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清华军控dh劳伦斯 专家李彬:解决萨德问题有一个标准答案


更新日期:2017-03-04 15:35:16来源:网络点击:694104

李彬,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负责军备控制项目,中国军控协会理事、中美友协理事,先后在外空非武器化?禁止核试验?弹道导弹防御?核不扩散?核裁军?出口管制等领域开展了工作。

原标题:清华军控专家李彬:解决萨德问题有一个标准答案|凤凰大学问

编者按:本文是清华大学著名军控专家李彬教授1月3日做客凤凰大学问-东亚和平沙龙时的演讲内容,凤凰大学问摘要整理编发。凤凰大学问-东亚和平沙龙是凤凰网大学问频道研讨东亚地区问题的专题沙龙活动,本文出自第二期“萨德系统与中韩关系的出路”主题活动。

提示:全文1461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萨德系统对于韩国而言,是回应朝鲜日渐增长的核与导弹能力的一种选择,在这次作出决定之前韩国曾经长期犹豫,因为布置了萨德势必遭到中国的反对,而不部署又得面临朝鲜的威胁,长期陷在两难之中。

而中国的担心主要是政治战略上的担心,担心韩国彻底倒向美国,帮助美国来围堵中国,具体体现在军事技术方面,即萨德系统雷达对中国武器的监测。

如果美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那么中国必然选择核报复。比如中国的核武器从我老家武汉发射,那么萨德会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看下面这幅地图。 

核武器从武汉发射,发射路径如图中的蓝色箭头线路所示,是一种线性的上升,而萨德系统的监测拦截范围如图中白色,是一种向上的面上的覆盖,所以如果萨德系统能探测的足够远,它覆盖的范围就越大,中国的武器发射情况就会落入萨德的监控范围之内。

那么萨德系统到底能监测多远?这取决于一些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是它的运行模式,它是一直盯着你看还是过一会扫一下,这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人眼一直盯着看可以看见蚊子飞,但是如果扫一眼,蝴蝶都不一定能发现。第二个因素就跟目标的显著度有关系,看一只蚊子不太容易,但是看到一只老虎就容易多了,这个目标显著不显著用一个专业术语来形容就是“雷达截面”,即在雷达显示中,目标有多面积。

多数研究者,包括中国、韩国和美国的研究者都认为中国的洲际导弹处于萨德监测范围的边缘,说看得见但是又看不全,说看不见又看得到一点。他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他们的假设是雷达探测的是弹头(再入飞行器)的前部,但是事实上萨德雷达探测到的不只是中国弹头的前部,还包括尾部。这是他们所忽略的一个问题。

那么前部跟尾部有什么不一样呢?看下面两幅对比图。

上面那幅图是再入飞行器(弹头)的前端,可以看到这个雷达截面非常小,很难探测到;下面这幅图是弹头尾部的雷达截面,这就大很多了。而且弹头的尾部一般都做的非常粗糙,不是镜像反射的,是漫反射,两个有什么区别呢?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黑板都是镜像反射的,这就导致你看黑板只能看到黑板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反光的,你看不到,所以老师为了公平起见,隔一段时间就小组换个位置。

而弹头的尾部是漫反射,这就导致你无论在哪个位置都能看到它,可被雷达探测到的截面就更多。

所以,萨德雷达如果部署在韩国的话,其位置极为特殊,能够观察中国再入飞行器的后侧,萨德雷达的探测距离能够比通常情况大很多,只要中国的导弹从地平线发射,萨德就能探测到。

那么中国的导弹会被萨德探测到,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个就是可以给美国的全国导弹防御提供更多的拦截时间,中美之间如果爆发战争,还没等中国的导弹落到美国本土,美国就把中国导弹的信息看得一清二楚。

第二个方面就是战术方面,为了得到有效的核打击,中国肯定会有真弹头和假弹头,从弹头的前端看两个都是一样的,但是假弹头的后端是没有的。但是现在萨德还能看到后头了,就有助于美国识别中国的真弹头和假弹头(诱饵弹头)。

这就使得中国陷入了安全困境。

我们的假设前提是韩国并不打算用萨德来对付中国,只是用来防御朝鲜,而现在却在现实技术层面造成了对中国的危害,所以中韩需要减缓这种不必要的安全困境。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就是,韩国可以换一个探测距离小的雷达,对萨德系统进行改装。同时,重建两国安全合作,共同防御朝鲜的核事故。

责任编辑:王德民 实习编辑:游海洪


相关:

把对抗稽查执法的“钉子户”列入黑名单摘要 近一段时期以来,证监会“监管风暴”席卷而来,执法力度持续增强。从“逮鼠打狼”到严惩敢于挑战法律底线的“资本大鳄”,资本市场稽查执法队伍为净化市场环境、确保市场健康稳定发..

证监会完成去年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摘要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昨日通报了证监会完成2016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情况。据张晓军介绍,去年全年证监会办结人大议案、建议152件和政协提案169件。 ..

上一篇: 台媒:至少30所台高校签“一中承诺书” 台大在列
下一篇: 媒体:《证券法》修订提速 不涉注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