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星 > 正文

念念不忘,只因我们这个时代没有黄安徽公共招聘网 霑


更新日期:2020-09-11 10:12:37来源:网络点击:1661020

著名汉学家余英时曾感叹:现在的“大师”太多了!

太多的“大师”扰攘于世,宛如通货膨胀一般。

其实,成“大家”、“巨擘”者,不必举浩繁以立世,有时只需一首抑或一部经典便足以流芳千古:

譬如《春江花月夜》之于张若虚;

《源氏物语》之于紫式部;

《红楼梦》之于曹雪芹......

推之乐坛,一首金曲便能唱到街闻巷知。

但往往璨若烟花,迅如流星,而已经离世16年,被誉为“香港词坛教父”的黄霑,却创造了太多传唱不衰的经典。

人们都称他为“鬼才”。

何为鬼才?盖天马行空,气象万千,无出其右。

人们又称他“通才”。

何为通才?盖诸艺皆擅,融会贯通。

大学毕业后,黄霑仅做教职两年,便发觉自己不是那块料,于是投身广告。

年轻时的黄霑

创意非凡的他,曾在业界留下过很多令人惊艳的文案。

他是首位获美国广告界最高荣誉“基奥奖”的香港人。

那句“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的广告词就出自他的手笔。

由于年少时即博览群书,底蕴深厚,大学时又深造中文,语言造诣极高的他又尝试写词。

为《青春玫瑰》曾作三首词曲,牛刀小试,便一鸣惊人,从此,一发不可收。

从《上海滩》“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的汪洋恣肆,到《倩女幽魂》“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的悠远飘逸;

从《当年情》“心里边从前梦一点未改变;今日我与你又试肩并肩”的与子同袍,到《男儿当自强》“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的铁骨铮铮......

当年,北宋的柳永以隽永之词风行于世,人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黄霑一生写歌2000多首,词曲俱佳,经典无数,拿遍各类大奖,故,以“凡有华人处,即能歌霑词”亦不为过。

后人这样评价他:“嬉笑怒骂随烟去,诗赋歌词纵人间”。

风流蕴藉,境界开阔。

既有浩然正气的侠义精神,也不乏深刻顿悟的人生哲学。

曾有词坛高手对黄霑叹赏有加:“以文言笔法写词有如行钢线,一不小心便会一面倒。只有学贯五经才能欣赏。”

奇才天纵,又活得意趣盎然,怎会受困“一城一池”?所以,写词作曲时黄霑又辗转腾挪于各艺。

不是玉面小生,貌若潘安,但黄霑对电影的热爱异常痴迷。

只要有戏请他出演,不管角色大小,路途远近,黄霑有求必应,并且乐享其中。

黄霑演过无数闲角,黑白两道、色狼、嫖客、瞎子、疯子尝遍,在众生相里体会百味人生,为此,他不惜自毁形象,且薪酬之低,怕是“负数之冠”。

为过足戏瘾,“甚至自掏腰包,大宴诸色人等。”

黄霑在《唐伯虎点秋香》中扮演华太师

1973年,黄霑与好友合作组成了“宝鼎电影公司”,该公司自编自导的《天堂》成功打入该年度十大卖座电影。

但他过于较真,看不惯后人对音乐,对电影的敷衍,乃至后来由于对剧本过分挑剔而导致电影公司破产。

对于一个思维敏捷、妙语连珠的人而言,不做主持是一大憾事。

1969年,黄霑就已经在主持界闯出名堂,获得了当年最佳电视节目男司仪奖,更被誉为“电视王子”。

《今夜不设防》

1989年,他与倪匡、蔡澜一同主持《今夜不设防》,兴之所至,插科打诨,禅机妙论。

他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自是实至名归。

黄霑写专栏也是落笔如刀,直击要害。

他的《不文集》,借写两性笑话,阐人生哲理。

快人快语,荤素不忌,却是通透至极。

这部幽默短文集再版61次,这项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才子,若只是才子,不免寡淡;江湖中人,若只是江湖中人,不免粗莽。

而黄霑,是才子中的“老江湖”,是行走于“江湖”的才子。

他的“江湖气”在诸多歌词中历历可见:

誓要去,入刀山,浩气壮,过千关;

今朝去,几时还,奈何难尽欢。

——《誓要入刀山》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沧海一声笑》

小时候,他和李小龙同为喇沙书院学生。

那年,李小龙欺负黄霑的兄弟,他便强出头要求决战,双方打斗维持了不到十分钟,便以黄霑鼻青脸肿而告终。

但黄霑就是不服软,不低头,一次打不过,那就接着打,两人整整打了一个月。

不打不相识,两人最后竟成莫逆之交。

这也成为黄霑后来经常挂在嘴边的引以为傲的一件事。

有人说,江湖在金庸的书笔下,在徐克的电影里,也在黄霑的词曲中。

依我看,“江湖”更在他的至情至性、大情大性里。

你说他琴心剑胆,又乖张无常;你说他悲天悯人,又嫉恶如仇;你说他儿女情长,又放荡不羁。

才气、酒气、义气、侠气、正气、骨气,最后成其江湖气。

《沧海一声笑》终稿时,他发给徐克的传真上写道:徐克,你要便要,不要另请高明!

