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航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8 10:23 点击:1090343

浙江临海警方千里追凶 命案逃犯称:“早落网早解脱”  中新网台州4月3日电(记者 范宇斌 通讯员 周玲琴)“你的体温有点高啊,请跟我们去医院再检查一下。”云南省楚雄市东瓜街道一宾馆内,两位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拿着额温枪给一位穿牛仔上衣的中年男子说道。   “我应该没被感染,可能酒喝多了的原因。”中年男子十分配合,跟着“白大褂”上了车。一上车,“白大褂”拿出了一副铮亮的手铐将对方铐上。3日,记者从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召开的命案积案攻坚行动新闻发布会获悉,台州临海刑警日前抓捕一名在逃21年的命案逃犯。 案件调查。临海公安供图   21年前,一刀刺中仇人脖子   1999年11月22日夜,临海市白水洋镇白水洋村,罗某吃过晚饭后在自己家开的小店里守店,他的妈妈和阿姨坐在店里聊天,还有几个小学生在店门口嬉戏,一切都再正常不过了。   谁也没有意识到凶案会在突然之间发生。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带着一把尖刀打“摩的”来到白水洋村,下车后他直奔罗某小店,一刀重重地刺向罗某的颈部。罗某甚至来不及发出声音,就倒在了地上,血流了一地。   年轻人飞跑着逃离了现场,消失在夜幕中。罗家顿时乱作一团。罗某第一时间被送到医院抢救,可惜还是没能救回一命。   当年警方第一时间锁定了犯白航

北京小汤山医院启用半月累计转运2000名离院人员  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 (靳晓方)“大家看看自己的证件、出院说明是否齐全?”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出院保障组魏龙飞值夜班,每次转运时他都会细心地提醒大家带齐证件等各类物品。   今天,记者从北京小汤山医院了解到,转运离院人员是小汤山定点医院接收返京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确认结果为阴性后离院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确保定点医院形成闭环式管理机制,专班工作组在定点医院启用前就组建了出院保障组,由23人组成,实行四班三运转模式。 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出院保障组魏龙飞累倒在沙发上。 靳晓方 摄   “这支队伍中年纪最大的53,最小的23,老的老,小的小。”能不能完成转运工作,出院保障组组长吴站蓉心里有点“打鼓”。吴站蓉曾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役,当时她在小汤山医院医务部,负责病人的转入工作,知道转运工作的辛苦。让她感动的是,大家不仅坚持下来了,而且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   出院保障组负责收集、汇总、核实各病区离院人员信息,与其他部门或区县卫健委沟通协调,与口岸或社区完成对接,确保离院人员有序安全转往口岸或社区。为了能够尽快完善流程,缩短转运时间,定点医院启用初期,吴站蓉和魏龙飞顾不上休息连续作战,“开始我们白航

  新华社杭州4月3日电 题:超长“宅家”,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俞菀 魏梦佳 唐弢   因疫情而“宅家”,中国的孩子家长们因为不适应而催生的“焦虑感”较为普遍。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技术赋能让我们可以“停课不停学”,却也进一步凸显了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专家认为,超长“宅家期”并非“假期”,恰是“从娃娃抓起”提升全民素养的好时机。   超长“宅家”,家长们为何“焦虑”?   记者调查发现,抗疫一直“宅家”的这段时间里,家长们的担心和焦虑主要有这样几类:一是担心孩子“闷坏”了影响生长发育;二是孩子上网课、看视频等自主学习效果难以判定;三是面对大量陪伴、督促、引导、反馈等职责,感到有点喘不过气。   杭州某中学生家长王女士说:“疫情初期,我老公整天都要电话会议,我也要写材料,学校微课有提交作业的要求,得检查上传,作为双职工,家长一天下来疲惫不堪……”   有家长向记者抱怨:“这还是一个孩子,要是两个孩子更崩溃。有些学校,8点多就要在群里签到“打卡”搞早读,家长做完早饭,就得录孩子的早读视频。接下来还有运动量、做作业等一系列的反馈工作。”   “我很焦虑、白航

  中新网白城4月3日电 (郭佳)吉林省白城市3日中午遭遇沙尘天气,局地出现沙尘暴。当天,局地巨大的“沙墙”像海浪一样滚滚向前。   记者3日晚间从白城市气象局获悉,这是白城市今年遭遇的首场沙尘天气,强度超过常年。截至记者发稿时,白城市天气晴好,沙尘天气基本移出境内。   白城与科尔沁沙地相邻。白城市气象局介绍,这场沙尘天气的行进路线大致由北向南,境内镇赉县的监测点最先监测到它,局地出现了沙尘暴。   当地民众将黄沙奔涌而来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并配文称“沙尘所过之处,天空瞬间变黑了”。   白城市气象局介绍,从监测情况来看,近些年这一地区的沙尘天气已经有所减少,并且沙尘天气持续的时间较早些年缩短不少,比如此次沙尘天气的过境时间仅用了几个小时。   针对此次沙尘天气的后续情况,吉林省相关部门仍在持续监控中。(完) 【编辑:郭泽华】 白航

杭州迎清明祭扫高峰 推预约制、网络化等祭扫措施  中新网杭州4月3日电(记者 张斌 实习生 胡丁于)清明将至,杭州即将迎来祭扫高峰。记者4月3日采访获悉,疫情特殊背景下,杭州推出网络祭扫、居家追思、预约现场祭扫等措施,满足市民祭扫需求。   4月3日,记者在杭州殡仪馆骨灰寄存楼外划定的祭奠区域看到,该区域分为等候区、祭扫区,祭扫区整齐摆放着二十余张桌子,每张桌子间隔超过1米。桌上摆放着电子香烛。在祭奠区域,杭州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佩戴口罩为市民提供引导服务。参与祭奠的市民每户最多3人,限时20分钟,按预约时段进行祭奠。   “我们之前通过短信、电话、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告知群众到馆祭奠的注意事项,比如预约祭奠、在祭奠区域内需保持空间距离、需要查看健康码,接受体温测量等。”杭州殡仪馆书记、主任王荣富介绍,该馆还免费提供电子烛台和电子香,引导群众无烟祭奠。 群众在祭扫区进行祭奠。 胡丁于 摄   他介绍,今年清明,杭州殡仪馆从4月3日将开放至4月5日,持续为市民提供3天祭奠服务。“预计高峰将在4月4日出现,届时我们将开放排队取号通道,划出等候区域。为应对清明祭扫高峰,我们还提前招募志愿者提供服务。”   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此前发布《关于202白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