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干祖望 上映 揭秘文物修复师背后的故事(图)


更新日期:2016-12-19 14:07:27来源:网络点击:658326

华夏经纬网 2016-12-19 13:17:15

【文艺星青年按】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一部讲述一群“隐居”在故宫高墙内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大师的纪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今天登陆全国银幕。清新干净的画面,舒缓自然的叙事节奏,赋予了这部小成本电影宁静内敛的气质,并再次向“工匠精神”致敬。片中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视觉特效,亦没有什么大牌“小鲜肉”站台助阵,简单的推拉摇移拍摄手法,展现了这群低调而又非凡的修复师……说他们平凡,因为他们和普通上班族没什么两样,每天像我们一样都要奔波在车水马龙的北京城;说他们非凡,因为他们的双手可以让残破损毁的文物重新焕发生机,让人们跨越时空的长河,通过文物触碰先人的历史。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幕后,一起去了解这群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与修身哲学。

拍摄背后的故事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萧寒带领他的团队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做了十万字的调研,在超过100多个小时的素材中精挑细选,最终剪辑成如今公映的86分钟电影。

电影版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容量虽然没有纪录片版的容量大,但在整体感官上却更具有情绪与情感的连贯性,老一辈文物修复师的“匠人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状态,年轻一代的文艺修复接班人的执着与对理想的追求,成为了整部电影最真实、最动人的篇章。

该片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担任电影版剪辑导演的人是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的“御用剪辑师”廖庆松,侯导大部分电影的剪辑几乎都由他包办,清新明快是他的一贯风格。

电影的配乐也非常用心,邀请了盲人钢琴家黄裕翔参与演奏,年轻音乐人刘胡轶参与编曲,演唱由创作歌手陈粒完成。


相关:

会员特价 华硕B150M-PLUS京东569元华硕B150M-PLUS是一款基于Intel B150芯片组设计的主板,采用M-ATX小板型,有着六相数字供电设计,并且融合了5重防护II代功能,提供对DDR4内存以及英特尔酷睿第六代处理器的支持,自带美声大师。目前这款主板京东..

中将:2020年前后或爆发战争 大陆一举统一台湾环球时报2017年会12月17日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如期举行。作为环球时报年度重磅大戏,本届年会共邀请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和舆论界的百余位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出席。与会嘉宾将围绕“世界深陷困窘,中国加快转型..

上一篇: 社科院蓝皮书:2017年养老金等增量资金望驰援A股
下一篇: 军官制度体系重塑!军队将建立军衔主导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