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教育局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6 14:45 点击:1043190

思源工程公开慈善进展:16批次疫情防控物资已发往湖北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2日电(记者 张曦)记者获悉,截至1月31日,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思源工程”)在全国范围内防疫物资短缺的背景下,一直在组织筹集当地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资,已分16批次发往湖北省。   物资包括:50万双医用丁腈手套、20.8吨84消毒液、20万支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万个医用口罩、30箱消毒液、100个旅睡宝、60盒3000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835箱镇咳药、3600支抗菌液、10吨二氧化氯消毒剂、360箱消毒湿巾等疫情防控物资,以及一点资讯和在美华人华侨捐赠的79000件防护服、2050个口罩、1455个N95口罩、720个医用手套。   据悉,“思源工程”已邀请第三方审计公司,全程跟踪本次抗击疫情的捐赠收支,后续进行专项审计,确保公开、透明。 思源工程供图 【编辑:周驰】 邗江教育局

丈夫援鄂妻子成家中“顶梁柱”照顾老小:等他平安归来  (抗击新型肺炎)丈夫援鄂妻子成家中“顶梁柱”照顾老小:等他平安归来   中新网长春2月2日电 (孙博妍)李盼像往常一样收拾完家务,开始为未满10个月的孩子准备辅食。在厨房里忙前忙后,偶尔看几眼手机成了她唯一“多余”的动作。   李盼是中铁十六局地铁工程有限公司的员工,她的丈夫赵雪文是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脏外科ICU危重症技术督导,也是吉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之一。   记者近日来到李盼家中了解到,自从赵雪文赶赴湖北之后,家里的担子便都落在了李盼身上。她不仅要照顾未满10个月的孩子,还要照顾生活难以自理的父亲。   李盼告诉记者,在没有接到援鄂通知之前,她问丈夫,如果疫情发生变化需要支援他会不会去,赵雪文没有丝毫犹豫给了肯定的答复。得到这个答案的李盼虽然很担心,但依旧选择了支持。 赵雪文工作结束后和妻子视频报平安 刘栋 摄   从接到通知到出发湖北只有不到两天时间,这让李盼有些措手不及。“时间太紧张了,随行物品都准备得很仓促。因为家里脱不开身,我也没去送他。”说着说着,李盼的眼眶也渐渐湿润。   在李盼眼中,赵雪文不仅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对家里也很细心。“虽然他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但邗江教育局

  (抗击新型肺炎)在武汉支援护士收女儿生日祝福:妈妈生日快乐 我原谅你了   中新网宁波2月2日电(记者 林波)“妈妈生日快乐,我已经原谅你了。”浙江省宁波市象山一院医健集团总院呼吸内科护士俞佃瑜听着语音中6岁女儿稚嫩的声音,这份迟来的“原谅”让她不禁眼眶湿润。   作为宁波市第三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她在忙碌中迎来了自己30岁的生日。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暴发,爱美的俞佃瑜剪去了心爱的长发,前往支援武汉。尽管说服了家人,但无论她怎么作保证、表决心,6岁的女儿孙若兮却怎么也不同意妈妈的离去。   出发那天早上,俞佃瑜趁孩子睡着时,悄悄地走了。而这么做的代价就是几天来女儿一个电话都不肯接听。   尽管心中生气,但孙若兮每天早上醒来就去日历上画一个爱心,盼望着妈妈的归来。   此次前往一线,俞佃瑜带的行李很少,但手机里却存了许多女儿的照片:“想她了就拿出来看看,感觉她一直陪着我,直到我们战胜疫情归来。”   俞佃瑜生日的这天傍晚,孩子的爷爷发来一段微信语音,点开传来了孙若兮的声音:“妈妈生日快乐,我已经原谅你了。”   随之传来的,还有一幅孙若兮亲手画的画。   画中,两个带口罩邗江教育局

美小护战“疫”日记     美小护战“疫”日记|家书   亲爱的闫先生:   今天我们北京同仁医院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的第6天,大家轮休,终于有点儿空闲能给你写封信。很久没有给你写信了,记得上次写信的时候,还是十年前我们刚刚谈恋爱的时候。那时候,你也给我写过很多封信,我依然保留在我的邮箱里。今天重新看看,竟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呢。   到了武汉,给你打电话报平安。你依然是不放心的语气,我说我太困了,你却总是不肯挂电话。我进入病房那天是夜班,你一宿没睡,进入隔离病房,不能带手机,等我回到酒店,每半小时有你的一条微信,上班了吗?换衣服了吗?你在里面忙吗?饿不饿?有没有咖啡,你能坚持吗?下班了吗?为什么还不回信息?那时已经是凌晨5点了,我赶紧回你,我没事,你秒回了一条信息:“没事就好。”我知道你的种种担心,我知道你了解我的为人,我知道你一定会支持我,所以当初领导问用不用和家里商量商量,我就坚决的说,不用商量!不用商量,你们都在我的背后,不用商量,我们都懂,我不怕!   夜班6个半小时没有休息,脱下防护服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得轻了2斤,防护服虽然密不透风,却能最大程度的保护我们,我们戴着护目镜,穿防护服,外面还有隔离衣邗江教育局

安徽援鄂医疗队员日志:汗水浸泡 手机指纹解锁失灵  安徽援鄂医疗队员日志:汗水浸泡 手机指纹解锁失灵   中新网合肥2月2日电 (吴兰 戴睿 朱悟深)“手指都被汗浸润得没有指纹了”“但是能看到病人好转,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管护师、援鄂医疗队员黄兵在“抗疫”日记中的描述。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俞霞、黄兵、费君是安徽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已在武汉开展“抗疫”工作。 图为同事拍下黄兵正在隔离病房中向患者打OK手势示意交流。(戴睿供图)   俞霞在日记中写道,夜班1:00—8:00,交完班大概9点多。不经意已经上了三天班了,虽然工作强度很大,条件艰苦,但我也能适应了。我的战友们也都是各个地方三甲医院的护士,都很优秀,和她们一起工作,我也成长了很多。   下班后没有摆渡车了,找领队给我们安排了补位车,是当地社区志愿司机师傅。师傅知道我们是安徽来支援的医护人员,一直对我们说谢谢,说我们是勇敢的人,给我们点赞,我们也为师傅的无私奉献点赞,大家相互鼓励,心理很温暖,也觉得自己的疲惫减轻了很多。 费君说,大家众志成城,没有过不去的难关!(戴睿供图)   在武汉,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全社会都在努力,最近邗江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