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燕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9 08:28 点击:126838

华夏经纬网 2016-10-12 08:43:23中新社长春10月11日电 (记者 李彦国)作为第十三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电影百年展11日在长春开展,逾200部镌刻时代印记的优秀作品,把中国电影发展百年历程的精粹集中展示出来。长春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为中国电影事业奉献了千部优秀作品,培养了大批电影艺术家,影响了几代人。主办方表示,此番在长春电影节期间举办中国电影百年展也是别具意义。自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至今,中国电影已走过了111年,成为世界电影家族里独具风格的一支力量。中国电影百年展由中国电影博物馆推出,展览位于长春国际会议中心长廊,分单元详细叙述了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早期发展,有声电影与进步电影,新中国电影的创建与发展,香港电影、澳门电影和台湾电影等。从纪录片《民主东北》、木偶片《皇帝梦》、动画片《瓮中捉鳖》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图文并茂的展示了早期中国电影人在不同片种领域的积极尝试。从展览中可以看出,111年来,中国的电影工业、电影科研、电影理论在几杨明燕

四川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图片展吸引社会各界观展华夏经纬网 2016-10-12 08:43:5711日下午,一些机关单位组织员工前来观展。 王哲 摄中新网成都10月11日电 (王哲)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精神光照千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四川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图片展览”在四川省图书馆10日开展以来就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前来观展。此次展览包括“红军长征在四川”和“长征路上看巨变”两部分,720平方米的展厅里,用236张图片和文字以及40件(套)实物展品、影像等形式,全面记录了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光辉历史和伟大精神,充分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红军长征途经地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和近年来脱贫攻坚的显著成就。88岁高龄的邱月杭老人正在用手机拍照片。 王哲 摄八十八岁高龄的四川棉麻公司退休干部邱月杭从展览开幕到今天已是两次来看展览了,虽然高龄,精神却很矍铄,讲起话来声音特别洪亮。他告诉记者,他1949年参军先后三次到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作为那个年代的军人他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段历史十分了解,长征杨明燕

华夏经纬网 2016-10-12 08:45:25中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 程景伟)“铁路梦·中国梦——孙中山文化高铁行”大型人文活动11日在北京收官,交流团从孙中山故乡广东中山市翠亨村出发,搭乘高铁先后走进广州、南京、上海,以及长沙、武汉、北京等6座城市。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重温孙中山的铁路梦,广东省中山市政协举办了此次活动。交流团成员有孙中山曾侄孙孙必胜、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杨天石、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等数十人。在11日的北京站活动中,交流团参观了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了解中国铁路百余年发展变迁史,以及孙中山的“铁路强国”思想。随后交流团探访了孙中山当年在京会客、商议国是的重要场所——中山会馆。在此前,交流团走进了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南京中山陵、上海铁路博物馆、长沙黄兴故居、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等地参观,与辛亥革命烈士后人、专家学者、地方官员等交流,在高铁列车上还与众多乘客就孙中山文化等话题进行了互动。在北京站举行的交流会中,孙必胜表示,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杨明燕

《千里雷声万里闪》登央视 展示陕甘红军创建历程华夏经纬网 2016-10-12 08:44:45红色题材剧《千里雷声万里闪》今日举行开播发布会,导演张前携主创亮相,讲述台前幕后。 苏丹 摄演员刘晓虎、刘一含在电视剧《千里雷声万里闪》中演绎一段爱情传奇。 苏丹 摄中新网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题材剧《千里雷声万里闪》将于10月13日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该剧由刘晓虎、刘一含、艾东、陈逸恒、杜雨露、范志博等主演。该剧从1928年渭华起义爆发开始,到1934年末南梁根据地粉碎敌人六路进攻,建立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为止,全景式展现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初建的过程。执导过电视剧《亮剑》的导演张前担任该剧导演。他说,正是陕甘红军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为中国红军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起当年红军经历的苦,该剧拍摄并不苦,难的是如何在镜头前展现当年的革命精神面貌。该剧由曾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飞天奖的康志勇担任编剧。他表示,创作该剧遭遇的最大瓶颈就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如何用传奇手法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好在最终完成了任杨明燕

河南一村落逾万口缸贯穿 自然风光中凸显陶艺华夏经纬网 2016-10-12 08:42:47上千只水缸和弯弯曲曲的河流相映成景。 阚力 摄众多镶嵌在地面的水缸组成的小径通向古朴的窑洞。 阚力 摄中新网洛阳10月11日电(记者 门杰丹)河南洛阳一偏僻村落,逾万口水缸及缸圈散落各处,自然风光中凸显陶艺特色,被观者惊为“世外桃源”。11日,秋日微凉,记者赶赴洛宁县罗岭乡爱和小镇一探究竟。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大片的格桑花、向阳花,绚烂夺目,村内,上千只水缸和弯弯曲曲的河流相映成景,小径也由众多镶嵌在地面的水缸组成,一切可谓“缸缸好”。“这个缸它是有很多用途的,可以做装饰,也可以当桌子、当垃圾桶,还可以贴上标示,指示方向。”小镇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粗略统计,大大小小的水缸有万余口。罗岭乡党委书记高晓琴说:“水缸都是从民间收来的,定了回收价格,多大的缸多少钱,然后从村民手里面一一收来。”探访中,记者发现,除了水缸,村子里还有三彩艺、窑洞、土屋、红灯笼等多种中国元素。整个村落静谧、艺术气息十足,被一些慕名而来的观者叹为世外桃源。据了解,这个占地约3000杨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