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庄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3:50 点击:1072902

抗疫宅守在家,备点食物慰劳自己成了我们的基本需求,即便不是铁杆吃货,若追剧观影时没有一两嘴零食,那也是倍感凄凉之事。 重庆的小伙伴们都是怎么选择食物的?方便面是跟风红烧牛肉还是专挑不待见的香菇鸡;瓜子是专挑“老人乐”的香瓜子还是重口味的焦糖系列;饼干是奥利奥还是爆款椒盐苏打…… 为此,记者对部分超市货架和私家库藏两端进行了探访,聊一聊重庆人抗疫期间选择吃食的口味。 超市探访 什么是大家在疫情期间最爱的爆款食品?或许从超市货架的“丰满”程度就能看出一二:哪儿最空,哪儿就最火! 5日下午,记者前往解放碑临江重百超市(以下简称临江重百)、新世纪超市英利店(以下简称新世纪超市)以及Ole超市重庆时代广场店(以下简称Ole超市)进行打探。 抢手的方便面 记者在多家超市看到,方便面货架都毫无争议地出现了最空旷的场景。在临江重百,方便面货架仅剩下寥寥数包。 我们简单地进行了统计,大家熟悉的老坛酸菜牛肉面在货架上仅剩两包,老陈醋酸辣牛肉面和麻辣老坛酸菜牛肉面已售罄。同样较受欢迎的还有红烧牛肉面只剩一包,而红油泡椒牛肉面则已售罄。 而在新世纪超市,老坛酸菜牛肉面已售罄。令人意外的是,日式豚骨面也出现宋家庄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李辉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本着“一视同仁、中外一致”的原则,把在京外籍人士纳入社区健康管理,统一按照本市的防疫要求,认真做好外籍人士的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北京已出现多例境外输入病例,李辉提醒在京外籍人士,疫情防控期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外出请佩戴口罩,注意个人防护。 李辉介绍,疫情发生后,本市通过媒体等多种渠道发出英、法、俄、德、西、日、韩、阿8个语种的《致在京外籍人士的公开信》,提醒在京外籍人士关注官方信息、增强防护意识、及时就医就诊,消除在京外籍人士的顾虑和担忧,让他们在京工作生活安心、放心。 市政府外办为12345市民服务热线、120急救热线、首都机场热线等提供8个外语语种的语言服务支持。同时,市政府外办官方网站开辟“多语种疫情防控专栏”,发布8个外语语种的“每日疫情通报”,通过“北京外事”公众号及时向在京外籍人士提供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和信息。 本市将在京外籍人士纳入社区健康管理,统一按照本市防疫要求,落实做好健康管理的一系列工作。市政府外办编写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社区涉外工作指南》,引导宋家庄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口腔医院副院长刘静明说,在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急症需要到医院就诊,非急症患者可延后择期就诊。 刘静明说,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口腔诊疗时,会使用高速牙钻、三用枪、超声洁牙机等,可产生含有唾液、血液的飞沫,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口罩保护,这些喷溅操作可造成就诊区域污染,存在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但“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一些口腔急症,例如:急性牙痛、牙外伤、口腔颌面部创伤和感染等急症,需到医院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治疗不宜耽误,也要限期住院治疗。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急症需要到医院就诊,非急症患者可延后择期就诊。 看牙,如何避免感染风险?刘静明说,北京口腔医院在落实三级预检分诊的基础上,还制定了详细的分区、分级消毒措施,在划分门诊、病房、行政管理及后勤保障区域的基础上进行分级管理。其中,将门诊医疗服务区分为普通诊室、喷溅诊室、公共区域和休息区,病房医疗服务区分为普通病房、备用隔离病房、公共区域和休息区,分别制定了详细的物表、地面、空气消毒要求。医务人员根据岗位和操作的风险采取不同级别的防护措宋家庄

昨天,市卫生健康委通报,3月8日零时至24时,本市无新增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月8日全市新增疑似病例8例。当天治愈出院病例7例,其中年龄最小的37岁,最大的67岁。 截至3月8日24时,本市累计确诊病例428例,治愈出院病例315例,死亡病例8例。现有疑似病例35例。累计确定密切接触者3632人,其中501人尚在隔离医学观察中。 确诊病例中,东城区14例、西城区53例、朝阳区72例、海淀区63例、丰台区43例、石景山区14例、门头沟区3例、房山区16例、通州区19例、顺义区10例、昌平区29例、大兴区39例、怀柔区7例、密云区7例、延庆区1例,平谷区尚未有病例,外地来京病例25例,境外输入病例13例。 确诊病例中,男性病例205例,占47.9%,女性病例223例,占52.1%。年龄范围从6个月至94岁,其中60岁及以上111例,占25.9%。 疾控中心通报,目前全市的疫情形势仍然复杂,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加大,居民不可松懈大意。 天气渐暖,市民户外活动时注意不要多人聚集。复工后的企事业单位要注意降低室内办公密度,人际交往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做好个人防护。(记者 贾晓宏)宋家庄

“别怕”医生 照片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提供 最近几天,暴婧心情特别好。因为病房里的很多患者都在准备出院。 大年初二,暴婧跟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来到武汉,进驻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新冠肺炎病房。当时,病房住得满满当当,现在病房显得空旷许多,“当医生的,就希望看到病人康复出院的时刻!”暴婧开心地说。 1月底时,暴婧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防护服上要写上名字,“不用写我名字了,就写‘别怕’吧!”暴婧对同事说,“我是谁不重要,就希望患者看到我们,能不再害怕。” 当时,有一位60多岁的患者刚刚住进病房,焦虑、恐惧,第一次见到暴婧时,她哭了,“我儿子不知道怎么样,儿媳妇不知道怎么样……”她反复念叨着这几句话。这位患者的病情不算轻,但也不是最严重的。从经验判断,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会比较快康复。但对家人的担心让她焦躁不安。暴婧特意跟她多聊了几句。瞧着“别怕”医生,患者的情绪稍稍稳定了一些。过了几天,暴婧又见到了这位患者,她情绪明显好起来了,“我儿子检测结果出来了,阴性!我什么也不担心了,就好好配合治疗。” 病房里的患者,都经历了从恐惧病魔到重塑信心的过程。新冠肺炎传染性强,不少患者都是一家人聚集性宋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