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叶问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之子首徒冼国林:重病的香港如何救治?


更新日期:2020-09-01 18:33:47来源:网络点击:1656788

核心提示:

1、香港人要有国民身份认同,在教育思想上要觉得“我是中国人”这个是无可否认的,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恢复中国历史学科。

2、香港人年轻人的竞争力越来越低就是因为习惯依赖政府。港府有责任令香港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有很好的机制,但是最后也要靠自己。

3、曾经听过,有很多暴徒去招揽新人的时候宣称,不用害怕,很多法官都是“自己人”。我听到的时候很震惊,但是这确实是事实。

4、到今时今日,香港的法官仍然戴着假发穿着英式长袍,我们是穿着英国的官服审理着中国的子民,这是一个象征意义,代表着我们司法界二十多年来完全没有去殖民化,仍然保留着很浓厚的殖民地色彩。

凤凰网香港號的观众朋友大家好。在今天节目时间陈笺为大家请到的这位嘉宾非常特别,他是香港的一位网红KOL,他的时论节目从去年10月才开始做,现在在网上已经是有很多的粉丝了。他有多重身份,他是香港的一个武林高人,同时也是上市公司的主席还是电影的投资人。我想我说另一个身份你一定就会了解,他是电影《叶问》的推手,同时也是出品人之一,他就是冼国林,冼师傅。

为港发声不能让下一代继续被荼毒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冼师傅您好。最近您的一本新书,《重病的香港 如何救治?》在香港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且排在销量榜第一,因为这本书也道出了我们很多人的思考和疑问。香港从昨天的辉煌,到今天的失望,香港到底是病在了哪里?您是怎么会想到写这本书的呢?

冼国林:香港其实回归以来23年,其实(大家)都被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的假象蒙蔽了。去年的黑暴事件和前几年的占中事件,其实正暴露了我们香港差不多成为五脏六腑被侵蚀的病人了。见到这种状况,去年我觉得需要为香港发声,不能让我的下一代继续被人荼毒,所以就一直指出香港很多问题。我就把我以前发过的片子截选下来,在书中加上新的资料让人们可以参考。里面已经有所有我对香港的各种病症的解决办法,包括大学、中学、小学的教育,和司法要怎么改良,对一国两制的正确认识,已经全部放在里面了。我期望可以让一些人从书中找到参考,找到怎么医治香港的方法。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冼师傅您是在港英时期成长起来的,但是您也深深知道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其实回归之前,我也看到在香港的很多中国文化传统都是保持得非常的好,比方说中秋节、端午节,还有农历新年,这里都有假期。另外还有一些像赛龙舟,中国武术,各种中国文化传统的东西也都是保存相当的完好,为什么回归已经20多年了,现在反而出现有些人缺乏身份认同感呢?

冼国林:先讲讲我自己,我出身在一个小贩家庭,几个人住一间房,我们那个年代是熬过来的,也没有受政府任何资助。但是当时的教育都做的很好,就算在港英时代,我们都有尊重父母、服从法律这些东西。但是回归以后我们下一代就好幸福,就不需要熬,有任何东西就全部依赖政府,整天觉得就是政府欠他们的,加上回归之后教育问题很大,没了国民教育,没了身份认同,以前我们都有的。

我从港英政府年代走过来,我们尊重法律,但是我们也有中国历史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中国人的身份,但是回归之后居然中国历史是没有了,国民教育也没有了,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漏洞。这可能是前港英时代特别留下来的东西,所谓教育先行,有的人说你想灭亡一个地方先从下一代开始。甚至我们看到大学法律学院里面,我们“一国两制”,“中英联合声明”,都被曲解了。我们都知道中英联合声明,其实是一个历史文件,回归以后就没有价值了。但是我们香港的法律课程里面就讲香港司法制度,说“中英联合声明”是国际条约,这是完全错误的,英国政府是有权干预这一点已经完全错了。你想想各方面渗透教育,令我们香港很危险。

