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院士jquery教程 专家南京共话基础设施的智慧建造和运维


更新日期:2022-11-20 14:10:40来源:网络点击:1949641

  中新网南京11月20日电 (徐珊珊)18日至20日,第三届全国基础设施智慧建造与运维学术论坛在南京召开,多名院士、专家学者瞄准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趋势,线上、线下共话基础设施建造与运维的最新研究成果、关键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造水平不断增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基础设施建造与运维正处在产业现代化、信息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拿高铁为例,更智能、更智慧,是人们对高铁的期望,是中国高铁创新发展的既定方向和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卢春房表示,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智能化、智慧化的新需求,这其中包括了智能建造、智能装备和智能运维,涉及到AI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北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这些技术在高铁上都有应用。

  “北斗+5G”如何赋能新型基础设施智慧建造和运维?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介绍,“5G+北斗”是一种赋能技术,通过在基础设施智慧建造和运维的融合,赋予此领域精准时空位置的新功能,北斗与5G融合就是引领新基建最佳的解决之道。

  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李明安看来,中国基础设施智慧建造与运维的发展,关键是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等深度融合,增强高水平交叉前沿性研究能力,支持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

  “如何运用新技术让土木工程建造和运营维护更加智慧化,这是这次大会的重要议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建告诉记者,在基础设施建造过程中,如何判断实际尺寸和设计图纸是否存在误差?以往只能通过人工测量,费时费力。但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可以利用光学相机、激光点云数据、深度学习算法等进行自动化尺寸测量。

  据了解,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铁道学会等10个学会与东南大学联合作为主办单位,全国基础设施智慧建造与运维学术论坛跨越土木建筑、公路铁路、城市规划、测量测绘、电子电气等多学科,通过产教融合,助力新基建创新发展。(完) 【编辑:李岩】

相关:

“逆行者”甘宇和罗永震后首次相见:我们都很幸运新京报讯(记者 吴采倩 许研敏 李相蓉)11月18日,甘宇见到了“生死之交”罗永,距离上次震后逃生路上的匆匆分别已经过去了72天。两人拥抱了一下。“这是我俩在地震后,第一次见面。”罗永即将参加新京报等机构..

彭丽媛参观甘拉雅尼音乐学院新华社曼谷11月19日电(记者杨依军 陈家宝)当地时间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泰国总理夫人娜拉蓬陪同下参观甘拉雅尼音乐学院。当地时间11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泰国总理夫人娜拉蓬..

上一篇: 未落实扫码核验 杭州一酒店前台负责人被行拘
下一篇: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深入重点林区开展可燃物踏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