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国家海洋局发布《2中国亚马逊网 01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等3份公报


更新日期:2017-03-22 17:53:38来源:网络点击:703650

原标题:国家海洋局发布《201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1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和《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2017年3月22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1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和《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一、此次公布的《201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对2016年海洋灾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2016年,各类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亿元,死亡(含失踪)60人。与近10年(2007—2016年)平均状况相比,2016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均低于平均值。

(一)风暴潮灾害

2016年,我国沿海共发生风暴潮过程18次(统计范围为达到蓝色及以上预警级别的风暴潮过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94亿元。其中,台风风暴潮过程10次,温带风暴潮过程8次。2016年,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小,为近5年平均值(106.92亿元)的43%,且影响区域相对集中,主要为福建省、河北省和广东省。

(二)海浪灾害

2016年,我国近海共出现有效波高4米以上的灾害性海浪过程36次,其中台风浪13次,冷空气浪和气旋浪23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0.37亿元,死亡(含失踪)60人。

(三)海冰灾害

2015/16年冬季,海冰灾害影响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20亿元,为近5年平均值(1.05亿元)的19%,为2014/15年冬季的3.33倍。   

(四)海啸灾害

2016年,我国未发生海啸灾害。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对发生在我国周边海域及全球大洋其他海域的45次海底地震共发布了81期海啸信息。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其中9次地震引发了海啸,这些海啸事件均未对我国产生灾害影响。

(五)赤潮灾害

2016年,我国管辖海域共发现赤潮68次,累计面积7484平方千米。其中5月发现赤潮次数最多,为16次;8月发现赤潮累计面积最大,为3008平方千米。我国东海海域发现赤潮次数最多且累计面积最大,分别为37次和5714平方千米。

(六)绿潮灾害

2016年5—8月,绿潮灾害影响我国黄海沿岸海域,覆盖面积于6月25日达到最大值,约554平方千米;分布面积于6月25日达到最大值,约57500平方千米,为近5年来最大值。

(七)海岸侵蚀

2016年海岸侵蚀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严重。砂质海岸侵蚀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福建、广东和海南监测岸段;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监测岸段。与2015年相比,砂质海岸侵蚀长度有所减小,但局部侵蚀加重;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长度有所增加。

2016年,根据在辽宁、山东、广东和海南四省重点岸段开展的海岸侵蚀灾害损失评估试点工作,海岸侵蚀造成土地流失25.54公顷,房屋损毁11间,海堤护岸损毁249米,道路损毁1113米,直接经济损失3.49亿元。

(八)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

2016年,渤海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较为严重,主要分布于河北秦皇岛、唐山和沧州地区,以及山东滨州和潍坊地区;土壤盐渍化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河北沧州、天津、山东滨州和潍坊等滨海平原地区。

(九)咸潮入侵

2016年,长江口、珠江口和杭州湾遭遇10次咸潮入侵。与2015年相比,珠江口与杭州湾咸潮入侵过程次数有所增加。

二、此次公布的《201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对2016年海平面变化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年至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2毫米/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一)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情况

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82毫米,较2015年高38毫米,为1980年以来的最高位。中国沿海近五年的海平面均处于30多年来的高位。

2016年,中国沿海各海区海平面变化明显。与常年相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别高74毫米、66毫米、155毫米和72毫米。与2015年相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别高24毫米、28毫米、52毫米和48毫米。

(二)海平面与气候变化

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沿海气温与海温升高,气压降低,海平面升高。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受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影响明显。2015年处于厄尔尼诺事件的盛期,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低于相邻年份;2016年4月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夏季热带太平洋转为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今,中国沿海海平面达到了历史新高,较2015年高38毫米。

(三)应对海平面上升措施建议

低海拔沿海地区是气候变化的脆弱区,其中滨海城市和滨海低地更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应根据自然环境特点与经济社会属性制定海平面上升应对策略。

1.滨海城市

滨海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应重点从防潮排涝、供水安全和控制地面沉降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应对海平面上升。