外国势力很会培养人,年轻人很多时候都不知道,令他们觉得什么都是政府欠他的,反政府的情绪很大,这是让我觉得相当危险。另外,其实很多公务员都来自殖民地时代,好多人是有外国护照的。其实他们通常都想退休就去外国居住,心思都不在香港。所以我觉得最重要就是我们要有国民身份认同,在教育思想上要觉得“我是中国人”这个是无可否认的,要让大家正确认识什么叫做“中英联合声明”?什么叫“基本法”?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恢复中国历史学科,这个不可能是没有的,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香港就没有,香港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让人钻空子钻得很厉害。

还要提到一件事情,当时中央政府为了安抚香港人,我们看到“中英联合声明”说香港人高度自治,那好多人就错误地认为高度自治就等于完全自治,被一些人刻意扭曲了。

我们特区的立法会誓词是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这就给别人刻意将香港变成独特地区,“只是效忠香港不是效忠中国”。“我是香港人不等于我是中国人”,这是新一代被误导的年轻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尽管有很多中国文化中秋节等节日,他们也只是把这个当成和圣诞节无异的节日。

另外,我们讲回香港电台,它的约章写得很清楚,目的是要鼓励香港人认同国民身份公民身份,正确认识“一国两制”。我们政府机构香港电台,都完全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反而帮助外人。既然作为香港政府的平台,整天讲反政府的言论,很多人都会相信的,为什么政府资助的电台都是反政府的,都不认为“一国两制”香港人是中国人的话,这种影响是比一般的传播机构更坏影响更深,所以说包括我们的文宣工作都很差。

香港媒体失真源于缺乏底线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也曾经在香港电台工作过,记得当时我们就和内地的媒体有过很多的合作,联合举办财经论坛,大学生普通话辩论赛等等,增进了两地之间的沟通,了解与合作。其实我觉得做媒体也是看个人,以前大家都说香港是媒体人的天堂,推崇新闻自由。但是在追求新闻自由的时候,我们也是有一定的行为准责要遵守。我们知道媒体它是一个公器,公器绝对是不能私用。那么现在我们看到香港的媒体可以说是各有各说,都只表达自己的立场,好像出现了失真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冼国林:其实说到媒体我们就会讲到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但是言论自由也好新闻自由也好,根据国际公约,上面很清楚提到任何言论自由都是有限制的,是不可以影响国家安全,扰乱国家秩序。还有一定不可以诽谤,要报道事实。但是现在因为我们太过尊重所谓的言论自由,很多时候就纵容他们以偏概全,用自己的立场去做事,尽管国际记者协会说报道新闻就是要不偏不倚,但是事实上我们又做到多少呢?我是觉得没有做到。

现在很多报纸都很明显有立场,我们特区政府是有责任,因为它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管束。简单的例子,香港的记者,现在十二岁半就可以拿“记者证”。香港政府要承担责任之余,我们媒体自身的放纵也是重要的因素。网媒的问题是最严重的,理论上它和一个电视台没什么区别,但是网媒不受通讯局管理,就是所谓的“冇王管”(无法无天)。现在只要有一个编辑、一个记者,甚至不是全职也可以做,网媒泛滥不受监管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在。所以我认为政府应该对媒体有一定的规限。像美国,发记者证也都是警察局的部门办理、报馆代申请,就算内地发记者证也是由广电局统一去办理新闻局去控制,这样才是从根本做起。我觉得,言论自由应该要有的,不过要有一个底线,但我们香港是没有底线。

司法危机需警惕 法官不应有政治立场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刚才冼师傅说到香港现在12岁也可以上街做“记者”,好像“冇王管”,很多的规则都已经被打破了。“一国两制”是我们中国首创的,在世界上都没有前车之鉴,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是不是它也应该适当的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呢?

