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甘肃平川易地搬爱转角歌词 迁探新路 “一户一田”助农安居又乐业


更新日期:2020-09-11 13:40:45来源:网络点击:1661136

  中新网甘肃平川9月11日电 (记者 刘玉桃)“过上好日子了,现在方便多了,可以随时洗澡,上厕所也不用半夜到外面去,尤其夏天蚊子特别多,上厕所像打仗一样。”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卜拉村村民赵明全说。

  今年51岁的赵明全,2018年,花了1万元搬上新楼房。他说,“住了一辈子的土坯房,老房子是40多年前建的土坯房,很破旧,随时都可能倒塌,而且交通也不便利。如今一家人搬进90平米两室两厅房子,冬暖夏凉,宽敞明亮。”

  近年来,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卜拉村把易地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落细落实“五个一批”措施,在“十三五”期间,总投资3845.15万元,共和镇易地扶贫搬迁毛卜拉村安置点建成馨园小区,占地总面积75亩,总建筑面积17883.51平方米,共建设5栋6层177套安置房,其中:安置易地扶贫建档立卡户77户346人,随迁户100户468人。

图为平川区共和镇村民发展花椒产业。 刘玉桃 摄 图为平川区共和镇村民发展花椒产业。 刘玉桃 摄

  为了确保贫困户“搬得出”,平川区因地制宜、科学安置,充分发挥“三支队伍、三支力量”作用,做好贫困群众思想工作。一支力量帮忙搬家,考虑到贫困户家中多数人员老弱,毛卜拉村党员、干部把自家的车辆用上,楼上楼下搬家具;一支力量为搬迁户打扫收拾新房,移民新村环境干净、卫生、整洁;一支力量发展产业,推行“一户一田”,机械化耕作,减轻务农负担,打造全村花椒树、苹果树、大棚西红柿种植,大力发展养殖业,确保搬迁群众收入。

  搬迁以前,赵明全家里有八九亩地,种植玉米、小麦,一年下来,基本没有什么收入。只能到处打工。如今,通过土地置换,将家里土地整合,修建大棚,种植西红柿。“西红柿品质优,销路非常好,一年纯收入三四万元。现在孩子也都大了,外出打工,家里经济上没有什么负担。”赵明全说。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卜拉村支部书记周保平表示,为了让搬迁户“稳得住”,真正安居乐业。村里推进“一户一田”政策,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变,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互换并地,实现范围不变、二轮土地承包权不变、耕地用途不变,整合土地,整片“划分”,方便机械化耕种。有效消除农民的顾虑。为破解土地产出不均衡的问题,村上统筹资金,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肥力,并对田、水、林、路进行集中连片,统一规划。

  周保平说:“这样有效破解农村土地分散化、碎片化、农村发展动力不足难题,有利于机械化耕种、管理,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目前,全村共整合耕地1万余亩,原来的8756块土地已整合为802块,村民每户分配一块土地,引导外出农户就近流转,使单块土地最大面积达到20多亩。同时,由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500亩,实行“确权确股不确地”,确保村民共同收益,人均增收达到1.2万元。村集体经济达到120万元。

  周保平称,为了让搬迁村民切实能就业、有事干,村上还组织有能力、有劳力、有意愿的搬迁户外出务工;协调举办烹饪、挖机、种养植等各类培训班4期,让他们增加就业机会。此外,依托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致富项目,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带贫模式,吸纳搬迁户在合作社务工,确保每户有1个以上增收致富项目。真正做到“搬新家”与“能就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完)

【编辑:黄钰涵】

相关:

香港“黄师”组织发报告抹黑、上反华电台乞美制裁海外网9月10日电 香港大公网11日消息称,近日一份所谓“报告”在香港教育界流传,内容涉及去年“修例风波”及港府处理问题教师,抹黑港府“政治打压”,甚至喊话美国制裁香港。这份“报告”由激进教育团体“进步..

黎巴嫩首都又现大火,五周内被“同个石头绊倒两次”黎巴嫩港区仓库五周内“两次绊倒在同一块石头上”,是这个多灾多难国家总体命运的一个缩影。黎巴嫩首都又现一场大火。当地时间9月10日中午,黎巴嫩贝鲁特港区发生了五周来的第二场大火。第二场大火据黎巴嫩议会工..

上一篇: 内蒙古贫困户张艳:牵着“牛鼻子”过上“牛日子”
下一篇: 山西一医生跪地手术感动网友:这是最适合手术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