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一家人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05:28 点击:1019514

近年来,随着跑马运动的风靡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爱好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在这些以健康为目的的运动赛事中,却频频听闻参赛者出现各种伤病甚至猝死事件,令人震惊又担忧。这平时看似健康的人为什么会在运动中发生猝死?是体力不支,还是另有元凶? 专家表示,运动导致猝死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多数原因是心脏本身的异常,比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这些心脏问题大多可以通过赛前进行常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而发现。然而还有一些潜在的代谢病,虽然少为人知,却同样暗藏危机,甚至致命,其中最需要我们警惕的是一组“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性肌病”。虽然这一组疾病中的每种疾病都是罕见病,但加在一起发病率并不低,约5000人中就有一名潜在的患者。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酸被称为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是由于身体利用脂肪产能的功能障碍所致。 骨骼肌是人体主要的运动器官,而运动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热卡,因此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需能器官,其耗能量甚至超过了大脑。肌肉的能量消耗取决于机体的状态,也就是处于安静状态还是运动状态;也取决于运动方式,是短期剧烈运动还是中高强度长程运动。在运动时,根据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持续时我们都是一家人

2019中国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图:2019中国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为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和完善公立医院管理,12月14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19中国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公立医院建设典型案例宣传活动在京召开。 论坛旨在引导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挖掘和展示公立医疗创新亮点。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人民健康副总经理董雪松,武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娄渝等300多位公立医院书记、院长及专家代表。 在活动发言时,郭燕红表示,从2014年开始我国连续五年发布医疗质量安全报告,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医疗质量安全整体情况,从医疗服务资源的供给大幅度提升、效率大幅度提升、质量大幅度提升、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住院死亡率和一些病种并发症死亡率不断降低可以看到,我国医疗质量安全和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当前在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着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医疗卫生健康供给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面对着这些不平衡和不充分,在医疗卫生资源宏观、中观、微观层面,都要有一系列的工作安排和相关措施我们都是一家人

“病案管理”,一个一直处于幕后的名词,正被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医院管理者,在业内各种会议、论坛上越来越多地提及和强调。在当前改革背景下,医院管理者如何重新认识病案管理的定位,又该直面哪些问题? 逐渐成为院长重视的核心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我国的病案事业就伴随着祖国的日益强盛逐渐成长。如今,病案事业迎来了大发展,被赋予更重大的社会责任。”在日前举行的第28届全国病案管理会议上,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病案》杂志社社长胡燕生回顾了中国病案事业发展近70载风雨路程,正如他所说,病案管理正在以崭新的角色登上历史舞台。 “简单理解,开展病案质控,将通过影响DRGs入组率,直接关乎医院的‘钱袋子’。” 胡燕生介绍,随着我国大力推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其疾病分组和医保支付的基础数据均来源于病案首页,也就是说,在推行DRGs评价时,住院病案首页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成功入组、合理分组。 另一方面,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中,所涉及的26个国家监测指标里就有7个指标来源于病案首页,病案首页数据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 “医院病案我们都是一家人

全国第一期罕见病医师培训班在京举办 12月14日~15日,全国第一期罕见病医师培训班在京举办。本次培训旨在提高我国医务工作者对罕见病的认知及诊疗水平,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接触罕见病患者时能够尽快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转诊。 据了解,第一期罕见病医师培训班以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的121种疾病为基础,遴选已在国内正式发表专家共识或诊疗指南的11种罕见病为本期培训内容,来自全国22省市52家罕见病中心医院的118名多个学科的临床医生参加培训。本次罕见病培训班邀请的专家均是来自罕见病研究领域的国内著名教授,在罕见病领域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通过专家的深入浅出的讲解,多年临床经验的传授,提高参加培训班的临床医生对罕见病的临床诊疗水平。 大会表示,罕见疾病又称“孤儿病”,是一组发病率低于总人口的1‰的疾病,由于其罕见性,罕见病在各级医院常常被误诊误治。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社会各方的不懈努力下,罕见病相关工作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进步。 罕见病之所以称为疑难病,其主要原因是罕见病专家的匮乏,希望通过连续不断的医师培训,能够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增加对罕见病的认知度,遇到疑难病例能多一份思考,作出明确诊断或推荐到什么样的医院、科室或专家团队,能够我们都是一家人

几年前一名艾滋病患者,在50岁生日当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他的家人知道他的病情起,就对他敬而远之。在他住院期间没有人来看望他,生日那天,他希望他的家人能来陪他一起过生日,毕竟在他的家乡,五十岁是个大生日,一般人家都会摆酒席庆贺,那天他买了一个大蛋糕和病友一起分享,谁也没有感受到他内心的脆弱,他在等待父母和孩子的到来,哪怕是一条短信祝福。但直到晚上,他也没等到,他绝望了、崩溃了,他感受到了来自亲朋的歧视,他发了一条轻生的短信给他的家人,然后从九楼一跃而下….. 感染HIV需要治疗,也需要关怀 这件事给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娟主任的影响很大,她深刻意识到人文关怀对艾滋病患者治疗的重要性。从此她建立了病友群,鼓励病友之间互相关怀,彼此帮助,度过生病艰难的时期,在特别的日子里互送礼物,给彼此家人般的温暖。 “我曾经资助过一位20岁的艾滋病“孤儿”患者(父母不接受,失去了联系),在他生日时给他买生日蛋糕,科室医护人员为他庆贺生日,他特别开心。看着他脸上的笑容,成娟深深的感受到“除了被艾滋病砸中,他们跟我们没什么区别。”“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家人的关怀真的很重要。”这句话成娟在采访中表达过很多次。 对于我们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