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什么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9 08:18 点击:1045152

  津云新闻讯: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战区制、主官上”属地防控责任的工作要求,支撑全市各区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继1月24日除夕之夜在“津治通”全市一体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开通“重大疫情隐患”网格化事件上报渠道后,又火速开发上线了“津治通”疫情快报系统,方便基层网格员利用手机APP开展入户排查、防疫宣传、消毒防控等工作,助力社区防控工作“入网入格入家庭”。   据市委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网格员使用“津治通”疫情快报系统APP,将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直报至区、街镇、村居,各级战区可对网格员上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查看,有针对性地部署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大数据在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方面的作用。   目前,“津治通”全市一体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已建立起市、区、街镇、村居四级联动体系,实现全市域全面贯通,配备专职网格员2.3万余人,累计解决各类社会治理相关事件50.2万余起。“津治通”疫情快报系统将充分借助“津治通”全市一体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的基础资源和联动体系,利用大数据手段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效能,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津云新闻记者 李佳萌) 【编辑:王诗尧】 阅读是什么

内蒙古组建“缝纫机医队”自制“N95”口罩助力疫情防控  (抗击新型肺炎)内蒙古组建“缝纫机医队”自制“N95”口罩助力疫情防控   中新网包头2月5日电 题:内蒙古组建“缝纫机医队”自制“N95”口罩助力疫情防控   作者 陈峰 徐文华   “麻烦各位护士长帮忙询问,我院职工谁家有闲置的小型缝纫机,暂借我科使用一下。”在包头市中心医院的一个微信工作群里,这条借缝纫机用于缝制疫情期间稀缺的口罩、面屏的消息,一时间在微信群里火了起来。 图为护士们聚在一起制作口罩。 医院供图   “我妈这里有台大的缝纫机,过去的那种,没有小的,不知道能否帮上忙?”“我家有一个,尽快给你送过去。”“我现在出去帮你买2台吧!我们科室的人员可以过去一起和你们制作口罩。”   在包头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一支“缝纫机医队”就这样成立了。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口罩稀缺”成为了热词。截至2月5日9时,内蒙古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2例,其中包头市确诊病例7例。在疫情面前,这些可爱的医护人员除了冲到一线救治病患,还在工作之余自己动手做起口罩,为疫情防控助力。 图为口罩制作现场。 医院供图   包头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副主任、护士长马华告诉记者,消毒供应中心的医务人员白天都有阅读是什么

  (抗击新型肺炎)成都简化外国人来华工作经办流程:不见面就能办   中新网成都2月5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5日从成都市科技局获悉,成都倡导在特殊时期简化外国人来华工作经办流程,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事项申请采取“告知+承诺”,通过网上受理、“不见面”办理。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通知业务全流程网上审批,用人单位可在审批通过后自行通过系统打印相关材料。已获批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但取消工作计划的外国人,可由用人单位在业务系统提出工作许可通知注销申请。   新办(补办)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在坚持原工作流程不变的基础上,可申请邮政速递到付方式领取《外国人工作许可证》,需要邮寄的,请在“其他附件”一栏上传《邮政速递取证申请书》。如必须赴现场办理的,请经办人自觉配合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疫情防控期间,用人单位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转聘、延期、变更、注销业务时,无需到窗口核对材料原件。在业务系统中“其他附件”一栏上传《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不见面审批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无固定格式模板,自行编写,可参考附件),其中应包括申请编号、申请人信息、申请办理的业务类型等内容,承诺如实提交材料,并对申请材阅读是什么

一位美籍华人在沈阳:人虽被隔离爱却充盈每个角落  中新网沈阳2月5日电 (李晛)“一个人在房间,除了家人,还有整个社区工作人员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关爱,人虽然是被隔离,灾难面前,爱,这个最伟大的力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我的生命里,充盈在每一个细小的角落里。”   2月5日,沈阳市浑河湾街道河北社区书记邵琰告诉记者,这是美籍华人曹女士平安返回美国后发给她的消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正值新春佳节,从湖北返乡的人们在全国各地接受隔离期间,更渴望安全保障和关爱。 工作人员探访曹女士。 张志 摄   邵琰说,为减少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风险,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春节期间,她和同事们始终坚持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第一线,排摸情况、劝导市民、为家居隔离的人员提供贴心服务。   1月27日,河北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美籍华人曹女士10日到武汉办事,20日乘坐南航CZ8573航班回沈阳,曹女士弟弟开车将她接至辖区一居室内自行隔离,家属每天将饭和生活必需品放到其门口。在隔离期,曹女士体温正常。   “曹女士属于武汉返回沈阳的重点人员。”为帮助她度过隔离期。工作人员每天都对她进行电话、微信回访,了解其身体状况的动态,有无发热、咳嗽症状,鼓励她坚定必胜的信念,有困阅读是什么

湖北“警医”夫妻的土味情话:每天一袋护嗓药  (抗击新型肺炎)湖北“警医”夫妻的土味情话:每天一袋护嗓药   中新网襄阳2月5日电 (徐桂红 胡传林)湖北宜城一对“警医”夫妻24小时与众不同,春运+防疫,让他们见面都成了奢侈。而每天一袋护嗓药,成了这对夫妻最土味的情话。   丈夫胡雄文是宜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今年49岁。妻子雷静是宜城市人民医院护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夫妻俩来不及商量,共同投入到抗疫一线。 妻子雷静在工作中 受访单位提供   4日晚,胡雄文轻拎钥匙、放慢脚步进了门,家里和回来的路上一样静寂,老婆、孩子早睡了。一进门,桌上有袋护嗓药,让他明天带路上。这是非常时期,他和妻子雷静独特的相处方式。   宜城地处襄阳南大门,二广、麻竹高速,207、346国道贯穿全境,217、218、250省道四通八达,防疫检测、交通管制难度倍增。作为交警大队大队长的胡雄文,春运+防疫,这个春节忙得不可开交,嗓子喊到嘶哑。   雷静在宜城市人民医院门诊手术室上班。该院是宜城唯一一家接收发热病人的门诊医院,忙碌程度可想而知。在这个非常时期,她顾不上丈夫,儿子交给了爷爷奶奶。作为夫妻俩最老土的情话,就是每天雷打不动,提前给丈夫准备一包护嗓药。  阅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