徐克和黄霑

“神曲”横空出世后,高迈逸群,唱尽天地豪情。

得意之余,黄霑还拉来徐克和罗大佑,一起录了一版《沧海一声笑》。

录音之前,三人觥筹交错,把酒言欢。

苏子写当年的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而三人酒酣耳热,逸兴遄飞,一曲快意逍遥的《沧海一声笑》就此录罢。

三人合唱的版本虽有瑕疵,但黄霑坚持:“不录了,这版最好!”果然!“三侠”的版本遂成绝唱。

英格玛·伯格曼的自传《摩灯》中有一幕,导演在风烛残年时说:当你活到八九十岁,拥有了名利、金钱等等这些东西,你会知道,这些并不是最珍贵的,最珍贵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莫过情义的链接。

在他的歌里,有气贯长虹的武侠情,有义薄云天的兄弟情,有荡气回肠的儿女情,有热血燃烧的赤子情,更有屡仆屡战,逆势而起的强者精神。

黄霑在音乐方面的最佳搭档是顾嘉辉。

1980年,两人为电视剧《上海滩》创作的同名曲是顾嘉辉的第一首中式小调流行曲,大获成功。

黄霑与顾嘉辉

此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顾嘉辉的起承转合,浩荡深致的曲风,配合黄霑饱蕴传统中文色彩的隽永歌词,成就了“辉黄”组合的“双剑合璧”。

“辉黄”二人刚柔相济,黄霑豪迈不羁,纵歌嗜酒;

顾嘉辉则个性内敛,深藏不露,但两人皆才气纵横,彼此辉映,妙合无垠,创作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撑起粤语歌坛的半壁江山。

《忘尽心中情》堪称两人合作的典范,有人说此歌“三分的潇洒,五分的寂寞,七分的悲凉,烈酒为伴,长剑作友,江湖情怀,尽在其中。

这首歌的词,曲都写得精彩万分,相互又契合无间,简直可以用天人合一来形容,听后那悠远的旋律萦绕心间,徘佯耳际,久久不能遗忘……”

2004年黄霑去世,顾嘉辉也在2005年举办了告别演唱会。

知己酬酢,兄弟一场,他驾鹤西去,他亦退隐江湖。

从此,双星邈云汉,“辉黄”不复还。

《当年情》是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主题曲,当时制作经费捉襟见肘,黄霑为力挺吴宇森,分文不取照样写歌。

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激起了黄霑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玲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

1984年春晚,由张明敏演唱,激起了无数华人的爱国之情,充满了民族自豪感的《我的中国心》响彻华夏大地。

他的另一首广为流传的《狮子山下》,写出了香港草根的奋斗史,也传达出了当年香港人的逆境挣扎,发奋图强的精神。

这首歌被香港人作为“城歌”,就像狮子山一样,成为香港人记忆中岿然而立的丰碑之作。

在《青蛇》里,他借人鬼情,写人间爱。

一句“留人间多少爱,迎浮生千重变,跟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道出以情渡红尘,不负韶光不负卿的坦荡衷肠。

黄霑写过很多情歌,他最偏爱的是《世间始终你好》,这首歌是当年《射雕英雄传之华山论剑》的主题曲。

“年轻的时候,我们翻遍席慕蓉,三毛和聂鲁达,只为寻找一句可以充分表达的情话。后来才发现什么高深的情话都不如——世间始终你好”。

那个“你”是谁呢?他有生之年,经历了两次婚姻,三段感情。

当年爱上红粉知己,才貌双全的女作家林燕妮,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妻子离婚,后与林燕妮也几度分分合合。

