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青海西宁:垃圾变资源 市民齐健康1 参与


更新日期:2020-06-05 18:11:32来源:网络点击:1619303

  中新网西宁6月5日电 题:青海西宁:垃圾变资源市民齐参与

  作者鲁丹阳

  “我家住在这附近,今天看到广场上举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我就带着孙子一起来了,没想到只有四岁半的孙子能把幼儿园学到的知识用在生活中,还在垃圾分类游戏里获得了小奖品。”青海省西宁市市民邓芳能5日说。

图为市民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鲁丹阳 摄 图为市民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鲁丹阳 摄

  当天,由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垃圾分类我先行齐心携手创文明”宣传推广活动在新宁广场举行,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

图为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如何使用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鲁丹阳 摄 图为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如何使用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鲁丹阳 摄

  记者看到,活动现场除了有涂鸦、签名承诺活动,垃圾分类趣味游戏体验活动,垃圾分类知识小课堂外,最吸引市民眼球的要属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展示了。

  西宁市民李晓斌一边听取工作人员对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的使用介绍,一边对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讯问,“我觉得这个设备既智能又方便,我们把可收回的物品投入设备箱后,还能以废品回收的市场价获得资金奖励。”

图为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垃圾分类知识。 鲁丹阳 摄 图为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垃圾分类知识。 鲁丹阳 摄

  “目前我们在西宁市城西区投放了50台设备,每天总共能回收1吨可回收垃圾,未来在城西区将覆盖300台设备。”西宁小黄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主管韩大伟说。

  每天参与城市清洁工作的环卫工人是最能切身感受到市民对垃圾分类态度的转变,环卫工人李春文介绍,现在很多人在投放垃圾的时候都会看看垃圾箱上的标记,大部分的判断也是对的。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去重视环保问题,使得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据了解,自西宁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有力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市区25个街道办事处、106个社区、350余个居民小区、4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15所学校、3家市级医院、全部旅游景区(绿地)、30余家星级酒店、20余处宗教场所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目前,西宁市垃圾分类大格局已初步形成,固废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园林绿化垃圾、建筑垃圾均已建设相应的消纳处置中心和收运体系。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宁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居民累计20.8万户,达标占比65%;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25%,涉塑、涉纺、涉金属、涉纸、涉电子产品等可回收物,分别进入相应的可回收网络资源化利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同时,在2019年住建部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中,西宁市排名第24名,位列西北试点城市首位。(完)

【编辑:郭梦媛】

相关:

郑永年、张锋:疫情后全球化的演变与中国选择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意外值得人类社会从方方面面进行反思。为此,《光明日报》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锋,就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进..

美国媒体不报道的纽约现状【观察者网/视频 张逸清】弗洛伊德事件引发全美抗议浪潮后,打砸抢案件频发。如今,不法分子逐渐将抢劫重心转移至曼哈顿繁华地区,因此第五大道上的商铺们纷纷钉上木板以求自保。(特朗普大厦除外)

上一篇: 共享单车球场落地广州 2000多条废旧轮胎回收再生
下一篇: 青海开展国家公园示范省首届鸟类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