冼国林:现在香港的法治出现非常大的问题。先讲讲判案原则,其实判案原则上疑点利益归于被告是对的,但是一些所谓的细小的疑点是不是归于被告呢?不是这样的。简单来说,现在的法庭很奇怪,自己制造新的法律。比如说拿自卫来说,一般的自卫原则就是当你受到攻击的时候,你作出的反抗、自卫行为这才叫自卫。最近有个法官的判案,有人将攻击性武器放在包里,根据法律藏有攻击性武器已经是犯法了,但是这个法官居然说,他没有把武器拿出来就是没有意图取用,那就不算犯法。第二,就说这个人的目的就是拿来自卫,如果有人打他的时候,他可以拿出来自卫,他连基本的自卫原则都没有的话,自卫应该是别人袭击你的时候你再反抗才叫自卫,如果没有任何袭击就反抗,口中所说的自卫就是一个辩解的理由。香港法庭法官判案件很离谱。

还有一件事情,有证据显示,早上有个警察被人折断手指,这是严重伤人是可以判终生监禁的,控方要求不允许保释。但是这个法官让他保释之外,还减轻了他每周应该去警察局报到的事。但是就在同一天的下午,有个六十五岁的老人家,就因为中学生排队示威很吵闹影响了他,老人家一激动误伤了一个老师,是轻微受伤,但是这个法官就说案情很严重不允许保释。同一个法官面对两个事件,一个是老人家不满意那些黑暴示威者,另外一个是黑暴分子严重伤害警察,但是一个可以保释,另一个不可以保释。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司法缺陷。

我其实提议过建立一个司法监管委员会,还有一个外国也有的叫做量刑标准委员会,英国美国在二十多年前就有的,量刑标准的原理是对每一个罪案罪行拿出一个标准,比如严重罪行导致(监禁)四到六年,法官就算怎么偏袒,都不会少于四年。这个是美国首先实施的,1984年就有了,英国就是在2000年左右才使用。我们香港一直都说自己司法很先进,但是落后了二十几年。

第二,司法独立往往成为法官乱判的保护罩。司法独立在判案过程符合法律原则去判我们就不干预,而很多时候的干预和纠正都被误解了。如果一个公职人员正当执行职务我们是不应该作出不必要和不正确的干预,这才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有公职人员、法官、检控人员或者警察执行职务的时候如果有偏差的话,我们就要纠正他,让他回到正轨。现在司法出现这样严重的偏差,这就是司法危机。司法是香港成为国际中心的基石,但是如果判案不公有政治立场的话,我觉得无论中央还是港澳办还是国家安全公署,都要看一看这些法官有没有政治立场?因为这样对我们的良好市民不公道,也放纵了暴徒。

因为我曾经听过,有很多暴徒去招揽新人的时候宣称,不用害怕,很多法官都是“自己人”。我听到的时候很震惊,但是这确实是事实。最近有个案件是有一拨人偷渡台湾被抓,12人大部分有案底在身,然后担保出去候审,结果这些人居然全部有机会逃走,法官的判决让他们花很少钱就担保出外,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疏漏。

一国两制是我们伟大的领导人邓小平提出来的,我们从1997年就开始用了。但是其实英国在1997年就“抄袭”了我们,把苏格兰划成特区,制定了苏格兰法案让他们有自己的国会。但是别人运行的那么好,别人仍然是效忠国家,我们不是完全没有(效忠国家的人),是有的,但是我们香港因为太多外国势力了,曲解了“一国两制”,比如媒体的公器私用。

