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但闻人语响 中国这十年·斯人)施一公的“马拉松”


更新日期:2022-09-14 17:11:45来源:网络点击:1926325

  中新社杭州9月14日电 题:施一公的“马拉松”

  作者 严格 童笑雨

  “创办西湖大学是这十年里我最骄傲的事。”马拉松爱好者、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最近,西湖大学“人气”有点旺。

  7月底,西湖大学迎来首批60名本科生;8月底,352名“西湖六期”博士生入读西湖大学,总人数是“西湖一期”的18.5倍。

  2008年,已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的施一公放弃优渥待遇,选择回国。彼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尚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也不能满足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对尖端科技的需求。

  “中国人从‘1到100’很厉害,但是从‘0到1’,还相对薄弱。”抱着这样的想法,施一公开始了他的“马拉松”。经过艰苦筹备,2018年,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应运而生。

  施一公为西湖大学花精力最多的就是人才引进。西湖大学坚持国际标准,在同等学术水平条件下优先聘任年轻人;学校实行年薪制,每位博士生导师的工资都由西湖大学发放,不允许因为企业合作或参与了国家项目而多拿一分钱。

  如今,在西湖大学操场、图书馆与你不期而遇的,可能是某个世界知名的学术“大咖”;校园里,年轻的助理教授与讲席教授争论,说“你是错的”,是常态。

  目前,西湖大学已引进近200位世界一流科学家担任博士生导师,其中90%以上来自海外。

  施一公说,很多人才是自己“找上门”的,因为这里的科研环境有巨大吸引力:不以论文发表数、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等作为学术判断的重要指标;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不被资历、“帽子”等概念捆绑,鼓励与学术权威“唱反调”。

  2021年,该校博士生导师吴建平带领团队破解“精子阳离子通道体”这一世界级难题,被誉为生殖医学领域过去10年至20年最重大的基础研究突破之一;

  今年,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蔡尚团队首次证实乳腺癌组织中存在胞内菌,并揭示它们在肿瘤转移定植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一系列突破,让年轻的西湖大学在世界上崭露头角。

  作为科学家,施一公坦言,当下中国的科研环境、水平和2008年相比,变化翻天覆地。

  他回忆,刚回国时,中国很多领域的科研设施严重落后,甚至没有足够强大的同步辐射光源,团队每年要去日本若干次采集数据。

  2010年后,上海有了同步辐射设备,这从侧面反映出国家科研基础和研究水平的提升。

  过去,媒体报道科学家归国总会提到“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因为彼时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差距巨大。但近年来,中国高校无论是研究设备还是个人待遇,开始具备国际竞争力。

  更可喜的是,中国科研人才布局更丰满、更有层次、有梯队。10年前施一公培养的博士生,如今已在各高校中担纲。

  施一公喜欢跑步,学生时代便练习长跑,2020年跑了人生第一个全马。他期待下一个十年,和学校、和中国一起向前跑。(完) 【编辑:唐炜妮】

相关:

三星S25渲染图曝光?或取消实体按键 四曲面屏设计【手机中国新闻】曾几何时,手机圈曾热衷于研发无实体键手机。通过隐藏式压感按键以及人脸识别等技术来代替实体键,保证手机的一体式设计。虽然也有不少手机厂商研发出了取消部分实体按键的机型,但是由于无实体按..

iPhone 14/14 Plus过时?苹果代码承认是上一代产品【手机中国新闻】和以往不同,今年iPhone 14系列迎来了巨大的改变。Pro系列万年不变的刘海屏变为了挖孔屏设计,并玩出了“灵动岛”花样,祖传的1200万像素也升级为了4800万。新机变革可谓是“史诗级”的。不过,i..

上一篇: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扎根老区沃土 产业越“赣”越好
下一篇: 北京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