(1)提升防潮排涝能力。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的影响,重新校订沿海城市防潮排涝标准;采取抛石补沙、设离岸(潜)堤等方式减弱海堤的堤脚冲刷和堤前滩面下蚀强度;整治河流,提升河道的排涝能力,提高防护堤、下水管道、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设计标高,以适应海平面上升。

(2)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在咸潮影响严重地区,参照海平面上升幅度和季节变化情况,制定和调整供水对策,合理调配淡水资源,保障生产生活供水安全。

(3)控制城市地面沉降。加强地面沉降监测,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采取减少地下水开采、人工回灌等措施,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减缓相对海平面上升。

2.滨海低地

滨海低地拥有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滩涂资源和漫长的自然海岸,应从生态保护、滩涂利用和海岸防护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应对海平面上升。

(1)强化滨海生态系统保护。加强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为滨海湿地、红树林等滨海生态系统预留向陆的生存空间,提高其抵御和适应海平面上升的能力。

(2)合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不利因素,合理确定围垦范围;对已围垦的滩涂,加高加固围堤,在围堤外侧种植红树林、米草等植被,构建生态系统与围堤相结合的立体保护网。

(3)加强海岸防护。对重要的且具有开发意义的侵蚀岸段,可采取建造突堤、丁字坝、潜堤、护岸等海岸防护工程,以及采用人工补沙的办法来减轻海岸侵蚀。在自然沙丘发育的侵蚀岸段,应种植固沙植被,设置固沙栅栏等,保护海岸沙丘,必要时进行人工补沙,维护海岸沙丘-岸滩软防护系统的动态防护功能,科学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三、《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海水质量总体较好,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海洋功能区环境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但是,陆源入海污染压力巨大,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海洋环境风险依然突出。

(一)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

1.海水质量总体较好,生物多样性状况保持稳定。2016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维持在较好水平,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与上年同期相比,春季和夏季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减少9310平方公里和2600平方公里。海洋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海草、红树植物、造礁珊瑚的主要优势类群及自然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国家级海洋自然/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水质状况基本保持稳定。

2016年我国管辖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2.海洋功能区环境满足使用要求,部分区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保持稳定,海洋油气区水质和沉积物质量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区环境保护要求,未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及其他海上活动产生明显影响;重点监测的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稳中趋好,满足沿海生产生活用海需求。

3.陆源入海污染状况有所好转。在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监测的68条河流入海断面水质劣于第Ⅴ类地表水水质标准的河流比例分别为35%、29%和38%,与上年相比,比例分别降低23%、27%和7%,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有所好转。

(二)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1.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2016年冬季、春季、夏季、秋季,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1200、42060、37080、42760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的17%、14%、12.0%和14%;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区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4个大中型海湾中,17个海湾全年四季均出现劣四类海水水质。

2.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实施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76%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其中杭州湾、锦州湾持续处于不健康状态。

2016年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3.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无明显改善。全年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55%,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差,91%以上无法满足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的环境保护要求,2011~2016年,历年均有78%以上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等级为第四类和劣四类,邻近海域水质无明显改善,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4.海洋环境风险仍然突出。全年共发现赤潮68次,累计面积约7484平方公里,分别较上年增加33次和4675平方公里;东海依然为赤潮高发海域,赤潮发现次数占总数的54%,累计面积占总面积的76%。黄海海域浒苔绿潮分布面积近5年最大,约57500平方公里。渤海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加重,砂质海岸局部地区海岸侵蚀加重。


相关:

河南小学发生踩踏事故 1人死亡河南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上厕所时发生踩踏事故,已造成1名学生死亡,20余名学生受伤,详情>>

黄轩谈转型硬汉露肌肉:粉丝们应该是高兴的黄轩“温润如玉”,很多人都用这个词来形容黄轩,无论角色还是他本人,仿佛都是这种状态。而在新片《非凡任务》中,黄轩变了,飙车、开枪、爆破、露肌肉。粉丝看到海报都惊呆了,这绝不是印象中的黄轩。华商报记者..

上一篇: 媒体谈“老干妈”:封闭的王国和低调的女王
下一篇: 税务少统计30万 陶华碧爆粗打上门:给老子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