其实我们以电影人为例,我们每次拍电影的时候都要把剧本拿去给广电局审批,其实我是赞成这个流程的。为什么呢?它审批了以后就是知道影片是正确的可以播,没有后顾之忧。我们认为广电局有责任让人知道什么是现在需要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这种控制我觉得是没有问题,所以即使很多人说拍电影之前要审批是不对,我却觉得意识形态,如果很多拍三级片或者鼓吹暴力会影响社会。更何况现在传媒整天颠倒是非黑白,政府明明做得好又说它做得不好,或者事情根本不是那样子的却要歪曲了说。举 “违法达义”的例子,什么叫“违法达义”,大学教授都鼓吹人违法那凭什么做法律教授呢!所以我觉得特区政府如果想未来的27年之计,想继续恢复昔日光辉,国安法立法以后,特区政府要严格执行,整顿司法、媒体、文宣、教育还有清除公务员内部毒素,这几个是最重要的。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冼师傅,其实香港的狮子山精神我是非常的崇尚。从您个人来说,您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基层开始做起,做过出租车司机、仓库管理员、辅警等各种不同的工作,那么之后你不断的去进修到海外留学,拿到了会计师资质,同时也拿到了法律文凭,那么如今还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你也是电影界的出品人等等,是一个成功人士了。我自己是一个新香港人,96年来到香港举目无亲,应征考入了一家电视台做新闻主播,进入媒体这个行业一做就是20多年。所以以往我们都会觉得香港是一个只要你个人奋斗,就能够有自己一席之地的公平社会。但近年来为什么年轻人会对于自己的前景觉得那么的渺茫或者是失望,甚至产生仇恨呢?

冼国林:我跟你说,香港就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你可以问下很多省市,中央对香港实在太好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二十多年来,因为上一代已经富足了,现在的家长对孩子也都太好了,同时孩子们也习惯了什么都要问政府。我经常说,你不要问政府为你做了什么,先问自己为政府做到了什么。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觉得我没有楼是政府责任,我没有工作是政府责任,我没什么东西都是政府的责任,这是完完全全错误的。我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问过政府拿过一分一毫,从来没问政府拿过综援或津贴。我自己做过苦力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最初我读书不好,我就马上再努力去读书。这就好比养鱼,是人家直接把鱼给你呢,还是你自己去学打渔?打渔要你自己去,不应该靠别人把鱼送到你面前。我觉得香港人年轻人的竞争力越来越低就是因为习惯依赖政府。

还有一点,每个年轻人一出来就说要有楼,我说我自己做了十年,存了很多钱很辛苦才有首期还要向银行借了九成,我当时在银行工作,才有钱去买一个四十年楼龄三百尺的旧唐楼,使用面积就是两百多尺,我的第一个房子是一分分省下来的,到今天我全都是靠自己。我觉得政府要说给年轻人听,政府有责任令香港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有很好的机制,但是最后也要靠自己。因为现在教育思想,整天觉得都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哪有这么多钱,政府很难满足每一个人,每个人不是应该天生就有楼有房,这是很错误的思想。

司法界暂未去殖民化 审判流程存偏颇思想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其实香港是一直崇尚“小政府大社会”的,也就是说政府不会大包大揽,每个人都要靠自己努力成就未来,当然香港的税收也是相当低。但是另外一点,其实香港的公屋政策的优越性,在全球也可以说名列前茅的。香港有接近一半的人口都住在政府的公屋里面,那么这样的话一个月的租金也只不过是1000多块港币,是相当的便宜的。那么私人楼宇当然比较贵了,一个小家庭的话,你租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房子可能也要去到1万多接近2万块钱。但是买楼就像冼师傅说你有自己的房子,从一间小屋开始买起,再换成大的,其实也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肯定,这是一种成就感的体现。我们知道现在香港的社会真的是病了,这个病体现在很多的方面,一方面刚才说到教育出了问题,所以大家的身份认同感缺失。那么还有一点,我们以前一直是引以为傲的,就是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但是我知道冼师傅您也是学法律的,你觉得香港的司法也出现了危机,体现在哪里?怎么解决呢?

