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校长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30 19:36 点击:1070131

新疆按下“农忙键” 春耕与时间赛跑  (抗击新冠肺炎)“农时贵如金”新疆按下“农忙键” 春耕与时间赛跑(图)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6日电(王小军 邓丽娟 殷琳) 新疆各地县市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农民与时间赛跑,抢抓农时做好春耕备耕,田间、果园里一派繁忙,为丰收描摹着底色。   位于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市,各乡镇农民按下“农忙键”。3月6日,在库车市比西巴格乡科克提坎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田间机器轰鸣作响。   库车市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实施16万亩,共计划在比西巴格乡、齐满镇、阿拉哈格镇等乡镇实施。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灌溉排水等工程,通过土地平整工程、拓宽田间道路,整理项目区耕地,新建灌溉设施等措施,使农业生产条件及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将5亩地交给合作社经营,外出打工,就有两份收入。”库车市比西巴格乡科克提坎村农民艾买尔·苏力坦说。   当前,正值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时期,库车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制订疫情防控预案,尽快督促企业开工,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进行,目前全市1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 若羌县专业技术人员对枣农进行技术指导。 白合复旦大学校长

“好久没有闻到这么熟悉的味道了,这样的餐巴,好吃又方便!”中午,福建省莆田市区和成天下小区的“90后”居民陈喜顺,特地来到国资大厦楼下的“莆田餐巴”移动篷车前购买美食。此后一个小时里,又有80多份套餐售出,随到随买、打包取走,现场不逗留,安全有序。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莆田市委市政府指导市餐饮烹饪协会推出“莆田餐巴”——“流动餐厅”载着多样美食进园区、社区、写字楼、机关,既丰富了群众的用餐选择,也为受疫情影响的商家开辟了新出路。 餐车动起来,创造上百个就业岗位 在莆田市区雅颂居,两辆“莆田餐巴”移动篷车停靠在小区门口,一辆车内摆放着荔枝肉、海苔等20多种菜肴,还有莆田红团、绿豆糕等特色糕点;另一辆车内则提供主食,厨师现场烹饪焖豆腐等,吸引附近居民前来选购。“非常时期,外出就餐不方便,家里又是双职工,平时没空做饭,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套餐,赞!”几名戴着口罩选购食品的居民说。 莆田市餐饮烹饪协会会长关玉标介绍,原来为筹备元宵节,协会筹资40万元购买了15辆美食移动篷车,计划布置在市区闹市。但一场疫情改变了所有计划。 怎么办?“人不动我动”。思路一开,资源就活。餐饮烹饪协会将15辆移动篷车打造成复旦大学校长

3月3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以下简称“第七版诊疗方案”)。通知要求,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完善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第七版诊疗方案的中医药疗法有哪些改进,对于救治患者有哪些效果?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 “相对于第六版诊疗方案,第七版的中医药疗法整体上改变不大,主要在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改善。”刘清泉介绍,这段时间以来,专家组经过研究,将救治方法和药物更加细化,把重点放在如何降低危重症患者的病亡率上。 “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药物治疗方法,希望医生在查房救治的过程中,针对患者进行更加个性化的治疗。”刘清泉说,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同的患者之间病情不一样。第七版诊疗方案的中医药治疗部分只是给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可供更多选择的原则性的方案,保障他们在具体诊治患者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武汉的危重症患者很多都使用了呼吸机,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减少使用呼吸机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让呼吸机能达到最好的状态,这是刘清泉和复旦大学校长

3月3日,武汉汉汽方舱医院接收了首批新冠肺炎患者。这里设计精细、设施周全,除了洗漱台、淋浴间、饮水机、移动厕所等基本生活设施,还有无线上网设备、电视机、图书角等。 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华建新时代设计公司项目总设计师凃东说:“从一开始的摸索,到后来不断调整完善,这所最新建成的方舱医院,体现了我们设计建设理念和标准的进一步提升。” 2月3日下午5时,正在组织冲刺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武汉地产集团,接到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指令:在江汉区、武昌区、东西湖区分别建设3所方舱医院,提供4400余张床位,集中收治轻症患者。 集团总经理付明贵立即赶到施工现场调度:设计团队现场办公,制定多套方案供医疗专家选择;多方征集,施工人员须在5小时内抵达现场;联系材料供应商,连夜调货…… 收治传染病患者的方舱医院,必须考虑病人、医护人员、后勤人线、垃圾清运等流线,为不同人群设置相应的出入口,防止交叉感染。当晚9点,设计师团队带着电脑来到施工现场,经过医院专家现场指导,立即开始绘图,次日凌晨1点就完成了布置图。深夜2点,专家听完设计方案汇报后,当场决定开工。 2月5日早上8点,江汉方舱医院基本建成。紧接着,位于武昌区的复旦大学校长

核心阅读 农民工返岗途中,交通部门的工作力求细致周到。列车上测量体温、分散就座、送餐到手;大巴里严格消毒、登记信息、配有医生……防疫很严格,但服务不打折,确保老乡们的返程之旅安心、顺心。 离开家乡,农民工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返回务工地。在途中,他们的安全健康如何保障,又获得了哪些服务?记者进行了探访。 列车上—— 关注乘客健康,及时满足需要 “注意脚下,保持距离……”2月28日下午,徐州开往上海虹桥的G9401次列车迎来了乘客。这是一趟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开行的复工专列。316名乘客从安徽宿州、滁州上车,到江苏昆山的多家企业工作。 在严格疫情防控与助力复工复产的双重责任下,担当乘务工作的南京客运段高铁四车队,优先安排了党员列车长、党员乘警和党员司机,全力做好保障。今年36岁的祁琪,是有10年工作经验的党员列车长。当天。她戴着手套和口罩,早早站在列车前引导乘客有序上车。 车上每一排座位中的B座、D座均不售票。“为了降低返程途中疫情传播的风险,复工专列严格按照载客量50%核定乘客数,实行一隔一坐、分散就座。”祁琪介绍。 安全是第一位的。车厢内的流动展板上介绍了新冠肺炎的防护小知识,包含传播途径、怎样预复旦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