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30 06:32 点击:1049150

  “客味”防疫宣传入脑入心  “麻将手中抓,肺炎带回家”“疫情期间不赴圩,大家都来把病驱”……在梅县区隆文镇,类似这样的“客味”横幅随处可见。标语结合当地实际,以通俗易懂、更接地气的形式,使防疫宣传入目、入脑、入心。  疫情防控重在防,如何提高群众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至关重要。隆文镇针对农村部分群众防控意识相对薄弱,容易出现防疫死角的情况,不断创新举措,在辖区内悬挂“疫情期间不赴圩 大家都来把病驱”“湖北回来要报告 居家隔离最可靠”“今天到处串门 明天肺炎上门”“疫情期间乱摆宴 亲朋以后难相见”“老实呆在家 健康你我他”等“客味”横幅,让乡村大喇叭和流动宣传车变身忙碌的“宣传员”,每天滚动播放客家话版疫情防控知识。同时,入户发放《致广大乡亲们的一封信》、科普海报、电子宣传屏、现场讲解……各种宣传渠道都已动员起来,让更多群众“听得懂,记得牢”。  该镇还充分运用好网络途径,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转发疫情防控的官方信息及最新防控知识,真正做到防疫宣传“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除此之外,隆文镇也把安抚群众情绪、增强群众信心作为工作重点,在各交通干道设置体142

  南京“小汤山”增建隔离病房并预留更大扩容空间   “硬核”扩容,为城市筑牢生命盾牌   未雨绸缪,临危不乱,可谓是江苏抗疫工作的真实写照。目前,南京所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都被统一收治在2016年就建成使用的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前不久,该院西南侧的荒地上再现施工队忙碌的身影——为提升收治能力,南京二院汤山分院应急扩容,首批72间隔离病房将在一周后建成。   两小时一个样,   工程创造“南京速度”   时间紧、任务重。自1月27日南京市委、市政府紧急决策应急扩容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后,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南京市城建集团就组建应急工程现场指挥部,协同高效、有条不紊推进基础土建、板房、配套道路和给排水等各项建设。   现场指挥部负责人、市建委总工程师石平府告诉记者,施工场地灌木丛生,到处是山丘沟壑。春节期间工人都休假回家,千头万绪如一团乱麻。   在指挥部统一协调下,施工团队很快找到方向。24小时完成施工设计图、48小时完成4000多平方米拆迁工作、150多台设备4天内完成9万立方米土方开挖与调配平衡……南京市城建集团时隔7年再次“召回”精兵强将,奔赴应急工程筹建现场。   方案142

  广东438名“白衣战士”再出征 粤已派出1176名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李秀婷 黄锦辉)2月9日,广东再向湖北派出438人的医疗队。此次医疗队员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中山三院”)和广州、深圳、韶关、江门、珠海等全省21个地级市。截至目前,广东已派出1176名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  8日晚接到国家通知,这些医院连夜组织医疗队支援湖北,各部门通宵达旦筹备队伍及物资。中山三院发布招募通知后不到两个小时,报名人数将近700人,经过遴选组建了133人的医疗队伍,其中包含各专科30名临床医生、100名护士、1名联络员、1名精神心理科专家、1名康复科专家。该院将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1个重症病区。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逆向而行。中山三院感染内科医生朱翔带着女儿的画出征。8日晚接到通知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但家里的女儿有些不乐意,开始闹脾气。没想到9日一早起床后,女儿送给他一幅画,并嘱咐他要平安归来。看到女儿在画上稚嫩的字“我爱你,爸爸妈妈”,朱翔湿了眼眶。   中山三院医务科拓展办主任卞华伟告诉记者,为了支援武汉,中山三院还带上了“压箱底”的设备——抢救病人用的ECMO(体外膜肺142

  融媒体记者 王 舒   通 讯 员 丁曙明   记者日前从淮安市住建局获悉,为切实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减少人员聚集,坚决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市所有新建、在建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复工时间不得早于2020年2月20日24时,相关务工人员在复工前不得提前返回工地。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复工要求及复工流程参照市住建局《关于印发<淮安市建设工程疫情防控方案〉的通知》执行,对因落实不到位导致出现疫情的项目,其参建单位将依据情节分别给予记不良记录、列入“黑名单”、行政处罚、限制招投标等处理。 【编辑:朱延静】 142

  讲述者: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援助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医生刘晓春  特殊时期的一次握手  现在,夜已深,病房里的病人渐渐进入了梦乡,只有我和门口的护士姑娘还在黑夜中醒着。隔离衣里的汗水,透过衣服浸润进肌肤,这时竟冷得打哆嗦。不过这没有什么,可以坐下来稍作休息我已感到幸福。  放眼望去,病床密集的方舱医院里,全是熟睡的病人。现在,我觉得晚上的睡眠无比珍贵。因为,他们睡着的时候,不再疼痛,甚至可以忘记被病魔摧残的一切。  我不禁开始恨这病毒,若不是它,这些人本应该躺在自己家里的床上,做着美梦,享受着夜晚的舒适。现在,他们却要在这医院里,依靠短暂的睡眠来忘记病痛。   “咳咳咳……”一阵咳声将我的思绪拉回。闻声赶去,17床,一个30岁的年轻小伙子,他正用被子捂着嘴,尽量降低声音分贝,生怕惊扰其他熟睡的人,但是这咳嗽声怎可能被轻易抑制?  “咳咳咳咳咳咳……”又是一连串的咳声,小伙子的脸憋得通红。  “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多久了?”我问他。  “20多分钟了,觉得有点呼吸困难。”  “怎么不叫医生?”  “我看你们忙了一晚上了,没停过,刚刚休息一下,就不想折腾你们了,我自己忍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