冼国林:我个人认为司法危机源于很多法官在殖民时代或者是回归的时候被影响,有很多偏颇的思想,出现了新的法律概念出来。加上他们对英国宗主国的留恋很严重。简单的举例子,到今时今日,我们的法官仍然戴着假发穿着英式长袍,但是放眼望去全世界,独立的英国殖民地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纽西兰,澳洲都已经不使用假发和长袍了。现在我整天说,我们是穿着英国的官服审理着中国的子民,这不是一件小事情这是一个象征意义,代表着我们司法界二十多年来完全没有去殖民化,仍然保留着很浓厚的殖民地色彩。那你告诉我,他们会不会真的忠于自己的国家呢?光是看看我们终审法庭里面的法官,三位常务法官,只有两位是中国人一位是外籍人士,但是两个中国人之中都不是在香港长期居住的。好了,非常驻法官里面18个有16个都是外籍人士,还有终审法院的法官直接是外国人都不是外籍人士,那你想想我们的去殖民地化有没有做到呢?是没做到的,单凭服饰我们就没有做到。其实根据法官守则的26条,已经说明了任何法官必须尊重法律,一个“违法达义”的人都可以做法官的话,那你觉得我们的司法系统是不是出了很大问题呢?

避免香港精神流失 校园和家庭教育缺一不可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回想20多年前,我刚来香港的时候还不会讲广东话,但是我的媒体同事们都会很热心的帮助我,我也感觉不到有半点的歧视。我很多的同事都是香港本地的,也有内地来的,也有海外来的,大家都是非常的敬业,尤其像我们导演,我也跟他合作很多年,是一个香港的年轻人,他的这种工作责任心让我觉得,这就是香港精神的一种真实的体现。那么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里,这个社会会分化到今天这样一个地步?那么病了的香港,到底“解药”是什么呢?

冼国林:其实还是要说回教育问题,不光是校园教育,家庭教育也重要。家长有钱就尽量给孩子,现在有些没有钱的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子女的成长,甚至生了孩子就不管了。有些不良少年都是家长这样教出来的。有些年轻人二十多岁,钱没有什么都没有,生了孩子就算了,把孩子培养成了街上的小混混,就造就了“失败的一群”。他们给人煽动一下就会反政府,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定要向年轻人灌输正确的概念,没钱没房就租房子咯,这不是能一下子达成目的。有的人一辈子都在租房子有些人根本就没想着买房子,好多人都是住在公屋,公屋是香港最好的制度。我觉得香港特区应该多盖一些公屋而不是多盖楼去卖给别人,我认为置业是环境生活的改善,是一种追求。最重要是要先安居,但安居不是等于有房,安居是有得住。像唐朝杜甫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也不是说人人都有房子,只是说大家都有地方住,所以很多人基本想法错了,我很希望,教育包括年轻人的校园教育以外,家长的教育也很重要。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现在在香港的社会,我们还看到一些个人隐私、个人资料被起底,这样的不良的风气,其实有没有一些法律的条款可以保护个人的隐私不被泄露呢?

冼国林:其实起底的做法违反了私隐法,里面的条例64条讲得很清楚。举个例子,黄之锋事件,他在运输处拿了车主的资料,但是资料只限于买卖汽车用途,如果你把他放上网说这个人和国安有关系,这个用途未经事主同意,对事主造成不安的话,就违反了私隐法条例。这个条例最高刑罚是五年,并且罚款一百万。最近警方又逮捕了一名男子,五十多岁,他收钱做事,从去年开始每次都假装去运输处买卖汽车,拿了一千两百个车主的资料证明地址,现在警方就准备控告他。所以我奉劝大家,不要以为,就这样拿了别人的资料就没事了,因为你未经同意拿了别人的资料而且不是用作原本应该的用途的话,你是需要负五年刑事责任并且罚款一百万。但是如果在网上拿资料起底,执法还是有点困难,因为有时候IP不容易找到,但是我相信终有一日科技会跟上进度,大家不要以身试法,这是非常严重的犯法。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其实在香港我们经常会说法治和民主应该怎么样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不是法制要更加的健全,而且能够释法更精准的话,我们的民主权利才能更好的得到保障呢?

