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余姚生活网信息广场


更新日期:2018-07-30 09:49:23来源:网络点击:1131321

  切莫“恃奖而骄”(大地漫笔)

  近些时日,一位青年作者向我报喜,说自己如今已获得了三个奖,“今年准备再冲一冲某某奖”,言语间充满一股雄心斗志。一个年轻人有追求、有斗志照理说是好事,至少是追求进步的态度,我理应欣慰才是,可不知为什么,却生出隐隐的担忧来。

  我想起许多作者投稿时都会将自己最亮丽的履历展现在编辑眼前:荣获某年度奖、某名头的诗歌奖、某某报纸小小说奖、某旅游散文奖;荣获某全国性征文大奖……文章尚未读到,履历几乎写满了半页纸,言外之意当然是“我是有水平的”“别轻视我”“我的作品是被认可的”。真有编辑会因为这样的履历而选用其稿吗?我想,任何一个合格的编辑都不会吃这一套。编辑看重的永远是眼前这一篇。履历再光鲜,名头再吓人,也无法改变编辑对眼前这一篇的评判。那么,既然编辑都不以获奖履历为是否选用的依据,那作者为什么还会热衷于“晒”获奖履历呢?想必其中的门道也是各自心知肚明吧。

  近些年来,文学界的各种奖项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文学期刊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颁发各种奖项,地方为提高文化软实力设立各种文学奖,文学名人的家乡更是借名人之名,设立奖项举办活动,成为地方文化宣传的亮点。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对文学的推动作用是积极的,有价值的。但是,倘若作家们迷恋甚至陶醉于这样那样的奖项,甚至“恃奖而骄”,从此自觉身价倍增,那便实实在在地误入了歧途。因为真有作者为了去“冲”某奖,像赶嫁妆似的把作品“加工出来”。此类“创作”已经成为某些聪明人获取“成功”的捷径。当然,一旦获奖,他们一定会坦荡荡地拿出来“示众”。“示众”的好处也是很大的:“某某杂志主动向我约稿了”“某某媒体来采访了”……获了奖,一切都不同了。

  然而,虽然所有奖项的招牌都有“看上去很美”的感觉,但真要落到实处,则需要得到读者的真切认可。读者不会被名头糊弄,读者心中自有一杆秤。莫言曾说:“得了茅奖,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得了奖就忘乎所以,那是可耻的行为。”但愿写作者心中都能把这句话当成一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的精神品质,量一量自己的文学品质。

  赵晏彪

相关:

中国电竞首次“吃鸡”!OMG战队获《绝地求生》世界冠军原标题:中国电竞首次“吃鸡”!OMG战队获《绝地求生》世界冠军中国电竞再次走上了荣誉“花路”。 在30日凌晨结束的《绝地求生》PGI(绝地求生全球邀请赛)比赛中,中国俱乐部OMG获得总冠军,这也是中国俱乐部..

巨亏13亿,这家上市公司给出理由:政府补偿不足…7月28日,株冶集团(600961,SH)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介绍,公司在报告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约为负13.6亿元,同比下滑19909.57%。▲株冶集团2018年半年报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

上一篇: 退市新规下 壳价值炒作、绩差股纯概念炒作的风险提升
下一篇: 黑龙江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水内涝 探访受灾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