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部新区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5:41 点击:1099695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已逾231万。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西方一些政客频频抛出抹黑中国的言论,试图转嫁矛盾,为自身抗疫不力推卸责任。这样的行为,既无助于应对好本国疫情,又给国际合作抗击疫情带来消极影响。 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地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治疗经验,并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和援助。中方的一系列举措既是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际社会高度肯定和普遍认可。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从救治患者到药物和疫苗研发,再到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在全球化的时代,战胜病毒这样没有国界的敌人,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最有力的应对武器。 疫情之下,各国还需携手应对世界经济下行带来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衰退程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滑。对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重庆北部新区

据新华社日内瓦4月21日电(记者 刘曲)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21日表示,当前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些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谬论和阴谋论。世卫组织认为,就现有证据来看,这一病毒起源自动物而非实验室人为制造。 世卫组织发言人法德拉·沙伊卜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例行记者会上说,该组织目前正与两种“大流行”斗争,分别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虚假信息大流行”。针对近期在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流传的一些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谬论,她表示,所有已知证据都表明新冠病毒源自动物,而不是经实验室人工干预或制造而来的。 她说,目前来看蝙蝠最有可能是这类病毒在自然界中的贮主。至于新冠病毒如何从蝙蝠传给人类,目前还不得而知。肯定存在中间宿主,也就是说由另一种动物将这种病毒从蝙蝠传给人类。世卫组织欢迎各国科研人员努力寻找新冠病毒来源,目前已有多个团队正开展这一工作,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团队。 新华社莫斯科4月21日电 俄罗斯《消息报》21日援引流行病与微生物学专家亚历山大·谢苗诺夫的话说,关于“新冠病毒被人为添加基因片段”的说法与事实不符,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为了掩盖某些国家“卫生系统的无能或抵御疫情方面的过失”。 谢苗诺夫现任俄联邦消费者权重庆北部新区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王优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1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公布了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较为紧张的招聘、求职需求职业岗位信息。排行显示,疫情防控急需的相关职业短缺程度加大,“内科医师”“医用材料产品生产工”“缝制机械装配调试工”“药物制剂工”“裁剪工”等5个职业新进“排行”。 排行显示,制造业职业需求仍然偏紧。“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工”“机修钳工”“电子专用设备装调工”“冲压工”等15个职业短缺程度加大,这与春节农民工返乡及受疫情阻滞无法按时返岗等因素相关。此外,本期“家政服务员”“房地产经纪人”“收银员”等3个职业退出前十,“快递员”由上期第13位跃居本期排行第2位,“营销员”连续三期稳居第1位。 此外,餐饮、酒店住宿、交通等行业职业短缺程度缓解,“中式烹调师”“采购员”“道路客运汽车驾驶员”“客房服务员”“后勤管理员”“收银员”“汽车维修工”等15个职业排位下降明显。重庆北部新区

入睡晚、醒得早、遇到工作压力或生活琐事就辗转反侧,睡眠质量与过去相比下降不少……你有没有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因此感到烦躁,遍寻治疗失眠的良方?其实,你面临的可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眠,甚至无需药物治疗,今天就跟大家说说经常被误解的“伪失眠”。 如何鉴别真失眠 什么是真正的失眠?临床上,诊断失眠至少需要具备以下3点: 症状:存在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或睡眠质量不佳,并影响到工作、社交等社会功能; 时间:以上症状每周至少出现3次,并持续至少3个月; 条件: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机会,仍出现上述睡眠困难,且应排除其他物质所造成的生理影响(如咖啡、茶、药物等)。 常见的3种“伪失眠” 1、昼夜节律睡眠障碍 问:我每天夜里2点睡觉,早上10点起床,但白天精力充沛,没有任何不适,这种情况属于失眠吗? 答:这属于典型的昼夜节律睡眠障碍,不是失眠。昼夜节律睡眠障碍与失眠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昼夜节律睡眠障碍者虽然入睡与觉醒的时间与自己所期待的不同,但睡眠总时长及质量并不受影响。一些人因为家庭遗传因素或长期职业习惯的影响,与大众普遍认知的睡眠时间不尽相同,这不等同于失眠,也无重庆北部新区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表示,目前全球至少有50种新冠病毒候选疫苗正在研发当中。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有5类,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前四类都是传统疫苗,最后一类是新型疫苗。 中国在传统疫苗中有在研项目,而且,全球迄今获批进行临床试验的疫苗只有5至6种,中国占3种,一种是腺病毒载体疫苗,另2种是灭活疫苗。 3月18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由北京康希诺生物技术公司和中国军事科学院科学家共同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1期人体临床试验,疫苗名为Ad5-nCov,也是世界上第二种获准进行人体临床试验的疫苗。这一疫苗的进展比较快,4月13日已经在武汉开始进入第2期人体临床试验,也是全球首款进入2期人体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Ad5-nCov的原理是,采用基因工程方法,以对人没有损害的5型腺病毒为载体来表达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抗原,腺病毒进入人体并产生S抗原后,即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以中和并攻击新冠病毒。 武汉生物制品所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合作开发的一款灭活疫苗,以及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另一种灭活疫苗已在河南省武陟县开展临床重庆北部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