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海报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9 07:10 点击:1070146

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社会,也是稳民生、稳人心,在疫情防控中更应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打好稳就业的“组合拳” 稳就业不光要稳住存量,也要拓展增量;不光要稳住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也要善于从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中挖掘就业潜力 就业,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如何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恢复生产、促进就业,让群众在疫情过后亦可安其职、乐其业,这是对治理的重大考验,也是保障民生的重要目标。 从“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到“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再到“有针对性地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好“六稳”工作,稳就业居于首位。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千家万户。做好就业工作,才能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尽快推动经济发展重回正轨。可以说,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社会,也是稳民生、稳人心,在疫情防控中更应多措并举、多管齐夏令营海报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质量怎样、全面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这一重要指示,为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平稳发展,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 应该看到,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一些地方农业生产遭遇农资到村到店难、雇工难等问题。准确研判、科学对冲疫情影响,是做好今年“三农”工作的前提。综合看,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我国农业生产、农产品供应、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本格局和总体势头不会发生改变。只要下好先手棋,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多措并举、不违农时,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带给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做好“三农”工作就是稳住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就可以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奠定夏令营海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务人员、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公安干警、社区志愿者等群体冲锋在前、连续奋战,展现了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广大新闻工作者作为其中一员,用笔、用键盘、用镜头等记录下战“疫”一线的点点滴滴,书写了一篇篇感人的新闻作品,成为抗击疫情的见证者、参与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对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广大新闻工作者给予充分肯定。过去一段时间,人们及时了解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动态掌握疫情信息,看到疫情防控中的感人事迹……这些,都与新闻工作者的坚守息息相关。可以说,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环境氛围,离不开新闻工作者的辛勤付出。面向未来,着力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继续广泛宣传一线战“疫”人员的感人故事,在全社会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广大新闻工作者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也应看到,处在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新闻工作者,尤须加强防护。当前,从安全防护到心理呵护,从生活保障到人文关怀,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新闻单位对一线新闻工作者及时提供了充分支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闻工作者必将勇毅前行,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更夏令营海报

“一律劝返”是否合法?如何看待执法简单粗暴?如何正确适用刑法?“发国难财”该如何严惩?研发疫苗,法律有哪些促进措施?……3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如何依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律劝返”不能“一刀切” 记者: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一些地方采取了“一律劝返”“锁死家门”等“硬隔离”的防控措施,引发了争议。请问这些措施有没有法律依据?依法采取疫情防控举措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铁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采取有关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是已经发生病例或者确有传染危险。各地采取疫情防控措施,要根据当地疫情发展状况因应施策、分类指导,不宜采取对外地人员 “一律劝返”、对被隔离居民“锁死家门”等“一刀切”的“硬隔离”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采取各类疫情防控措施,要坚持依法、科学、精准施策,还要注意实行人性化管理,避免因简单粗暴的硬性应急管理措施引发纠纷。还要尽可能减少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影响,为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和生产经营创造条件。 夏令营海报

  中新网西安3月6日电 (记者 张一辰)“全省各级法院坚持快立快审快判,依法运用政法机关会商机制、认罪认罚从宽等制度,不断加快办案进度,涉黑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由半年减少到四个多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范思泓6日表示。   当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外界通报2019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进展情况。据通报,2019年陕西全省法院共一审审结涉黑案件28件,判处583人,审结涉恶案件244件,判处1660人。   范思泓表示,2019年陕西全省各级法院持续深挖根治,提高线索核查能力,规范、强化财产刑判处和执行效果;持续运用政法机关沟通协商机制,统一办案标准,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赵进轩介绍,在重大案件方面,郭锐卓等51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吕鹏飞等12人恶势力团伙案,分别为陕西省首例判处死刑的涉黑与涉恶案件。   范思泓表示,陕西全省各级法院将进一步攻坚案件审理,实现保质加速,汇总梳理难点堵点,提高办案质效;进一步紧盯“打伞打财”,将挖掘黑恶势力犯罪组织背后的“保护伞”“关系网”线索作为案件审理规定动作,规范财产刑判项,确保执行到位。(完) 【编辑:李玉素】 夏令营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