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冠城大通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3 17:52 点击:1034706

安徽淮南普通制衣女工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北京患者 宫敏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中。(陈彬/摄)   中新网合肥1月17日电 (吴兰 陈彬)1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来自安徽淮南市大通区洛河镇一名普通制衣女工宫敏经过6个多小时的紧张采集,成功捐献28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混液搭乘当日飞机直抵北京救治一名患者。   今年42岁的宫敏,家住淮河岸边。儿子出生后, 2005年,宫敏走进位于家门口的民营企业富华服饰有限公司,成为制衣流水线上一名熨烫女工,她工作精益求精,每天熨烫各类衣服部件超千件,她觉得,虽然流水线上衣服成千上万件,但是对于每一件衣服的质量却是唯一的。   2015年8月一个休息日,宫敏参加了淮南市田家庵区地下商业街献血屋无偿献血并进行造血干细胞采样。2019年8月,当她得知自己与北京的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征求家人意见后,积极做好捐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月15日,合肥飘起了鹅毛大雪,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经过6个多小时的紧张采集,宫敏成功捐献28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混液。患者女儿在感谢信中感谢她在黑暗、低谷的时期为家庭带来光明和希望,宫敏听后也感动地流出眼泪。   宫敏说,我们因造血干细胞结缘,都是幸运的人,患者可以重获一次新生,我可以福州冠城大通

安徽公安“利剑行动” 共摧毁涉黑涉恶犯罪团伙1538个  中新网合肥1月17日电 (赵强 皖公宣)记者17日从安徽省公安厅获悉,安徽省公安厅部署全省公安机关集中开展“守护平安—利剑行动”专项斗争以来至2019年底,共摧毁涉黑涉恶犯罪团伙1538个。   据介绍,安徽省公安厅部署全省公安机关自2019年10月中旬至2020年2月,集中开展“守护平安—利剑行动”,强化打防管控各项工作,确保岁末年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推动该省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2019年,安徽省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由2012年的91.94%,提升至2019年的98.33%,实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七连升”。 无为警方历时三个月摧毁一特大流动赌博团伙 皖公宣 摄   安徽省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深挖整治”阶段性目标,以配合中央督导“回头看”为主线,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不放,紧盯“保护伞”“关系网”不放,紧盯黑恶势力经济基础不放,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有力带动和促进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至2019年底,共摧毁涉黑涉恶犯罪团伙153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746人,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金88.81亿元。   此外,安徽省公安机关紧盯群众反应强烈的“盗抢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坚持打击、防范、治理同福州冠城大通

  中新网客户端1月17日电(杨雨奇)1月17日下午,网友@露小宝LL在微博发布一组自己与另一女性在故宫太和门广场的合照,且身边停着一辆奔驰汽车。这段微博配文为:“赶着周一闭馆,躲开人流,去故宫撒欢儿~”。该网友此举引发网友热议,质疑其为何能在故宫闭关日开车驶入。而该网友的微博认证则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乘务员”。就此,国航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中新网记者表示,这个人2018年就离职了。另外,国航客服人员表示:“后续情况可关注国航官方微博。” 【编辑:李玉素】 福州冠城大通

  中新社泉州1月17日电 题:泉州开启2020“平安返乡专列”送职工回家过年   中新社记者 余湛奕   17日,福建省泉州市阴有细雨。正值春运期间,火车站里人群攒动。在这些背着大包小包赶车回家的人群中,有一大群头戴小红帽、身背小红包的旅客格外显眼,井然有序地聚集在泉州火车站第四检票口。   他们都是来泉州务工的外地职工。   2020年春节前夕,3000余名来泉务工人员领取到了泉州市总工会统一订购的返乡动车票、高铁票。   头上的帽子、背上的背包以及手上拎着的精美零食大礼包,都是泉州市总工会除了团体车票之外,提供给大家的“年货”。   泉州是制造业大市、用工大市,被誉为“民营经济特区”,每年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万务工人员工作和生活。自2005年春节前,泉州市总工会启动农民工“平安返乡”首场活动,至今已连续开展了16年。   为保障2020年外来工顺利回家过年,2019年年底,泉州市总工会经过前期返乡需求调查,摸清了职工集中的返乡路线。同时,积极与南昌铁路局漳州车务段、泉州动车站协调,并得到铁路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春节前为3000多名职工统一订票,并开通了4趟动车专列。   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职工王建波已经在泉州工作福州冠城大通

新疆“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助力“旅游人数3亿人次”  中新社乌鲁木齐1月17日电 (记者 孙亭文)新疆交通运输厅党委副书记、厅长艾山江·艾合买提17日在2020年新疆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称,新疆交通运输厅2020年将以“交通+旅游”九大工程为载体,助力新疆“全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数3亿人次左右”目标。 图为民众在博斯腾湖冰面上体验冰上运动项目。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   2020年,新疆提出“力争实现旅游接待人数3亿人次左右”。2019年,新疆接待游客历史性突破2亿人次,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增长均超40%。   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旅游业长期受困于“走大于游”难题。近年来,新疆着力补齐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构筑“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促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据介绍,新疆2019年投资10.15亿元(人民币,下同)实施交通旅游融合发展6大工程,在推动“旅短游长”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全面开放旅游客运市场,新增旅游客运企业80家、旅游包车3238辆;完成道路运输旅游客运逾1836万人次、发送旅游客车逾74万车次,同比分别增长39%和71%。   记者注意到,打造S101乌鲁木齐—巴音沟等4条精品旅游线路;实施G217独库公路病害处治及服务品质提升项目二期工程;福州冠城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