冼国林:没错,如果法律的公义得不到彰显,其实大家都会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这样的话求同存异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法律的公义得到大家的认同还有真正得到彰显的话,我觉得求同存异不是很难做到。香港的法律得到公义以后,香港在公义法律的基石之下的营商环境,还有生存环境下,冲突就会少很多。我就希望从香港特区政府开始应该重整法治精神,法律公义开始了才是最好的方法。

司法教育两手抓 有错必纠是政府责任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近年来我们看到香港的社会如此的分化,其实也都非常的心痛,那么“一国两制”对国家来说它是一个金字招牌。对于香港来说,它有制度上的优势,另外也有内地这么庞大的市场,香港也是国家联系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即使香港病了,毕竟还有700万人在这里打拼,作为14亿我们中国人来说,“一国两制”的香港在中国版图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您觉得应该怎样面对它?怎样去改变它?才能重拾往日的辉煌呢?

冼国林:如果司法机构不正确运行,我们就有责任纠正,那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顿司法界,理由是某个人他犯不犯罪?有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有没有起到阻吓作用?这是司法界的范畴。第二就应该去整治教育界。现在教育大学出来的老师,是不需要考教师专业守则的,原本应该是有教育人员专业守则,指引老师应该怎么做,这个是我们做律师、会计师都会有对应的守则的,但是老师却没做到。还要狠一些清除那些“黄教师”,就算目前有人不服气,但是慢慢地经过时间,人们会知道这对香港是好的。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或许颜色就是隔阂,我们能不能像《狮子山下》这首歌唱的那样:“同舟人,誓相随”,大家求同存异,一起合作,把香港这样的一个城市建设得更好,也让自己的家园有更美好的未来呢?

冼国林:其实我自己都不赞成“黄”和“蓝”的区别,应该这样说,有些是为社会好的。那“黄”阵营的是不是就是差呢,不是这样的,也有很多“黄”的人是有理智的“和理非”,就好像我很多粉丝是“黄”的,不过他们是有理智的。为什么会有“黄”的人群?那我们首先要去了解政府施政方面应该怎么改善,比方说确实我们政府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无论是现在“发钱”,又或者是“限制令”,老是让人觉得哪里出了问题?我觉得特首应该是要吸取教训,但是更要安定内政。步骤要是先平定局势稳定一切,然后再去想清楚怎样发展经济。还有我也说如果立法会都成为问题,它不去全力支持发展反而去拖后腿,像之前那样搞得一团糟。如果三权不能互相配合的话,其实怎样施政也没有用。还是那句话,先稳定内政,将三权里面各自角色回归正常,然后政府才可以正常施政。

如果施政有效果,我相信社会一定会恢复和谐的。现在去让“蓝”的接受“黄”,“黄”的接受“蓝”其实根本没意思,但是起码我自己首先要做到公正。当你公正持平、有理有据的说话,就算是“黄”的“和理非”也一样会接受你,对立的人一赞成你就反对,这样也是错的。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谢谢冼师傅作为一个地道的香港人,而且是一个成功的香港人,给我们分析了到底香港得了哪些病?应该怎么样去解救?确实香港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一国两制”还是要维护,祝愿在中国版图上独一无二的香港,明天会更好。


相关:

广东城管执法发生冲突致群众倒地 官方:涉事者已停职  网传广东一抱小孩妇女被城管摔倒在地 官方:涉事城管已停职   新京报快讯 据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9月1日消息,2020年9月1日上午8时许,东城街莲发社区发生一起城管队员执法过程中与群..

“拐杖村医”史伟兵心与心愿:只要我还能动 就会坚持行医  中新网绍兴9月1日电(记者 范宇斌)一辈子做一件事,就是治病救人。一副拐杖、一辆三轮电动车就能出发,浙江省诸暨市姚江镇紫草坞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史伟兵,行医44年,被村民亲切地唤作“拐杖村医”。   ..

上一篇: 薅太狠!老太花10元请人洗金手镯 42克洗完只剩22克
下一篇: 清远城管与抱幼童女子冲突 街道办:起因是幼童在马路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