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恺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3 18:17 点击:1095905

  中新网合肥4月15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5日从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领域买证卖证、虚假认证等违法行为。   为全力支持抗击疫情工作,规范认证市场秩序,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0日印发通知,决定自即日起在安徽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行动。   据悉,此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伪造、冒用、非法买卖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以及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认证活动等违法行为,重点检查认证机构认证活动不规范、认证价格违法等问题。   安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综合监管执法,通过重点摸查辖区内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生产企业获证情况,及时发现相关认证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加强跨区域联动及与公安、海关、商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对已查处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领域违法行为案件深挖细查,找出相关认证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加快查办,从重处罚,形成震慑效应。   在全面加大认证监管执法力度的同时,该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还将积极开展帮扶,指导企业选择合法合规认证机构进行相关认证,助力蒋恺

  中新网银川4月15日电 (杨迪)记者15日从宁夏气象台了解到,该台于8时34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15日白天,宁夏贺兰山沿山、石嘴山和中卫两市大部,吴忠市南部有4到5级偏北风,阵风7到8级,并伴有沙尘天气,请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注意做好防风、防火、防沙工作。   气象台提醒民众关好门窗,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完) 【编辑:苑菁菁】 蒋恺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解读之一   小区物业收费谁说了算   刘叶   一边是业主不满物业服务,拒交物业费;一边是收不上足额物业费,物业公司入不敷出,服务因此打折扣——发生在一些小区的“物业费之争”多年来恶性循环,该如何解决?业主普遍对于物业费的制定标准、收取方式、使用用途等存有疑问,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答,就易成为物业费和服务质量矛盾的导火索。5月1日起即将施行的《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对物业费“我是谁”“我从何处来”“应向何处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给予了回答。   物业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提及物业费,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它一般是指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委托物业公司对居住小区内的房屋公共建筑及其设备、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等项目进行日常维护、修缮、整治及提供其他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根据即将施行的《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和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业主可以自行管理物业,也可以委托他人管理,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物业服务的,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应当选定一个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物业服务。不管自行管理还是委托他人,业主都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付费方式和标蒋恺

  中新网4月15日 据广州卫健委网站消息,4月14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同时公布活动轨迹。4月14日0时至24时,广州新增15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为输入病例密切接触者排查和高风险国家在穗人员大排查中发现。   消息指,4月14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关联病例。新增出院病例2例。   截至4月14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3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18例。累计出院99例,尚在院治疗42例(危重型1例、重型3例)。   截至4月14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49例。累计出院345例,累计死亡1例,尚在院治疗3例(重型1例)。   4月14日0时至24时,新增15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为输入病例密切接触者排查和高风险国家在穗人员大排查中发现,其中,2人为中国籍、2人为俄罗斯籍、1人为加拿大籍、10人为非洲国家籍。这15例无症状感染者中,1人曾光顾绿松石小酒馆,3人曾前往通通商贸城、广大商贸城、Co Co Food小餐馆等近期有较多病例报告的高风险场所,另外11人是境外输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上述无症状感染者全部为主动排查发现,31名密切接触者已按有关规定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病例所涉及的相蒋恺

重庆闲置厂房变扶贫车间 贫困村民“家门口”就业挣钱  中新网重庆4月15日电 (记者 陈超)“一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公司还买了‘五险一金’,在家门口把钱挣了,还能照顾家庭。”15日,重庆涪陵蔺市镇大桥村村民李君在美心红酒小镇的就业扶贫车间内,一边包装面条,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因为这个扶贫车间,已经有42位蔺市镇村民像李君一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今年45岁的李君,是涪陵蔺市镇大桥村村民,因前些年左腿骨受伤,不能外出务工,一直闲赋在家,家里老小全靠妻子一人支撑,因此家里也是当地的建卡贫困户。 图为扶贫车间内的产品。 杨孝永 摄   但去年,李君一家的现状因为家门口的就业扶贫车间而改变。   “看到车间招人,还说贫困户优先,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应聘,没想到结果找了份轻松活干。”李君介绍,由于自己行动不便,车间特意安排了包装面条的工作。如今自己每天可以包装上千斤面条,一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公司还买了“五险一金”。如今,妻子也在红酒小镇景区内看管娱乐设施,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有7000元左右收入,还能就近照顾家里的小孩老人。 图为当地村民正在扶贫车间内工作。 杨孝永 摄   据悉,涪陵红酒小镇就业扶贫车间原本是美心闲置的门业厂房,为契合景区发展蒋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