黄霑和林燕妮

但当他多次向林燕妮求婚不成后,便使出狠招:在报纸上登出两人结婚的喜讯,而证婚人是德高望重的金庸。

黄霑跪下向林燕妮求婚,请金庸为证

随后,林燕妮也愤而登出个人声明,指责黄霑的疯狂之举只是其一厢情愿。

两人纠缠15年,最后还是山迢水遥,就此别过。

黄霑后来娶了小他17岁的平凡妻,老夫少妻,也能相濡以沫。

所以,惊心动魄过后,他归于细水长流。

才子再豪情万千,老了,病了时也与常人的需求毫无二致。

从千夫所指的负心汉,到梦阑酒醒的倦归人。

爱过,恨过,荒唐过,狼狈过,但唯有他能说出:“无论我有百般对或者千般错,全心去承受结果面对世界一切”。

黄霑洒脱奔放,性格直率,口无遮拦,曾受其批评的人不胜枚举。

刘德华写的歌也曾被他骂“又臭又烂”,但刘天王知耻后勇,三年后写词水平精进,一首《冰雨》又让黄霑转而赞赏。

即便是面对有几十年交情的金庸,黄霑也曾因政见不同而不惜与老友闹翻。

他曾坦言:“我这个人不谦虚,不过我有一点比别人强,我是比较真的一个人,有时候会得罪人,有时候令人家很恨,但我还是保留这个。”

他不会巧言令色,不屑八面玲珑,靠得一口真气,拳头上立人,胳膊上走马。

虽说黄霑骂遍华语乐坛,却独宠张国荣,在他眼里,张国荣就是“翩翩俗世佳公子”。

在主持《今夜不设防》时,公开赞他“眉目如画”,还说“靓仔到极,我是偏心靓人”。

张国荣和黄霑

张国荣面对黄霑的热情,亦欣然纳之。

在他眼里,黄霑豪爽义气、爱恨分明,有时“不疯魔不成活”,就像金庸笔下那个童心未泯、天性纯良的“老顽童”。

1980年代开始,他便认为粤语歌的写作水准江河日下,并为此愤愤不平:

“我现在有得写就写下去,拼了命写,写到没人听,写到没人要,写到死。”并让人刻了一个印———“不信人间尽耳聋”。

写《沧海一声笑》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当年,黄霑为徐克的电影《笑傲江湖》谱曲,六易其稿,徐克都不满意。

一筹莫展时他翻阅古书《乐志》,看到一句话,“大乐必易”。

于是茅塞顿开,将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反其道而用,钢琴一试,声音婉转,又气盖云天,境界全出。

他说自己是“老头的脑袋,少年的心,更老的身体......别看我整天嘻嘻哈哈,心里面还是很沧桑,很悲凉,很沉郁”。

当年苏轼被贬黄州,数游赤壁,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曾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回望自己一生沉浮,于是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慨。

想人事变幻,盖古今一同,半世辗转,辉煌时万众拥戴,落魄时也曾想过跳楼了之,但谁让他是黄霑呢?

清风笑,惹寂寥,最后,莫过一壶浊酒慰平生。

所以,嗟叹过,大醉过,醒来后“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58岁时他又回到港大攻读博士学位, 他把毕生对音乐的研究,写成15万字的论文,讨论流行音乐和社会的关系。

论文一写经年,一句一字,皆心血凝聚。

结果论文交到香港大学之后,无人敢申,他是香港音乐的大师,论资历和功力,哪个敢去评判!

一览众山小,站于峰巅者最是寂寞。

2001年黄霑患癌后,仍坚持完成博士课程。

数度化疗,头发掉光,然后邀请了麦嘉、罗家英做了一个新节目:三个光头佬。

黄霑患上癌症后化疗脱发,与麦嘉、罗家英共同主持一档节目,取名《三个光头佬》

在黄霑去世的追悼会上,《楚留香》的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单曲循环:“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飘我影踪……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不必相送,不必相送,自此后,千山我独行;自此后,缥缈孤鸿影。

黄霑去世后一年,TVB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的荣誉大奖授予已故的他。

他在《问我》中曾写道:

问我欢呼声有几多,

问我悲哭声有几多,

我如何能够一一去数清楚?

问我点解会高兴,

究竟点解会苦楚?

我笑住回答:讲一声 我系我

愿我一生去到终结

无论历尽几许风波

我仍然能够讲一声 :我系我!

才子之名,君子之风,赤子之心,尽抒于他的锦绣词曲里,天地纵横任我游的壮怀激烈中,和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大写意人生里。

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业已消失的时代。

自他去后,再无一人能慰藉香港乐坛的寥落。


相关:

博士学历、无业,对偷电动车“上瘾”看到没上锁的电动车就想偷,这次偷车还“上瘾”的还是一位高学历博士……8月20日7时许济南一居民报警称其绿黑色的电动车在居住小区附近被盗警方发现嫌疑人此前还偷了一辆带牌照的黄色电动车在一天中作案两起!极为..

载誉归来,张伯礼获奖后第一天按时出诊9日上午,连夜回津的“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来到天津中医一附院国医堂按时出诊。身穿白大褂的他,一如往常步履矫健、面带微笑地走向诊室。与张伯礼院士的淡..

上一篇: 摩根大通分析师预测:台积电将提前获英特尔大单
下一篇: 珠海一酒店附近发生爆炸,伤亡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