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有了义乌稠州论坛 小红书的00后,正在放弃百度搜索……


更新日期:2023-03-05 08:02:04来源:网络点击:1973777

在迎战ChatGPT冲击的同时

对百度威胁更大的可能是

小红书在年轻人搜索上的步步紧逼

想一想我们平时会在搜索什么问题?

随便摘抄了一些经典问题:

1.新冠特效药辉瑞好用么?

2.电视剧《狂飙》的原形是谁?

3.一个人的创业小项目有哪些?

4.乙类乙管后假期工资怎么算?

5.xxx行业未来十年究竟如何?

6.退烧后吞刀片怎么缓解?

7.苹果最新推出的watch到底好不好用?

大致总结下来我们日常搜索的内容大致就分两类:

更新频率低的内容,更新频率高的内容。

更新频率低的内容,就是知识。像天文地理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人物生平之类的。这些知识基本上不怎么更新。

你会发现用搜索引擎检索这类知识的人往往不需要知道最前沿的知识,需要的人也会直接去专业网站检索。

更新频率高的内容基本就是新闻资讯、评论、生活经验。

用户的搜索需求越来越多,每个人的问题千奇百怪,搜索的需求逐步增加的同时,内容储量多的APP,越能提供真正有效的信息,web2.0时代的真正意义开始显现。

这个APP,就是小红书。

曾几何时,你想要搜三月北京什么地方最出片,如何复刻绝味鸭脖,电脑黑屏了怎么办,白色衬衫可以怎么搭配,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百度,而是小红书。

你甚至都可能不知道,百度最成功的搜索引擎从什么时候起,渐渐远离了我们的日常...

越来越多年轻人“抛弃”了传统搜索引擎,逐渐转移到了小红书上。

尤其对于00后来说,小红书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越了百度,在手机屏幕的首页占有一席之位。

中文搜索引擎发展至今,大概李宏彦想不到打败百度搜索的不是搜索赛道上的360,而是异军突起的小红书。

而小红书的创始人瞿芳也未曾想到,从跨境电商到今天的内容社区,误打误撞杀出了一条血路,并且差点一不小心干翻了元老。

“搜索是百度成功的所有秘密。”

2001年10月,李彦宏正式推出百度搜索,短短几个月,就已经占据中国搜索引擎市场80%的份额。2005年8月5日,百度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第一个风口成就了百度的第一个巅峰。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和“搜索”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李彦宏喜获北大录取通知书,考上了图书馆情报专业。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图书馆情报专业最理想的就业岗位就是考编到图书馆、档案馆。

大概是谍战小说看太多了,李宏彦却以为图书情报专业对口的岗位是情报员,能够为国家做情报分析工作。

他怎么也想不到图书情报的课程居然是图书管理、文献整理、信息搜索方面的知识,他更想不到信息整理从此在他心中埋下了“搜索”的种子,为日后百度的诞生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在美国留学期间,李彦宏先后在松下、道·琼斯实习和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搜索的魅力和前景。

在他担任高级金融顾问时,他研发的“超链分析”技术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精准检索,在华尔街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李宏彦似乎从那时起就嗅到搜索引擎的风口即将到来,他带着“超链分析”的专利,转身来到了早期最重要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担任核心工程师。

在经历失败的并购案,infoseek最终被迪士尼收购后,李彦宏见证了infoseek的无限风光和惨败,下定决心自己创业。

1996年李彦宏决定回国创业、成立百度,那是的百度是面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司。但是带着对搜索技术的信仰,李宏彦顶着重重压力说服股东们,将百度的发展战略,从to B转向to C。

2000年,百度的第一个中文搜索引擎正式上线。随即而来的闪电计划在两年的时间里让百度搜索技术全面升级,成为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在中文搜索引擎中名列第一。

搭乘互联网和改革开放的东风,百度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快,李彦宏拒绝了谷歌的融资,在2005年登陆纳斯达克华丽上市。

2019年一篇《搜索引擎百度之死》引爆全网,所有人都猜测着搜索引擎下一个接棒人到底是谁?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指责了百度存在流量分配不公的问题,认为百家号上良莠不齐的内容与各式各样的营销广告占据了用户的眼球,增加了有效信息的搜寻难度。

在他看来,百度还在,但作为搜索引擎的百度已经死了

(摘录自《搜索引擎百度已死》原文)

在初代大厂BAT中,百度一直是独占鳌头的存在。百度以技术起家,在中文所搜中更是所向无敌。

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百度却跑偏了方向。

百度搜索最拿手不再是精准搜索你想要的内容,而是把各种广告想进一切办法塞到你眼皮子底下,想要找点正常的资讯都要往三页后翻。

百度在不断地捶打中,摆脱了搜索引擎的困境,逐渐开辟新的天地。

做的早,不一定做得好。机遇来了有没有能力把握住才是最重要的。

搜索引擎之战正好印证了这个道理。

其实,早在百度入局搜索引擎之前,中国四大门户网站中搜狐、网易、新浪早就开展了搜索业务。

但他们都是第一代目录式搜索引擎,只能为用户带来一定的便捷,因此慢慢地他们就发展为门户网站。

随后雅虎中国网站的正式上线,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搜索功能,用户可以检索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领域的资讯。

就在这一年,李宏彦回国创办了百度,而谷歌也开设了在中国的搜索业务。彼时的中国搜索市场,呈现出雅虎中文、百度和Google中文版的三足鼎立之势。

2004年Google在纳斯达克上市,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雅虎经历了本土化、打包售卖等操作后依然占据21%的市场份额。

