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妙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8 13:24 点击:1045538

吉林市21万少先队员以手抄报等形式为武汉加油  (抗击新型肺炎)吉林市21万少先队员以手抄报等形式为武汉加油   中新网吉林2月5日电 (石洪宇)关注新闻,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知识,用画笔、制作音频节目、加强室内锻炼等形式加入防疫攻坚战。近日,来自吉林市的21万少先队员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方式抗击新型肺炎。 少先队员作品 共青团吉林市委供图   “我的作品上面有救护车,说明医生很辛苦。还有新闻里说的出行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吉林市船营区松江实验小学6年6班的李美曦说,老师通过微信群讲解了肺炎疫情的相关知识,“希望我们足不出户关注疫情”。   据了解,吉林市的少先队员有21万左右。当地多部门要求少年儿童避免外出,配合家长做好自我防控。共青团吉林市委少工委呼吁全市少先队员、家长和辅导员老师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少先队员作品 共青团吉林市委供图   “吉林市的少先队员人数众多,他们在这次防疫工作中作出了自己贡献。”吉林市少先队总辅导员余静婷说,少先队员们用不同形式关注疫情,比如制作手抄报和制作音频节目。   “我是从新闻里和微信群里了解到的知识,然后制作了手抄报。”李美曦称,她的同学大多陈依妙

山西首批援鄂护士日记:被湖北人感动也给予病患力量  (抗击新型肺炎)山西首批援鄂护士日记:被湖北人感动也给予病患力量   中新网太原2月5日电 (记者 李新锁)2月5日,跟随山西首批医疗队驰援湖北的西山煤电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王卓已在湖北仙桃渡过9天。其间,王卓在闲暇时间的零散日记反映出她“被湖北人感动也给予病患力量”的点滴。   1月26日,王卓跟随山西首批医疗队驰援湖北,随即被分配到湖北仙桃从事医护工作。   1月30日,王卓在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厅看到三束鲜花,上面写着“尊敬的一线医护人员,感谢你们在此危难之际伸出援手,山西人民的深情厚谊,仙桃人民将永远铭记于心!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   “在工作中,我总是被一些细节打动,心里感到特别温暖。”王卓说,出来时,家里两个孩子都托付给爱人。儿子大一些,他知道我到湖北是为了参与救治,竟然会鼓励我好好工作。女儿太小,每次视频通话“都要哭着找妈妈”。   王卓说,初到湖北,她也需要克服恐惧情绪。闲暇时,队员们基本都是隔离独处。在房间内,医护人员所有接触的地方都要用84消毒液和酒精擦拭,包括鞋底。   1月31日,王卓早起上班时,又收到老公发来的“顺顺顺”红包,时间显示发送时间是半夜。   王卓说,以前,老公陈依妙

肺炎阴影下的“平凡之光” 2月4日,云南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搬运澳大利亚华侨华人捐赠物资。 刘冉阳 摄   (抗击新型肺炎)肺炎阴影下的“平凡之光”   中新网昆明2月5日电 题:肺炎阴影下的“平凡之光”   中新网记者 胡远航   5日,肺炎阴影下的滇池之畔,不复往日热闹景象。没了游人,2.5公里长的海埂大坝,被成千上万只红嘴鸥“占领”,或黄或白的鸟屎覆了一地。20余名环卫工人只能手持高压水枪,一点点冲刷。洗毕,再洒上84消毒液。   “专家们说,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来自蝙蝠。海鸥也是飞禽,所以不能大意。”47岁的环卫工李刚解释,虽然海埂大坝已经封闭,但为了防控疫情,清洁、消杀工作不能停。以前,他们每隔一周彻底清洗一次大坝,如今加为一周两次。   “平时就忙,特殊时期更勤。”李刚说,“整天在外接触各种脏东西,也怕。但还是想尽一份力,把病毒赶走。” 2月5日,昆明环卫工清洗海埂大坝。 刘冉阳 摄   记者了解到,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李刚已经连续十三天没有回家,吃住全在公司。全国,和他一样坚持在消杀一线的环卫工人数以千万计。   30公里外,安宁市鸣矣河村一家医用材料工厂内,“哒哒哒”的缝纫声此起彼伏,70余名志愿者正在赶制纱布口罩。蝴陈依妙

  中新网北京2月5日电 (记者 杜燕)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许强在今天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透露,北京市加快潜在药物筛选和新药研发,支持疫情防控所需药品生产,并研制新型智能测温设备与系统。   建立科技防控应急工作机制   许强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责无旁贷,全市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在快速诊断试剂、诊疗药物、疫苗研制以及医生在线咨询平台搭建、智能测温设备与系统开发等方面,加班加点、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   他介绍,北京市科委推动“政、医、研、产”上下游衔接,在生物样本提供、转运以及应急审批等方面,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并积极争取申报绿色通道,同时主动协调疫情防控相关新产品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及时复工供货。   同时,落细落实北京市政府出台的支持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19项措施,调研梳理防控需求,会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制定出台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技攻关的10条举措。   在快速诊断试剂、药物筛选等方面先期启动了首批5个应急攻关项目,第二批项目同步已启动公开征集,目前已收到申报41项,将通过简化项目组织、评审等相关程序,加快支持创新主体科研攻关。   加快潜在药物筛选和新药研陈依妙

夕发朝至 抗疫物资乘火车驰援武汉  中新网西安2月5日电 (记者 张远 通讯员 曹琳)4日晚,西安车站装载的口罩、消毒液、护目镜等200余件抗疫“弹药”,乘坐Z232次列车驶向武汉,紧急驰援抗疫最前线。2月5日早6点02分,这批物资到达武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发后,武汉、湖北等地抗疫药物、医疗器械等医疗物资短缺,如何快速将这些物资最快速安全运往疫区,成为重中之重。铁路旅客列车具备夕发朝至的优势,成为重点物资输送的主要方式之一。   1月30日晚,空军军医大学的医疗物资运输车飞速驶入行包安检厅外,称重、安检、入库、上站装车,90分钟后,这批医疗急救物资就搭乘T308次列车飞驰武汉。疫情发生以来,一个又一个和时间赛跑的“战役”在西安车站打响,每天都有7名行李员专门负责医疗急救物资专项运输。 图为抗疫物资正在装车。 李子宇 摄   “我们每次筹措发送物资的命令都很紧急,我们的医生也都在武汉盼着这些物资,临时联系其他运输方式还有一个准备过程,这个时候只有火车运输能够随到随发,晚上发车,第二天早晨就能到,特别快。”驻站军代表杜参谋说。   为了保障物资的快速装运及中转,西安火车站对重点物资做到“两个优先”、“三个重点”,优先办理承运、优陈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