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升温相亟待 差0.5℃ 我国干旱灾害损失差千亿元


更新日期:2018-10-08 03:26:43来源:网络点击:1201798

  升温相差0.5℃ 我国干旱灾害损失差千亿元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大庆)新近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刊登了中科院新疆生态地理所特聘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苏布达为第一作者的文章。该文指出,在全球升温1.5℃和2.0℃的不同情景下,中国干旱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差异可能达人民币千亿元。

  “1984—2017年,中国干旱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超过444亿元,占气象灾害总损失的20%,因干旱造成的农业受灾面积到达了耕地面积的1/6。”苏布达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干旱带来的损失可能会加剧。

  为减少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国际社会于2015年达成了《巴黎协议》,指出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需控制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0℃以内,争取控制在1.5℃以内。

  苏布达团队经过研究认为:不论是全球升温1.5℃还是2.0℃,中国的干旱事件强度和影响范围都将增加。如选择可持续发展路径,全球升温控制在1.5℃,则干旱灾害损失将是当前(2006—2015年)损失的3倍;如坚持传统化石燃料为主的发展路径,全球升温达到2.0℃,则干旱灾害损失为可持续发展路径下的2倍。把全球升温控制在1.5℃范围内,我国将会减少数百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论文通讯作者、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姜彤指出,研究团队运用22个全球气候模式计算模拟了多种干旱指标,辨识了中国干旱事件的强度、暴露面积和持续时间;创造性地使用了动态社会经济发展情景及与未来适应能力的提升,科学评估了全球不同温升目标下的干旱经济损失。与传统研究相比,这项研究抓住了灾害事件的识别和社会经济未来变化的关键点,把干旱自然过程和人为影响有机结合,并对干旱指标的区域适用性进行了评估,确保了科学性和严谨性。

相关:

截至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0870亿美元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记者刘开雄)中国人民银行7日公布数据,截至2018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870亿美元,较8月末下降227亿美元,降幅为0.7%。   国家..

江苏案例研究表明:经济和环境污染关系可能迎来拐点   一项以江苏为案例的研究表明,我们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关系可能正迎来拐点。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发现:江苏省经..

上一篇: 34元票据牵出游玩“行程图”
下一篇: 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问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