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1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8 10:04 点击:1050009

  抵京前14日内,从湖北返京人员  应依规接受医学观察或居家观察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昨天,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社区防控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革介绍《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有关情况,通告明确,抵京前14日内,从湖北地区返京人员,应按规定接受医学观察或者居家观察,主动报告健康状况,配合相关管理服务,一律不得外出;出现发热症状,应按规定及时就诊。  张革介绍,通告在社区(村)防控工作方案基础上,对居住小区(村)封闭式管理、核实登记小区(村)来往人员和车辆、抵京人员登记、重点人群管理服务、严格集中隔离、公共空间管理、出租房屋管理等重点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针对重点区域,通告要求,社区(村)要进一步严格居住小区(村)封闭管理,在出入口设置检查点,居住人员和车辆凭证出入,进入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进行体温检测;严格核实登记小区(村)来往人员、车辆;无物业、无安保、开放式小区由属地街道(乡镇)负责落实封闭措施;社区(村)出现疫情时,视情况对住宅单元楼门、小区(村)等实行封闭式隔离。   对公共空间,社区(村)非生活必4321

  本报讯(记者 任敏)昨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数据分析显示,武汉、湖北、全国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比例均明显上升。  米锋介绍,截至2月9日24时,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5982例,其中重症病例648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281例,累计死亡病例90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0171例,现有疑似病例23589例。  通过昨天的数据分析,米锋透露,武汉、湖北、全国治愈比例均明显上升。其中全国治愈比例8.2%,1月27日为1.3%;湖北治愈比例6.1%,1月27日为1.7%;武汉治愈比例6.2%,1月27日为2.6%;这说明全国各地的医疗救治效果初步显现。随着对口医疗支援力量的加强,以及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床位供给,湖北及武汉救治能力明显提升。 【编辑:姜雨薇】 4321

  本报记者 任敏  为防控疫情,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排查体温,有居民担心,多人共用体温计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社区工作人员也可能会成为移动传染源。  昨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透露,各地已意识到相关风险,许多地方通过打电话,依托微信群、QQ群、智慧社区客户端等社区信息平台,与社区居民沟通体温测量情况。通过扫描二维码、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进行实时录入汇总,最大限度避免近距离接触而产生的交叉感染风险。  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外地返程人员不断增多,流入地疫情防控压力增加。陈越良说,目前,多数地方都针对返程高峰制定或更新了社区防控措施,普遍要求返程人员在返回居住地后,第一时间主动到社区登记并测量体温,并填写相关信息。他说,对于湖北以外地区返回的人员是否需要居家隔离14天的问题,各地已有具体的规定,返程人员在到社区登记时,可向社区组织询问了解。   陈越良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完善社区管理制度,落实社区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对尚未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的其他地区,积极推广社区二维码进出凭证等信息化模式,发挥社区门禁系统和公共视频监控作用,鼓励各类互联网企业依托已4321

  中新网2月11日电 据四川省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2月10日0-24时,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2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6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新增确诊病例中,甘孜州4例、广安市2例、达州市2例、成都市1例、泸州市1例、内江市1例、南充市1例。   新增治愈出院病例中,成都市3例、甘孜州2例、南充市1例。   截至2月10日24时,四川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417例,涉及21个市(州)、125个县(市、区)。   417名确诊患者中,正在住院隔离治疗334人(其中危重17人),已治愈出院82人,死亡1人。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388人,现有6104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编辑:叶攀】 4321

  市应急管理局提醒:  复工复产企业须严格筛查发热人员  本报讯(记者 任珊)本市企业正陆续复工复产。为保障各类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克服盲目乐观情绪、侥幸心理和松懈麻痹思想,防止企业抢工期、赶进度甚至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市应急管理局昨天发布安全生产工作提示,各企业要严格执行单位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点和体温检测等制度,认真筛查发热人员,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市应急管理局提出,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开展全面的人员健康摸底排查,对返京返岗的职工,严格落实各项登记观察等措施,严防传染源输入。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宿舍、食堂、车间等重点场所通风消毒工作,为职工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单位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点和体温检测等制度,认真筛查发热人员,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召开必要会议或组织培训时,尽可能采取电视电话、网络会议、“学习强国”视频会议等形式,防止人员聚集。   结合当前实际,要重点对一线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教育培训,对调整工作岗位和新上岗的职工要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班组、每一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