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国病理医师年会徐州沛县天气 重庆举行 院士专家交流病理研究新进展


更新日期:2023-05-15 17:52:33来源:网络点击:1978557

  中新网重庆5月13日电 (梁钦卿)第十六届中国病理医师年会13日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开幕,来自病理学领域的60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分子病理进展、肿瘤研究、专科病理诊断、住院医师培养等领域,交流前沿新进展,探讨研究新思路。

  本次年会聚焦病理学学科当前任务和建设问题,邀请多位院士专家共同探讨病理学科的继承与发展,以及数字化病理科建设的瓶颈问题,分享临床病理科住培基地建设和考核体系的经验,并探索病理专科培训的可行性。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卞修武在大会上致辞。 活动主办方供图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卞修武在大会上致辞。 活动主办方供图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不论在教学、临床、科研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重庆市医师协会荣誉会长赵兴吉说,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治的基础,是精准医学的基石,没有准确的病理诊断就没有精准合理的治疗,在临床医疗上,病理诊断成为临床最后诊断的“金标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卞修武在致辞中称,重庆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下,以病理研究、智慧诊断和国际会诊为特色和主攻方向的金凤实验室已初显规模。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主任张学敏做主旨演讲。 活动主办方供图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主任张学敏做主旨演讲。 活动主办方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主任张学敏称,“生物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以数字化呈现或评价机体免疫状态的可能性。”他带领的研究团队有一个重要科研进展,就是发现了生物钟的“有形”指针,可用于节律调整和时差调节。

  他表示,关于免疫力可视化技术,如今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未来仍需进行生物医学、生物高技术、人工智能、计算科学、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协作,在重大疾病预警、免疫年龄监测、精准医疗指导等方面带来突破。(完)

【编辑:叶攀】

相关:

机械纳米手术或改善脑癌治疗 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和多伦多大学科学家联合开发了一种称为机械纳米手术的治疗肿瘤细胞的新方法,即使是对侵袭性、化疗耐药癌症也有效。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   胶质母细..

人体组织基因突变图谱绘成 有助更好诊疗相关遗传病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研究人员创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健康人体组织合子(两个配子遗传物质融合在一起)后基因组突变图谱,此项科学进展可为诊断和治疗遗传病开辟新途径。而就组织数量和采样的捐赠者数量而..

上一篇: 今年北京共安排34项立法项目 加强涉外领域、重点领域立法
下一篇: 如何预防“雄秃”?专家: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