也就在这个时候,搜狐推出了第三代中文搜索引擎搜狗搜索,有意夺回搜索市场。

进入2006年,中国搜索市场的竞争迎来了白热化阶段。

腾讯带着soso加入搜索引擎之战,Google正式成立中国子公司,推出中文名“谷歌”,网易推出有道搜索测试版,也想在搜索赛道分一杯羹。

不过腾讯和网易过于以来Google提供的技术支持,技术缺失使得他们始终没能做起来,最终只好悻悻地退出赛场,回归游戏老本行。

虽然Google是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但是其子公司谷歌在中国的发展却频频受阻。

就在谷歌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被发现它在中国“无证上岗”,接下来的“地图门”事件、税务问题、色情内容和不雅词等更是让谷歌跌倒了谷底。

终于在2010年,谷歌宣布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有人落荒而逃,也就有人趁虚而入。

2009年,微软带着国际市场排名第二的搜索引擎Bing强势入局,但是发展却不为乐观。

这个时候百度搜索在中华大地上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2011年百度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值最高的企业。

第二年,百度的老对手悄然出现。雅虎前总裁周鸿祎靠着360安全软件积累的用户群,带着360搜索开展了新一轮的反击。

可惜的是360搜索技术一直处于原地踏步阶段,只有360用户才会使用360浏览器,而且各种流氓软件、流氓操作让用户体验感一降再降。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用户层面,360依然输百度一大截。

直到现在,中国搜索之战虽然不如当初那么激烈,但是抢夺搜索入口的竞争依然没有结束。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最开始小红书的业务是什么?

2013年,小红书创始人瞿芳辞去月薪过万的工作,决定下海创业。由于自己喜欢各种买买买,也喜欢看别人的购物攻略,在获得投资后抱着试水的心态上线了一款以PDF形式呈现的购物攻略指南。

不到一个月,这个购物指南被下载了超过50万次,显然用户的痛点被她牢牢抓住了,很快她和好友顺势就推出海淘和购物笔记。

在中国电商发展元年,小红书加入了电商模块,实现了从社区到电商,从种草到购买的闭环。

但是由于2016年跨境零售新规出台,小红书面临“断臂”的风险。

万幸的是,一直以来平台重点扶持原创笔记,鼓励用户表达真实观点,用户粘性不断提高,已经有内容社区的雏形。

发展至今,小红书已经已经成为一个集合学习、职场、旅游、美食、育儿、健身、美妆等多个领域与一体的内容社区。

更难能可贵的是,笔记的分享大多是实时的、实用性的干货,可操作性程度高,真实性强,而且非常接地气。

比如我们想搜索,怎么办理广东的居住证?小红书用户一顿输出,你甚至可以找到你所在的区是如何办理。

如果想要搜哪里可以接种HPV九价,小红书上看到的实时消息,甚至细致到某个医院什么时候可以抢,什么地方不用预约。

人人都是内容生产者,大到社会新闻,小到日常生活经验,都可以在小红书这个平台上发布。

虽然就内容来说算不上特别精品,但是无数个体分享经验,这对很多普通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而且是可复制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越来越多人将小红书当做百度。

内容是小红书的王牌,同时也是隐患。小红书的野生内容也隐含着很大的风险。近年来陆续爆出虚假笔记、虚假种草等新闻也让小红书蒙上了阴影。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虚假的内容同样会成为压死信任的稻草。

小红书到底能不能干翻传统搜索引擎?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正如搜索引擎,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最火爆的搜索引擎。互联网发展至今,产品要么不断迭代更新,要么被后来者拍死在沙滩上。

科技革命使得各种技术产品如同雨后春笋般夺土而出,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产品都难以常青,放眼全球,facebook、Twitter、Instagram、Snapchat等称霸一时的巨头产品到如今也风光不再。

传统的搜索引擎行业正在退出历史舞台。

百度早已另寻出路。

一般大众可能并不熟悉一款诞生于2018年7月4日的芯片。

但说起百度搜索,这款芯片发挥的就是把最贴近用户需求的最优搜索结果,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作用。

它的优化原理是,百度的搜索服务每天都在响应几十亿次真实的用户使用需求,进行1万亿次深度语义推理与匹配。

这就在不断倒逼着包括芯片在内的大模型、深度学习框架优化。

可以说,来自数亿用户每日大规模的真实反馈,驱动了昆仑芯片的创新。

经过6年多成长,昆仑芯片时下已成为AI芯片中性能非常领先的一款芯片。

2021年昆仑芯片完成了独立融资,首轮估值约130亿元。

到底什么样的产品能够在时代洪流屹立不倒呢?

大概就是不断革新,自我迭代。


相关:

全国大部天气晴好 气温逐渐上升  中新网3月4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未来三天,全国大部天气晴好,气温逐渐上升。   昨日全国大部降水稀少 云南湖南等地出现小到中雨   昨08时至今06时,全国大部降水稀少,四川南部、云南东南部..

带动乡村教师共同成长  【新征程 再出发 代表委员谈“五个牢牢把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作为一名从教35年的人民教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深感责任重大。  这些年,我一直坚持..

上一篇: 乌克兰无人机大规模袭击,意味着什么?
下一篇: 深圳太“挤”!工厂都开始上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