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湖南瑶乡“张震讲鬼故事 文化守护人” 坚守27年自编瑶学教材


更新日期:2017-03-30 12:02:50来源:网络点击:707913

华夏经纬网 2017-03-30 08:38:40

每次有客人到访,盘琼玉老师总是喜欢教几句“瑶话”。鲁毅 摄

每次有客人到访,盘琼玉老师总是喜欢教几句“瑶话”。鲁毅 摄

中新网桂阳3月29日电 题:湖南瑶乡“文化守护人”坚守27年自编瑶学教材

作者 鲁毅 邓欢

“咱们瑶乡很缺老师,瑶族文化也需要有人来传承。”1990年初,在父亲的期盼下,已是深圳某印刷企业高管的盘琼玉,毅然辞去众人羡慕的工作,回到“找个邻居都要走上好几公里”的家乡湖南桂阳县华山瑶族乡。

盘琼玉从此由大都市的精英变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在这里,她一边教书育人,一边收集、记录、传承瑶族文化。“我这一拿起,就放不下了。”盘琼玉也没想到她会坚持27年。

华山瑶族乡原是湖南省桂阳县最偏远的民族乡,现已并入塘市镇划为华山片。“多读书,走出大山”至今仍是当地大多数孩子和家庭的共同梦想。盘琼玉1970年出生在这里的一个教师家庭,是当地走出去的第一个女大学生。

回乡,对于怀揣梦想的盘琼玉来说并不容易。“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走出去,我们这里当时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还大有人在。好不容易走出大山,现在又要回到这里,这让我几夜几夜的睡不着,挣扎了许久。”但是她最终选择了回归。“家乡的山路太长,山里人太穷,知识才能改变瑶乡人的命运。我是瑶乡后代,应该尽一份力让更多瑶乡孩子有机会走出去。”

华山瑶族中心学校里,瑶歌传承基地的牌匾挂在教学楼的门口。 鲁毅 摄

华山瑶族中心学校里,瑶歌传承基地的牌匾挂在教学楼的门口。 鲁毅 摄

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课本,盘琼玉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简陋的校舍、微薄的收入没有让她犯难,小部分刚入校的瑶族学生听不懂汉语让她很着急,她常常要给外地来这里工作的新老师和不懂汉语的瑶族学生当“翻译”。

由于瑶语历代口口相传没有文字,盘琼玉于是有了编辑一本瑶语教材的想法。教课之外,她就到村里去找老人聊天,收集、记录、整理瑶族词汇、歌曲,并到广西、云南培训,向高校老师求教。经过多年积累,她终于与另两位年长的瑶族老师一起编集了一本瑶语教材。2011年经当地教育部门批准,这本教材作为本土课程进入她所在的华山瑶族中心学校课堂。

翻开《瑶语教材》,声母、音调、词汇、句子、课文、歌曲学习都进行了详细分类标注。每周,这所小学都会开设瑶语、瑶歌课程。该校校长曹绍礼说,“瑶语教材不仅帮助瑶族学生掌握瑶语、汉语,还能将瑶族文化传承下去。”

盘琼玉从最初当初中老师,后来由于初中撤并他乡,她就留在了当地的华山小学。虽然有好几次机会可以调离华山,甚至可以辞职跟随丈夫在大城市做富太太,但盘琼玉就是放不下瑶乡的文化教育和传承。因为她对瑶乡的坚守,多年的两地分居让她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作为多年的同事,曹绍礼见证了盘琼玉无数次在个人前途、家庭与瑶乡文化教育和传承之间的艰难取舍。“盘老师作为一个女人,她的坚定、执着令我敬佩,她的甘于清贫寂寞很少有人做得到。”

谈及婚姻,盘琼玉淡淡地说,她做的事情都是甘愿,夫妻若志不同道不合不能强求,唯一对不住的是儿子。回想起儿子小时候没人照顾只好跟着她上课堂,多少次在讲台下睡着了当妈的她都不知道,盘琼玉就禁不住热泪盈眶。

盘琼玉多年的耕耘,也有了收获。除了《瑶语教材》,她目前还收集并记录了1000多首瑶歌。2012年,华山瑶族中心学校成为桂阳县瑶歌传承基地,2015年又成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校。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盘琼玉,关注她守护的瑶文化,但她目前还没有迎来志同道合的“守护人”。

“若不是真爱谁能沉下心来守护?”盘琼玉担心自己的脚步太慢,“我收集、记录的瑶族文化还很有限,现在50岁以下的很少有人会唱一首完整瑶歌,许多人开始忘记瑶语,很多习俗、技艺正在快速消失,真希望我的时间更多一些、脚步再快一点。”(完)


相关:

迷信?大S欲复出拍惊悚片 汪小菲以生孩子话题阻止汪小菲李静同时现身凤凰网娱乐讯(采写/小南) 3月29日,由汪小菲和主持人李静联合投资的营养品牌在京召开诞生礼,两人亲自到场站台讲述品牌创立始末,原定计划出席的神秘嘉宾大S因女儿感冒未现身,不过汪小菲母..

美智库解析中国东部战区部署 是战争重要角色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的最新一期《中国简报》中的一篇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东部战区”。这篇文章认为,中国东部是上世纪80年代才再次成为中国重点战略方向的,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其地位不断提高。如果中国与其他国..

上一篇: 香港“占中”9人被控妨扰罪获保释 案件5月再讯
下一篇: 深圳文交所“文化四板”挂牌企业近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