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人民网:管理互联网,得内河道管理费税率 外兼治


更新日期:2015-01-22 19:29:22来源:网络点击:229694

原标题:人民网评:管理互联网,得内外兼治

近日,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并专门开设了举报专区,设立奖励机制,鼓励群众监督检举。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是和互联网相伴相生的不良产物。和现实生活中一般的敲诈勒索不同,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可匿名、传播迅速等特点,网络敲诈往往是“来无影、去无踪”,如果不予理会,或者没有满足敲诈人的要求,所造成的传播后果,也许会非常严重。而有偿删帖,更成为了网站编辑、论坛版主,甚至于网络主管部门一些干部寻租的工具。

针对类似的网络乱象,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不少相关法规进行规范。比如,去年十月,最高法公布《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将有偿删帖界定为违法行为。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公司企业、公众人物,饱受着有偿删除不实负面信息的困扰。形形色色的网络敲诈,更是让机关单位、组织个人叫苦不迭。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网络敲诈、有偿删帖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久治不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或者公众人物的日常行为,本身存在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失误、漏洞,具有让网民滋生不满情绪、产生“不良反应”的想象空间。有些甚至是越过了法律、道德的底线。如果爆出,极有可能会引发网络上的讨伐热潮。连带遭殃的,有可能是个人和家庭的隐私信息。不法分子一旦抓住了某个把柄,并以在网络大肆传播为要挟,企业或个人考虑到自身形象,以及网络传播的“乘数效应”,即便并非是主观上故意犯错,第一反应也往往会选择花钱消灾,快速息事,以争宁人。

如果再往深一层观照,企业、组织、个人如此忌惮不时来袭的催钱炮弹,和维权时间长,成本高,难以搜集足够证据,也有极大关系。与其耗费心力,还不如花点钱,赶紧打发。当周围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习惯于这种看似合理的“最佳止损方式”,而相关管理制度无法及时跟进,相关部门无法尽快提升监督和打击力度,一本万利的敲诈、删帖买卖,难免会被一些不法分子觊觎模仿,发挥利用。

“生长麦子的沃土,照样孕育罂粟”。互联网为亿万人的生活创造了便利和快捷,但不加节制的发展,只会为侵害人民群众合法利益,扰乱社会秩序的网络行为提供滋生土壤。网络空间也是公共空间,需要规范管理,净化环境。期待这次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工作,能为惩治种种网络乱象树立一个良好范本。


相关:

合肥:男子致人死亡后潜逃21年 改名结婚生子终被捕原标题:男子致人死亡后潜逃21年改名结婚生子终被捕 合肥晚报讯 近日,肥东县公安局在相关部门配合下,成功侦破一起命案积案,将潜逃21年的命案逃犯伊某(男,42岁,肥东县八斗镇人)缉拿归案。 1993年11月16日,..

广西:男生扮女装代学妹考试被发现 2学生均被开除 图片来自网络 原标题:学长男扮女装代学妹考试 广西医科大两学生被开除 新京报快讯 (记者杨锋实习生张澍田)学长男扮女装为学妹替考,监考老师发现后,学校将两人开除。今天(1月22日)下午,一份广西医科大学..

上一篇: 新华网:出重拳,要在“严”字上下功夫
下一篇: 外媒:习近平的“中国梦”比任何人想象的更有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