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华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3 18:37 点击:1040914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  教育部发布通知称,经研究决定,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  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决定自2020年1月28日0时起,此前在道路水路客运站、联网售票平台等渠道已购买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客票的旅客,自愿改变行程需退票的,售票单位应当予以免费办理,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一同办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方案提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潜伏期一般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   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在按要求做好确诊患者医疗费用保障的基础上,疫情流行期间,对卫生健康部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确定的疑似患者(含异地就医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就医地制定财政补助政策并安排资金,实施综合保障,中央财政视情给予适当补助。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通知,在疫情防控期间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会议,要求突出抓好市场价格监管,持续加大对防疫用品、民生用品等重要商品的价格监管许志华

烟台海关开通“绿色通道” 167.64万只口罩通关入境(图)  中新网烟台1月29日电 (张玉雷 刘秀丽)29日12点35分,在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监管下,一架从韩国首尔起飞的仁川航空公司包机KJ233降落烟台蓬莱国际机场,这架航班搭载着85.42万只防护口罩。   此前,29日上午8时许,烟台海关已验放这架航班运抵入境的82.22万只口罩。两批次通关入境口罩共计167.64万只,这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山东省首次以包机方式进口疫情防控用口罩,也是最大批量的一次。 海关工作人员查验进境口罩。 于伟杰 摄   据悉,烟台海关开通“绿色通道”,制定详细通关方案,主动与承载报关的山东朗越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及烟台机场货站、航空公司等部门做好各方面衔接,以最快速度完成通关验放。   目前,烟台海关已全部专门开通了进口防控物资快速通关受理窗口,对进口药品、消毒物品、防护用品、救治器械等防控物资第一时间验放,确保疫情防控物资第一时间通关。(完) 【编辑:周驰】 许志华

  中新网太原1月29日电 题:山西银发老父《水调歌头》送女援鄂:儿女多奇志 天使护平安   作者 杨杰英 宋小芳   “除夕故园省,子夜并州返。万里云天穿越,饮马楚江边。且待白衣布阵,更看红装挥鞭,正气称浩然。儿女多奇志,天使护平安。豺狼恶,鹰犬坏,瘟神欢。话说九州尽染,人祸灾又添。无奈武汉封城,有幸医师请缨,举国泪潸潸。岁寒知三友,春回盼凯旋。”   这是山西一位银发老父为援鄂的女儿所作的《水调歌头·出征——小女报名赴湖北抗灾感怀》。   这篇作品的创作者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中学退休教师张民主,他的女儿是山西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榆次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生张璐彦。   “情感上亲朋好友总是不舍他们熟知的人赴险,但祖国使命使然。第一次让这么多人挂念,谢谢!我有种参加一场未知考试的感觉,整个人很不轻松。看到武汉人民的翘首以待、鼓掌相迎,顿时心生鼓舞。”27日凌晨4点,张璐彦转发父亲的送别词时写道。这篇作品瞬间刷屏微信朋友圈,吸引众多亲友关注点赞。   张璐彦1979年出生,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十几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她和远在广东惠州担任某工程总监的姐姐,很少回昔阳与独居的父亲团聚。   而父亲张许志华

新疆组织外贸企业“全球购”医疗物资防控疫情  (抗击新型肺炎)新疆组织外贸企业“全球购”医疗物资防控疫情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29日电(孙亭文 张玖一 安乐)29日上午,由新疆野马集团从哈萨克斯坦采购的70万件口罩抵达乌鲁木齐火车西站,这批口罩将迅速发送到新疆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手中,同时一部分口罩保障市场供给。这批口罩由霍尔果斯口岸入境中国。   新疆商务厅党组成员段宝新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从1月23日起,新疆商务厅迅速组织新疆外贸企业,尤其是野马集团、特变电工等新疆重点外贸企业,从全球组织应急物资货源,通过应急物资进口保障新疆一线医护人员和社会面市场供给,解决新疆疫情防控的燃眉之急。   据了解,目前新疆从周边国家采购的156万只口罩、500件防护服已陆续抵达乌鲁木齐。 这批口罩将迅速发送到新疆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手中,同时一部分口罩保障市场供给。 孙亭文 摄   新疆野马集团副总裁陈刚表示,新疆野马集团30日还将从乌兹别克斯坦采购一批口罩。他说,从中亚国家采购物品一般需要六七天,此次采购口罩等医疗物资只用了两天就运到了乌鲁木齐。   霍尔果斯海关工作人员迪力亚尔·阿不都瓦里说:“我们根据海关总署相关要求,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采取先许志华

以制度之力护航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文明@湿地】以制度之力护航美丽中国建设     央视网消息: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如何进一步发挥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近日,央视网记者就此话题专访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斌。  以下为采访实录:  在转变生产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需要、美好生活的需要。所以,我觉得在这里需要注重把握这样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这是根源,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二个方面,就是资源的节约。资源不要浪费,要充分发挥资源最大的效力,实现资源的总体利用,要有一个管理的制度,有一个节约的制度。  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生态保护有一个修复制度,有一个补偿制度。谁用得多,谁就应该多付钱,从而加强统一整体的修复和保护。  第四个方面,就是生态保护的责任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督许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