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内蒙古科新能源股 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候鸟繁殖高峰


更新日期:2023-06-28 10:03:22来源:网络点击:1980287

  中新网兴安盟6月26日电 (张玮 董玉兰)26日,记者从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近期该保护区迎来候鸟繁殖高峰。

图为晚霞中的百鸟乐园。 梁永峰 摄

  天蓝湖清,芦苇荡荡,百鸟争鸣。风头鸊鷉正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宝宝们在湖面潜水取食、嬉戏;湖边草原深处的人工招引巢旁,一对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飞来飞去,为茁壮成长的三只鹳宝宝寻找食物;湿地内,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也在为它们的孩子捕食……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杨福生说:“当前正是候鸟繁殖的高峰期,今年共有50多种候鸟在科尔沁保护区繁殖,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丹顶鹤,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以及白骨顶和凤头鸊鷉的数量比较多。”

图为红头潜鸭在湖中休憩觅食。 梁永峰 摄 图为红头潜鸭在湖中休憩觅食。 梁永峰 摄

  “预计这些候鸟在科尔沁保护区继续停留3至4个月,等到幼雏长大后南迁。”杨福生说。

  近年来,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修复工作,目前湿地面积达到18000公顷,水域面积达4000公顷,为候鸟栖息和繁衍提供了丰足的条件。

  同时,管理局依据东方白鹳的生活习性在保护区内搭建13处人工招引巢,去年成功引来一对东方白鹳筑巢繁殖两只幼鸟,今年又有3对东方白鹳在这里筑巢繁殖10只幼鸟。

图为白骨顶正带着出生不久的“小精灵”在湖中游弋。 梁永峰 摄 图为白骨顶正带着出生不久的“小精灵”在湖中游弋。 梁永峰 摄

  每到候鸟繁殖季节,保护区管理局便通过视频监控、人工巡逻等多种方式,对野生动物进行管理,在重点区域、重点鸟类繁殖地段派专人进行看护。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官方表示,原来该保护区只是候鸟南迁北徙路上的“中转站”,如今已成为其繁育后代的“天堂”,候鸟从最初的“过客”变成现在营巢育雏、生儿育女的“常客”,且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完)

【编辑:曹淼欣】

相关:

高考志愿怎么报?多所知名院校录取参考线来了高考成绩23日已出我的分数能上哪所学校可能是考生目前最关心的事国内多所知名大学招生计划、录取参照线来了你的分数够上哪所大学呢?一起来看看~省内大学南昌大学文科3656名以内理科16661名以内都可以考虑填报江西..

点不起外卖的上班族,正在占领老年食堂长久以来,没地儿吃饭已经成了大城市的原罪。虽然餐馆遍地都是,但动辄3、40元的客单价和良莠不齐的卫生条件,让无数没时间做饭的打工人,困在了吃饭糊弄学的认命里。而最近,一则新闻又揭开了大家的旧伤疤。一位..

上一篇: 演绎“中国的浪漫” 西湖“卖花姑娘”走红
下一篇: 沪港“同心同行创未来”夏令营在上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