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天总是很蓝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3:37 点击:1043219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题:同心战“疫”!三组关键词盘点不寻常的2020年春节  新华社记者  2020年春节,全国人民,同心战“疫”。在团圆与逆行之间,人们怎样选择?春节期间,大家在为谁揪心?谁又为大家带来暖意?最“宅”春节里的最“云”生活是何模样?新华社记者为您盘点不一样的2020年春节。  团圆与“逆行”   “这几年,大家都习惯在饭店吃年夜饭,今年回家里了。”山东青岛的管业鹏在今年除夕,再一次像童年时一样,和父母一起剁馅、包饺子、涮火锅,一家人其乐融融。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国家决定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至2月2日。为减少传染风险,假期不少人减少了外出聚餐聚会应酬活动。或陪老人说话、或陪孩子玩耍……离家的脚步慢了,陪伴的时间长了,团圆的味道更浓了。  但在这个春节里,万家灯火照见的并非都是团圆。  “集结,终点是武汉!”1月27日至29日,全国52支医疗队、6000余名专家和医护人员集结于武汉,分赴各定点医疗机构,增援当地防控疫情。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呼吸科主治医生宋雪峰是其中一员,武汉市第七医院是他的新战场。  出发前,9岁的儿子抱着他的腿,两岁的女儿也哭着说“爸爸别走”……宋那时候天总是很蓝

  新华社合肥2月2日电 题:“别怕,有我们在”——翻开安徽7名援鄂医疗队队员的“战‘疫’日记”  新华社记者张紫赟、戴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一群人暂别父母妻儿,逆行而上奔赴抗疫前线,留下最美身影。近日记者收集到一批安徽省援鄂医疗队队员的“战‘疫’日记”,记录下他们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协和东西湖医院援助时的所行所思。那儿被称为疫情的“风暴眼”,愿他们平安归来、春暖花开。  1月28日 武汉   我叫任君清,来自宣城市人民医院。  到武汉后,下午开始培训,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积蓄力量!  收到老父亲发来的微信:“六子,你妈担心你早上有饭吗?我说的话你不用回答我,你很忙,一定要注意身体,加油!”看完信息我眼眶湿润了,父亲平常并没有对我说过什么关心话,他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每次关心我总说是我妈的意思,这次仍是如此!  1月28日 武汉  我叫费君,来自安医大二附院。  因为分组,我和其他同事分开了,防护物资都在他们那里。同事联系了她在武汉当地的朋友,这位热心朋友二话没说,开车就来接我去搬物资,在车上我说:“非常抱歉麻烦你跑一趟”,他却说:“要感谢你们来驰援武汉”,还说:“你别嫌弃我那时候天总是很蓝

  中新社南京2月2日电 (杨颜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日发布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蒋淑萍于今天(2月2日)凌晨去世,享年97岁。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76位。   1937年12月13日,是蒋淑萍14岁的生日。没想到,本该美好的童年自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该馆留存的幸存者证言中记载着蒋淑萍的回忆:“1937年冬,日军攻打南京,飞机从我家房顶飞过,扔下的炸弹在附近爆炸,山西路死去的人流淌一地的鲜血……”   蒋淑萍曾回忆,当年自己和母亲、二姐等乘坐的一条木船半路上被日军截住。二姐在被日军截走后,跳河而亡,自己与其余家人侥幸躲过一劫。   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史料陈列厅负一楼,为幸存者建立了整面的照片墙。每位在世在册幸存者的照片后,都有一盏灯照亮。当幸存者离世后,背后的灯光将渐渐熄灭。但幸存者们的证言,却犹如一盏盏长明灯,照亮那段历史,永生不灭。   据纪念馆统计,2019年有十余位幸存者相继离世。2020年开年以来,又先后有两位幸存者逝世。   如今,幸存者记忆传承工作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纪念馆自2019年开始收集幸存者后代数据,有老人亦自发向后代传承回忆内容。那时候天总是很蓝

  上海地铁将试点进站测温 后续进一步推广  新华社上海2月2日电(杨恺、仇逸)记者从2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地铁将于3日起对进站乘客进行测温,先期在9座车站开展试点。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邵伟中介绍,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此前已实施了包括消毒、隔离疑似患病乘客以及轨道交通保洁等措施。从3日起,地铁方面将先期在轨道交通的9座车站开展乘客测温工作。这9座车站主要是和交通枢纽相关联的几大车站,包括1号线上海火车站站、上海南站站;2号线浦东国际机场站;3号线上海火车站站、上海南站站;10号线虹桥火车站站、虹桥2号航站楼站、虹桥1号航站楼站;磁浮线浦东国际机场站。  据介绍,9座车站共有23个测温点,与现有安检点合并设置。每个测温点配置2台手持式体温监测仪。后续根据疫情发展和物资到位情况,将逐步在毗邻交通枢纽、医院以及特大型、大型车站开展测温工作。同时,后续还将逐步调整升级为“非配合式热成像”体温测试系统。 【编辑:房家梁】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

杭州七天发六封倡议书公开信凝聚疫情防控正能量  (抗击新型肺炎)杭州七天发六封倡议书公开信凝聚疫情防控正能量   中新网杭州2月2日电(记者 郭其钰)“疫情无情,杭城有爱。我们坚信,全体市民勠力同心,同舟共济,共筑‘最有温情的善城’,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2月2日,杭州发出《致全体市民、各级文明单位和广大志愿者的倡议书》,倡议市民群众凝聚疫情防控正能量;文明单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担当;志愿者安全有序投身疫情防控。   事实上,这已非杭州第一次公开发出倡议。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杭州在七天之内连发六封倡议书和公开信,面向该市人民、师生家长、在杭外籍人士以及该市用工企业、互联网行业等,号召各行各业、线上线下同心战“疫”。   1月26日,杭州市“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出第一封《致全市人民的公开信》,其中写到,“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打赢这场防疫之战,亟需您的支持、参与!” 进入杭州西湖景区的市民及游客接受体温测量。 李晨韵 摄   对于彼时杭州关闭旅游景点等举措,《公开信》中解释到:“为了疫病防控,我们对大型活动严格控制,取消部分文化旅游活动,临时关闭旅游景点,请您理解支持。”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那时候天总是很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