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学院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6 16:07 点击:1075404

  中新网郑州3月13日电(阚力 李超庆)“一岁宝宝,被4厘米钢针当胸刺穿心脏。”记者13日从位于郑州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获悉,该院成功为一名一岁多的宝宝开胸取出钢针,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刚满一岁三个月的皓皓,几天前忽然哭闹不止。就医后拍胸片显示,皓皓的心脏内竟然扎了根缝被子的钢针。3月8日,皓皓被送往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经仔细检查,皓皓心脏内的钢针竟然长达4厘米,直接自右心室贯穿后扎入了左心室。”该院儿童心脏外科医生郑家永说,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必须立即手术,片刻不能耽搁。   心脏是负担人体全身供血的空腔脏器,相当于一刻不能停歇的发动机,上面布满了血管及刺激心脏跳动的传导束。在跳动的心脏上取一根钢针,无异于在悬崖上走钢丝。   “事实上,皓皓的情况比想象中更加棘手。”病区负责人彭帮田介绍,皓皓刚满1周岁,心脏只有核桃大小。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收缩舒张跳动,钢针已经被带入心脏内部,在扎穿室间隔后,针体几乎完全扎入了心腔内,只在心脏表面留下个不足1mm的小尾巴。   当日手术台上,彭帮田和郑家永开胸探查后,先从心包中抽出积液,然后拔针、清洗,还细心地在心脏的针眼处上打了个“补丁”,防止这广州城市学院

  据东方航空发布消息称,经过近12小时的飞行,援助意大利的中国医疗队现已抵达意大利,并受到热烈欢迎。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和意大利卫生部司长在停机坪等候接待,网友也纷纷送上祝福。   截至当地时间3月12日18时,意大利现存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839例,成为境外确诊数最多的国家。   3月12日,中国政府派遣的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红十字会组建的专家组一行9人携带必要医疗防护用品等物资从上海飞赴罗马,支援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这是继支援伊朗、伊拉克之后,中国派出的第三支专家团队。   31吨医疗物资(包含ICU病房设备、医疗防护用品、抗病毒药剂、普通健康人血浆和新冠康复者血浆等)将随包机运达意大利首都罗马。   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李军华表示,意大利在抗击疫情时,最缺的是物资和经验。意大利抗疫最大的难点就是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采购到足够的设备,也尽快的和在国际上的医生同行们进行交流。李军华表示,中国的医护人员在一线挽救了大量的生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对于意大利的医院和医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持。 【编辑:朱延静】 广州城市学院

草原“白衣战士”在湖北的三种声音  (抗击新冠肺炎)草原“白衣战士”在鄂的三种声音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13日电 题:草原“白衣战士”在鄂的三种声音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在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的湖北,此刻,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白衣战士”正在这里发出“别样”的爱之声音,这些声音既有医护人员日记里的思念声音,也有妻子电话中的牵挂声音,更有为荆门的加油声音。 图为何芳。受访者供图   日记里的思念声音   “不知为什么,这段时间,总想拿出本写篇日记……”何芳说,“这一切自觉自愿,情不自禁。”   这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医护人员,13日在电话中笑着说,“上一次写日记还是上学的时候。”   “其实日记里传达的更多是思念的声音。”何芳告诉记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家人、想朋友、想同事,情感像闸门出水一般,往事一幕一幕,就觉得有必要将这些记录下来,觉得这段日子分外珍贵。   对于何芳而言,日记里的这些“思念”声音,还体现在自己内心的另一种声音。   “我想对他们说,我很好,请放心,希望湖北早一点好,希望中国早日恢复正常秩序。”何芳对记者表示,“日记对我而言,更多是抒发情感。”   在她看来,尽管通过微信视频也可传情,但内心广州城市学院

打赢这场战“疫”有信心:院士助阵 精准施治  打赢这场战“疫”有信心:院士助阵 精准施治  “感谢这一个多月来,你们对我的精心照顾,使我完全康复,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魏阿姨在火神山医院门口,拉着吴涛医生的手,久久不能放下。3月11日中午,随着火神山医院感染六科一病区7位患者的康复出院,标志着该科2月8日第一批收治的所有患者,全部出院。魏阿姨,就是该科住院时间最长的“老大姐”。  日前,随着新冠肺炎的治疗进入攻坚阶段,火神山医院也得到各地“大咖”专家的助阵,共同来攻克这一难关。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发布,3月6日下午,卞修武院士来到医院,开展了主题为“新冠肺炎病理改变—从SARS到COVID-19”的专题讲座。随后,第二天下午王福生院士又来医院,开展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的专题讲座。  据悉,卞修武院士和王福生院士会一直坚守火神山医院,与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一起并肩作战到最后。目前,根据两位院士的授课内容,临床已积极调整了治疗方案。托珠单抗、恢复期血浆、间充质干细胞等一些先进的治疗方法,已用于临床,并取得成效。3月10日,习主席到火神山医院考察,给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部队官兵鼓劲,这无疑为抗疫一线的广大部队广州城市学院

亲友忆泉州遇难五口之家:“我再也不能教孩子做题了”  3月7日晚,福建泉州市鲤城区常泰街道南环路欣佳酒店发生楼体坍塌事故。5天后的3月12日11时许,最后一名被困人员遗体被找到。压在废墟下的71人,有29人不幸离世。   在遇难者当中,一个五口之家格外牵动人心。遗体被发现时,父母呈保护姿势——妈妈护着女儿,爸爸护着妈妈,不远处是他们的两个儿子。   一家五口,在这场灾难中无一幸免……   资料图:3月11日,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欣佳酒店楼体倒塌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搜寻最后一名1名失联者。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事故哪怕再晚一天,他们就不会出事”   如果一切顺利,3月8日本该是蔡某阳一家结束隔离的日子,他们将离开欣佳酒店507号房,回归正常的生活。   今年32岁的蔡某阳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人,和妻子郑某勤育有三个儿女,最小的女儿只有2岁半。在泉州打拼了十几年后,蔡某阳开起了一家小型家具定制公司。   春节后,蔡某阳一家从老家黄石返工,他们得到了当地政府许可,申请到了通行证。2月22日抵达泉州后,郑某勤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了小女儿的照片合集,说“别怕”。   原本,一家人打算在家自行隔离,但第二天泉州方面把他们安排到欣佳酒店,和其他湖北老乡们一起开始为期14天的广州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