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朝勒门旋风加速器ios 格日勒:戈壁深处的三代护边“传承者”


更新日期:2023-04-20 15:30:40来源:网络点击:1978252

  中新网阿拉善4月18日电 题:朝勒门格日勒:戈壁深处的三代护边“传承者”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奶奶护边,父母护边,我也想继承家族三代的护边传统,为边境稳定贡献绵薄之力。”在苍茫的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边境线上,牧民朝勒门格日勒一家三代用39年的坚守,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护边路。

  39年的传承

  阿拉善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贺兰山西麓,隶属于阿拉善盟。

  在阿拉善的广袤戈壁大漠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是牧民,也是居边护边的重要力量,配合边境管理部门管边控边、守边护边。

图为朝勒门格日勒骑摩托车巡边。 阿拉善左旗宣传部供图 图为朝勒门格日勒骑摩托车巡边。 阿拉善左旗宣传部供图

  乌力吉苏木(苏木相当于乡镇)北与蒙古国交界,是阿拉善左旗唯一的边境苏木,边境线长188.68公里,距离阿拉善左旗政府所在地超过400公里。

  这里地广人稀、环境恶劣,常年干旱少雨,风沙肆虐,边境线一带放眼望去只有连绵起伏的沙丘、戈壁和偶尔出现的骆驼。

  1984年,15岁的朝勒门格日勒跟随父母和奶奶,来到乌力吉苏木温都尔毛道嘎查定居生活,至今驻守中蒙边境线39年。

  朝勒门格日勒从小就记得,不管严寒酷暑、风吹雨打,奶奶和父母总是定期沿着边境线巡逻,坚定地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把青春和热血奉献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

  迎着朝阳出发、伴着夕阳回家。39年来,朝勒门格日勒一家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每一寸土地,对边境线上的每一条小道、每一块石头都熟记在心。

  40公里的重复

  从朝勒门格日勒家到边境线有11公里的距离,而他巡逻的边境线长40公里。他告诉记者,刚开始巡逻时,都没有路,黄沙漫天时,只能靠骆驼回家。

图为民警和护边员联合巡逻。 齐德勒图 摄 图为民警和护边员联合巡逻。 齐德勒图 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条路走得多了,也就自然形成了一条巡逻之路。”朝勒门格日勒说。

  大漠深处的夏季酷热难耐,最高气温达56℃,地表温度超过70℃。到了冬季,这里又奇寒无比,最低气温-42℃,最大风力超过12级。

  “以前骑骆驼巡边时,我也摔下来受过伤,现在开车巡边,抛锚的现象也经常发生。”但肩扛光荣的戍边责任,无论环境多恶劣、条件多艰苦,朝勒门格日勒依旧风雨无阻。

  “首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带动周边的牧民加入进来,为下一代做好表率,共同担负起肩上的责任。”朝勒门格日勒说。

  在巡逻的途中,为了能看到更远的地方,确保没有异常发生,朝勒门格日勒都会爬上巡逻线途中最高的山坡上,拿着望远镜眺望,观察有没有骆驼跨越边境等异常情况。

  “这座山坡我已经爬了无数次,我对这座山有深深的敬意,这是我的守护山。”朝勒门格日勒说。

  一辈子的坚守

  以前发现异常情况,朝勒门格日勒要骑摩托车跑几十公里才能到派出所报告,现在可以通过基层治理网格通软件,或通过电话实施汇报各种情况。

  “边境管理部门还给我们配备了山地摩托车,望远镜、爆闪灯、高清电视显示屏等装备,安装了定点监控,这样极大地方便我们开展工作,我们的护边条件越来越好。”朝勒门格日勒说。

图为民警和护边员联合巡逻。 齐德勒图 摄 图为民警和护边员联合巡逻。 齐德勒图 摄

  朝勒门格日勒一家三代数十年的护边生活,家成了边防哨所,人成了护边哨兵。常年在边境一线守护,朝勒门格日勒对这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在朝勒门格日勒看来,守护边境线不是一件易事,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护边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边疆和平,哪有我们牧民的幸福生活。”

图为民警和护边员联合巡逻。 齐德勒图 摄 图为民警和护边员联合巡逻。 齐德勒图 摄

  “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我老得动不了的那天,我会像父亲一样,把护边的任务传承下去。”(完)

【编辑:张子怡】

相关:

百年燃油车 三月入寒冬采写/马如流降价潮席卷燃油车市场,绷不住的车企们史无前例地出现了踩踏式甩货。这一波的源头要从东风雪铁龙说起,3月6日,东风雪铁龙旗下部分车型在湖北展开史无前例的降价大促销,C级车雪铁龙C6降价后只需要12..

为了对抗世界末日,他造出了ChatGPT退学创业,但不是你想的那样。撰文 | 陈劲松《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无论山姆·奥特曼走到哪里,总是随身背着一个蓝色背包。在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里,这个战术背包相当于美国总统便携的核武器发射指令装置,可以..

上一篇: 【寻味中华|饮食】北方春味近 闲烹泰山茶
下一篇: 第二届中国山海摄影大展征稿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