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奥巴马黑暗扎基 三提中国“爱恨交织” 专家称符合现实


更新日期:2015-01-22 08:28:29来源:网络点击:229236

中新社华盛顿1月20日电题:奥巴马国情咨文三提中国“爱恨交织” 专家称符合中美关系现实

中新社记者张蔚然

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地时间20日晚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三次提及中国,与前两年“一提”中国、“两提”中国相比,关注度有所上升。此间专家认为,奥巴马此番论中国的口吻显得颇为“爱恨交织”,这基本符合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现实。

自2009年发表首份非正式国情咨文至2014年,奥巴马每份国情咨文都提中国,频次分别为1次、2次、4次、5次、1次和2次,这表明中国是奥巴马施政重点的“稳定”关注对象。

在最新国情咨文中,奥巴马三提中国都与经济有关。他在演讲接近一半时首次提到中国,表示中国想要制定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地区的贸易规则,这将使美国工人和企业处于不利地位,美国需要制定这些规则、保证公平竞争环境,他请求国会给予白宫贸易谈判快速道授权(TPA),帮助美国达成与亚洲、欧洲的贸易协定。

紧接着,奥巴马鼓动美国企业将就业机会带回美国。他说,世界上95%的消费者住在美国之外的地区,美国不能封闭自我丧失这些机遇。超过一半的美国制造业管理人员表示正积极寻求把就业机会从中国搬回美国,希望国会能够出台政策吸引他们回来。

奥巴马第三次提到中国是在气候变化领域。他说,两国在北京达成历史性声明,美国宣布将削减碳污染的进度加倍,中国则承诺限制碳排放,由于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走到一起,其他国家将加快步伐,世界有望达成一份气候变化协议。

除了三处“明提”中国,奥巴马还有一处“暗指”中国。他说,在亚太地区,美国要确保其他国家在解决海上争端、贸易等方面都按照规则行事。

纵观奥巴马上述表态,口吻颇为“爱恨交织”。曾担任奥巴马2008年亚裔竞选顾问的华裔评论家、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主席薛海培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说,奥巴马有关表态反映了中美关系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现实,基本符合双边关系现状。

比如,企业选择在哪里发展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随着美国能源价格走低、工资增长幅度持续稳定,一些亚洲国家人工成本和投资成本上升,美国制造业回流不是新事。薛海培认为,奥巴马呼吁就业机会搬回国内,中国也需要克服经济转型挑战,以看得见的好处“留住外企”。

奥巴马还呼吁由美国而非中国来主导地区贸易规则。在薛海培看来,奥巴马此说的政治意味“过于明显”,因为贸易规则不可能由某一国说了算,但可以预见中美将加快各自区域贸易布局,看点在于谁能下好“先手棋”。

奥巴马在提及地区海上争端时没有明确提到“中国”字眼,而是采用“一笔带过”的手法,薛海培认为这至少表明奥巴马政府在对华外交上不想借国情咨文平台扩大局部敏感和潜在冲突议题,也反映出中美领导人在如何解决问题上有“高层默契”,奥巴马高调重提美中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也是此种默契的体现。

自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至今,中国逐渐成为历任总统国情咨文的“高频词汇”。有数据显示,奥巴马是自胡佛总统以来最频繁在国情咨文中提及中国的总统。

从2009年到2015年,奥巴马国情咨文中的中国有时以“合作伙伴”身份出现,有时以“对手”面目出现,美方表态时而温和时而强硬,这既与中美关系有关,也与美国政治气候息息相关。比如奥巴马曾在2009、2010、2011、2013年承认中国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呼吁美国不要沦为第二,也曾在2012年总统大选年标榜对华贸易救济案的数量和宣布成立针对中国的新机构,显现其对华贸易态度强硬,并付诸实际行动。

“与往年相比,总体而言今年的国情咨文涉华内容比较积极,就算是竞争,也是良性竞争,这表明美方在大局问题上‘不含糊’,可以说当前中美关系具有良好氛围。”薛海培说。


相关:

安邦:打破刚性兑付应在2015年发生  虽然2014年被大家普遍称为“中国信用违约元年”,但债券市场的刚性兑付依旧未能实质性打破。无论是3月初的“11超日债”,还是银行间市场4亿元华通路桥短融,在即将违约的关键时刻总能得到外力鼎力相助,从而延..

翁一:拔毛须经鹅同意  三个世纪前,精明的法国财政部长柯勒贝尔曾说过:征税就像从鹅身上拔毛,你要拔最多的毛,但又最好不要让鹅叫。  如今,这一幕正在中国上演。   自1月13日起,财政部上调成品油消费税,与大众日常生活紧..

上一篇: 巴基斯坦安全部队与武装分子交火致10人丧生
下一篇: 外交部:证实155名中国公民因非法伐木被缅方抓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