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分析系统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4 10:24 点击:1094621

  据新华社日内瓦4月12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新冠死亡病例累计已超10万例,达102193例。   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2日2时(北京时间12日8时),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累计已达1654247例,死亡病例累计达102193例,疫情已影响到全球213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卫生组织11日晚发布的每日疫情报告显示,截至4月8日,5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向世卫组织报告医护人员新冠感染病例22073例。   报告指出,由于缺乏报告医护人员感染情况的系统性机制,相关信息迄今较为有限,全球医护人员感染的实际情况可能更严重。   报告说,掌握医护人员感染情况非常重要。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医护人员在医疗场所和社区均出现感染情况,其中多数情况是被家庭成员传染。   世卫组织强调,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该组织还呼吁通过相关措施保障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降低其疲劳作战风险,并尊重他们享有体面工作条件的权利。舆情分析系统

中国抗疫担当获得世界认可 4月11日,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授勋仪式结束后登机回国。新华社发 4月12日,在伊拉克巴格达,中国专家组成员移动CT设备。新华社记者 张淼摄 本报记者 丰家卫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1日9时许(北京时间11日21时许),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数已超170万例,达到1715143例。全球累计死亡病例数已达103874例,累计确诊病例数较多的国家是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德国。 全球抗疫,中国助力。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4月10日介绍,中国政府已经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在内的物资援助。 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累计向11国派出13批医疗专家组,同150多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举行了70多场专家视频会。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捐赠了医疗物资。 赵立坚介绍,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从3月1日到4月4日,中国出口主要防疫物资102亿元,主要包括口罩约38.6亿只,防护服3752万件,红外测温仪241万件,呼吸机1.6万台,新冠病毒检测试剂284万盒,护目镜841万副。 中国同各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得到了世界的认可。4月8日,舆情分析系统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记者 王秉阳)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12日派出15名专家组成的实验室检测队从北京启程,奔赴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援助当地开展新冠肺炎输入病例防控工作。随着这支队伍的抵达,中国疾控中心将有督导、流调、消杀、实验室检测共22名专家在绥芬河市参与疫情处置。 据悉,中国疾控中心于11日中午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任务,要求组建国家级工作队,前往绥芬河援助当地开展新冠疫情实验室检测工作。中国疾控中心的近百箱援助抗疫物资已于11日发往绥芬河市,这批物资涵盖了50余种疫情防控应用品,其中包括负压帐篷、核酸提取仪、荧光PCR仪等仪器设备,以及4万人份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病毒DNA/RNA提取试剂盒、咽拭子采样管等试剂耗材等,以确保队员到达绥芬河后能够第一时间开展工作。 据中国疾控中心介绍,新冠实验室检测队到达后,将在几小时内搭建起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迅速、独立开展实验活动。该实验室拥有独立排风系统,达到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防护要求,将成为检测队援助期间进行核酸检测和科学攻关工作的关键区域,承担实验室筛查和留观等多项工作。绥芬河疾控中心日检测能力也有望增加1000份以上,将为疫情防控舆情分析系统

4月11日,本市新增境外输入和本地确诊病例数均为“0”。全市已连续19天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 4月11日0时至24时,本市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病例5例。截至4月11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73例,无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报告,治愈出院病例76例。 4月11日0时至24时,本市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至4月11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416例,无处于医学观察期的本地无症状感染者,本地确诊病例治愈出院403例,治愈出院率96.9%。 截至4月11日24时,全市已连续19天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平谷区(自有疫情以来无报告病例)、延庆区(79天)、门头沟区(69天)、怀柔区(65天)、顺义区(63天)、密云区(60天)、石景山区(58天)、大兴区(58天)、房山区(55天)、昌平区(54天)、西城区(52天)、通州区(52天)、丰台区(39天)、朝阳区(38天)、东城区(36天)、海淀区(19天)。(记者 贾晓宏)舆情分析系统

  ■全国接收医疗污水的202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平稳,均严格落实了消毒措施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记者 刘羊旸 周玮)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周志强1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医疗废物、医疗污水的处理处置平稳有序,没有发现因疫情防控影响环境安全的情况。   周志强说,生态环境部紧紧围绕“两个100%”,即全国所有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与服务100%全覆盖,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及时有效收集和处理处置100%全落实,慎终如始,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的相关环保工作。   周志强表示,医疗废物“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基本实现“日产日清”。截至2020年4月10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6074吨/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吨/天提高了23.9%。自2020年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25.2万吨。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武汉市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已从高峰的247吨/天下降到117吨/天,全国接收医疗污水的202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平稳,均严格落实了消毒措施。舆情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