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五一出山西运城天气 行如何辨别“消费陷阱”?避坑指南来了


更新日期:2024-05-01 22:42:43来源:网络点击:2005775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假期期间,不少商家会开展各种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其中难免鱼龙混杂,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审慎选择、理性消费,避免落入各种消费陷阱。

  购物充值要警惕

  中消协提示:

  在购买商品前,消费者应当先评估自身的消费能力,然后货比三家择优选购,面对商家的促销和宣传不要冲动,多关注商品的品质;

  同时秉持绿色消费的理念,主动选择包装简约、质量过硬的商品,抵制过度包装的商品;

  对于需要购卡充值的预付消费,消费者务必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退费、违约等事项,避免一次性充值过大金额;

  不要听信自称中消协帮忙办理退款、退费的电话、短信和平台传闻,中消协已在声明中多次强调此系不法分子冒充,而且正规退费流程一般会以原路返还的形式返还本人缴费账号,凡是退款时要求额外支付费用的,都是诈骗。

  警惕“低价游”陷阱

  浙江省消保委也发出“五一”假期消费提示,警惕“低价游”陷阱。

  浙江省消保委表示,部分旅行团以“免费游”“低价游”“康养旅游”等为幌子诱导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参团,实则在旅游过程中推销保健、理财产品,强制安排购物,增加付费项目,甚至以旅游为名实施非法集资行为

  浙江省消保委提示,消费者跟团旅游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注意查看旅行社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认证,了解导游的资质和经验,警惕“低价游”陷阱。要和旅行社签订正式的旅游合同,认真阅读合同条款,明确行程安排、游览项目、食宿标准、旅游费用、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办法等内容。

  “五一”假期部分电商平台推出线上促销活动,了解清楚商品详情、优惠实现条件、发货时间等信息后再下单。要注重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不通过私下渠道付款,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扫描二维码,不加入陌生群聊。(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张子怡】

相关:

联合国:对美国采取高压手段驱散抗议活动表示关切参考消息网4月30日报道 据法新社4月30日报道,联合国30日对美国在大学校园采取高压手段驱散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的做法表示关切。据报道,美国警方29日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与抗议者发生冲突,包括使用胡椒喷雾..

长篇报告文学《领潮》聚焦鲁冠球书写精神成长史  中新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日前推出人物传记作品《领潮:鲁冠球传》。该书聚焦鲁冠球的成长发展史——他将7名职工、4000元家当起步的乡村铁匠铺,发展成汽车零部件和清洁能源产业..

上一篇: 迎接最火“五一” 小县城开启“宠客”模式
下一篇: (走进中国乡村)年轻创业者带来新理念 古村落激活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