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这些少年心碎的图片 ,也太厉害了!


更新日期:2023-06-29 00:39:03来源:网络点击:1980931

  日前,31个省区市高考分数线已全部公布,考生们陆续进入志愿填报环节。

  高考期间,有一群特殊的考生,他们用坚强的毅力和远超常人的付出,书写了一张张闪亮的青春答卷。他们或许看不见,或许肢体残缺……但在追梦的路上,他们同样自强不息、全力以赴。

  01

  “只要心向阳光,就充满希望”

  刚上初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降临在江苏少年董亦超身上。他突感手脚无力,摔倒在地,后被诊断为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征,脖子以下无法动弹。

  医生曾断言,董亦超将在病床上度过余生,但病魔并没有击垮这个顽强的少年。休学三年后,他重返课堂。

  多年来,母亲顾卫华风雨无阻地推着轮椅,接送董亦超上下学。由于饱受疾病困扰,董亦超只能靠两根手指写字。尽管身体承受着病痛,但他从未停止过学习。

  董亦超表示,将结合自身情况去挑选一个理想的大学。

  “只要心向阳光,就充满希望。不管最终填报什么专业,到了大学以后还是不能放松学习,要学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02

  “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

  我都不会停下脚步”

  马奕菲两岁时因眼疾双目失明。后来,父母将她送到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文化课之外,马奕菲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音乐。5岁学习钢琴、9岁接触小提琴、12岁学作曲……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随着演奏水平日臻成熟,马奕菲开始参加音乐演出。2022年,在北京冬残奥会的闭幕式上,马奕菲从容登台,一曲悠扬婉转的《雪花》从她的指尖流出,主火炬随之缓缓熄灭。“全世界观众都看到了我的表演,我从心底里自豪。”

  日前,宁夏高考分数出炉,据马奕菲的母亲说,马奕菲的分数稍有遗憾,但她是艺术类考生,此前在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专业课考试中获得了广东省外生源第一名的好成绩。此次,马奕菲文化课成绩远远超出了该校往年的录取分数。

  未来,马奕菲想从事与作曲相关的工作,“作曲可以创造美,可以表达我的心情,把积极阳光的东西传递给更多人。”

  “我已经努力了那么久,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我都不会停下脚步。”

  03

  “我想通过努力改变未来”

  吴浩冉来自安徽,9岁时突发脑溢血。经历三次开颅手术,他的身体也留下了后遗症,无法自主行走。吴浩冉没有认输,在康复医院疗养半年后重新回到学校。

  吴浩冉平时坐轮椅上下学,到学校后将轮椅放在教学楼一楼,自己拄着拐杖或扶着楼梯扶手上楼。老师和同学想给他一些特殊照顾,都被婉言拒绝:“我不需要,我自己能够完成”。

  得知今年的高考成绩,吴浩冉说,虽然没达到自己的要求,但他可以选择一个好一些的二本院校。

  “未来路还很长,我想我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未来,而不是改变过去。”

  04

  “我的梦想是成为特教老师

  带给更多盲人孩子希望”

  安徽考生郁晓楠今年18岁,就读于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因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她几近失明。

  在校期间,郁晓楠学习了中医推拿,即使不参加高考,毕业后也能找到一份工作。然而,她仍然选择参加高考。

  郁晓楠努力提高文化课成绩,看不清书本的她靠着不断地听课程资料来巩固知识。在今年的高考中,郁晓楠虽未达到理想成绩,但她说这已经超过预期分数,会继续加油明年再考。

  “我的梦想是成为南京特殊教育学院的一名学生,以后能成为一名特教老师,带给更多的盲人孩子梦想和希望。”

  愿逆风飞翔的你们

  在未来的追梦路上一切顺利!

  总台记者丨唐高林 景明

  素材综合自紫牛新闻、合肥日报、霍邱发布等 【编辑:钱姣姣】

相关:

全国主流媒体青海海东行:探访该省最大民间博物馆  中新网青海民和6月28日电 (张海雯薛蒂)27日,参加全国主流媒体青海海东行暨“乡村振兴看海东”采访活动的媒体记者走进青海省最大民间博物馆——青海永录民俗博物馆参观采访。 图为青海永录民俗博物馆内珍..

民族史诗电影《过山榜》在北京首映   光明网讯 由上海电影 (集团) 有限公司、苏宁环球传媒有限公司、上海亚太影视公司等联合制作的大型民族史诗电影《过山榜》26日在北京市英嘉国际影城举办首映礼献映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

上一篇: 学者、学校聚焦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 呼吁家校共育
下一篇: 内蒙古启动2023“健康心”先心病患儿救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