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ion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5 22:42 点击:1108323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设置14项行政处罚条款 涵盖5类违法主体   高空抛物等32种违法行为将被处罚   5月1日起,《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不少市民关心,业主关心的电梯维修、停车等物业管理问题能否得到实际解决?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住建委了解到,条例涉及5类主体,物业管理中32种违法行为纳入法治轨道。   市住建委表示,对于群众大量反映的物业服务质量低下问题,诸如物业共用部位的维修养护管理、客户服务、装饰装修管理等问题,过去只能通过协调指导方式来解决,此次《条例》明确规定物业服务人员应提供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标准、规范的物业服务,该条款解决了长期以来处理此类投诉无法可依的问题,加强监督管理和行政处罚力度,有助于实现建设满足居民期望的物业服务小区。   《条例》第六十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物业服务,并且遵守下列规定:(一)提供物业服务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标准、规范”,对未遵守相关规定的物业服务人,依据《条例》第九十二条的规定,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或者房屋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缺乏相应的电梯使用管理、维护的illustration

  高校“云毕业” 合成毕业照   疫情原因,2020年的毕业季也变得不一样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课程、面试、答辩,甚至是告别都要在网上进行。网友将此称为“云毕业”,为弥补遗憾,高校里兴起了制作“云毕业照”。   PS制作云毕业照   据了解,浙江大学从4月26日起安排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研究生需要在4月26日至30日之间办理离校手续,开学不到一周就要毕业,从而开启下一个阶段,难免让毕业生们心生遗憾和不舍。为了弥补遗憾,有高校学生自发用PS技术制作了云毕业照,瞬间走红。4月30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的戴泽旭同学,利用每名同学的头像合成了多个版本的毕业照。   与此类似,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目前还没开学,但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毕业生杨伟东透露,学院已经通知,为控制人数、减少聚集,将分批次开学。他表示,分批开学可能意味着分批离校,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大家很难聚在一起合影甚至是告别。   “即使疫情结束,再次凑在一起的可能性很小甚至为零。因为有的同学已经工作,有的则选择继续深造。所以为全班同学无偿设计一张云版毕业照,也是在尽可能减少遗憾。”同学对此非常支持和赞同,他从收集全班40位同学illustration

  四川启动建设 地震预警倒计时“大喇叭”2.0版   科技日报讯 (李迪 记者盛利)还记得四川多次地震发生后,响彻小区、校园的地震预警倒计时“大喇叭”吗?它所依托的大陆地震预警网络将有“2.0版”了。4月29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下称“减灾所”)宣布第二代大陆地震预警网正在四川启动建设,到今年年底,该网在四川省内的地震监测台站将达到3000个。   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减灾所所长王暾介绍,相比于第一代预警网,第二代大陆地震预警网响应时间更短、可靠性更高、覆盖更广、台站更密集、服务区域更广。随着第二代大陆地震预警网完成台站布设后,对四川地震区人口的覆盖率将达到99%,将推动四川省地震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   地震预警是基于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利用地震传感器及相关技术系统建立地震预警网,在地震发生时全自动地向还未受波及的用户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预警的行为。第二代地震预警技术对前端预警台站、中端传输响应渠道、末端处理系统均做出了基于分布式处理的全面升级,通过云计算运行中心进一步优化算法,并可利用5G通信技术提升系统响应速度。   “未来,该第二代预警网将使预警盲区半径缩小15%,并有望在局部illustration

  为导盲犬“放行” 转变公众认知是关键   本报记者 张景阳   前有盲人歌手周云蓬携导盲犬入住酒店被拒,今有太原女交警带导盲犬乘公交车被逐下车,导盲犬不被公众接受甚至遭到歧视的事件一直在发生,相关争议也一直存在。   同一事件和争议的频繁出现,是文明更进一步的信号和标志。事实上,热议导盲犬问题,社会关心的不是它们本身,而是它们背后的残障人士。说到底,科学认识和解决好导盲犬的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好对残障人士的关爱和保障问题,社会治理自然更进一步。   认知:导盲犬不是宠物而是社会一员   导盲犬及其价值常有体现在各类影视作品中,它们带着主人熟练地穿梭在人流中,无论去超市还是坐地铁,都能够帮助视障人士完成高难度任务。它们是社会中忙碌的“眼睛”,默默服务着一个特殊的群体。   与其它宠物犬相较,导盲犬背后附带有特定的社会价值,也经历过不为“犬”知的层层筛选和专业训练——“其实电影中对导盲犬的描述都是基本接近真实的。作为与警犬一样的工作犬,导盲犬与警犬相比不仅工作内容同样专业,而且社会化程度更高。”有着警犬训练经验的内蒙古某派出所所长邱瑞兵告诉记者。   据悉,导盲犬的挑选有着非illustration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到底吃什么好?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海波   【抗疫服务台】   饮食营养是保障人体免疫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对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风险有重要保障作用,在当前疫情时期尤其要注意。日前,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关于是否吃粥的言论在网上引发热议,折射出公众对饮食营养问题的关注。吃粥合适吗?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我们该如何科学地吃?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对于那些亟须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的人而言,经常吃粥不是很合适。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孕产妇以及老年人,经常吃粥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于良告诉记者,普通粥可以提供一些人体所需的基础能量,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增强免疫力的营养物质很少。   疫情期间,饮食是否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对于大多数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来说,保持正常的饮食状态就可以。”于良提出五点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油少盐,控糖限酒。   对于疫情期间的饮食营养问题,中国营养学会曾联合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针对新冠illu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