细则文件密集出台,供给侧改革完成了从“概念”到落地的过程。  这一年,煤炭钢铁去产能一年目标提前且超额完成、全国房地产库存连续9个月下降、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以来全部实现减税……一项项数据验证着改革初见成效。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释放出改革迈向纵深的信号。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确定了今年钢铁煤炭去产能的目标任务。  去产能并不局限在钢铁煤炭领域。此后,国办还出台了建材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和石化产业等三个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落实降成本的政策细则也较快出台。8月2杨树

摘要 年末经济暖意浓。11月份,工业生产和消费增速回升,投资增速持稳,出口增速由负转升,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确立,四季度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无忧。   年末经济暖意浓。11月份,工业生产和消费增速回升,投资增速持稳,出口增速由负转升,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确立,四季度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无忧。  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消费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11月份出口增速由上月下降3.4%转为增长5.9%。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在实体经济需求改善的背景下,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出现加速迹象。”  最近几个月制造业PMI的持续反弹已经印证了工业经济的回暖。章俊认为,由于短期内国内和海外需求有温和企稳的趋势,工业生产的反弹势头有望持续。  此外,投资连续四个月呈现企稳迹象。1-11月份,投资增速为8.3%,与1-10月份持平。尽管这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速略有回落,但备受关注的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纷纷释放“暖意”。  数据显示,1-1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