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印度被指是随州房产网 对华“包围外交”的一环 印度人:不是


更新日期:2014-09-19 10:37:04来源:网络点击:178605

当地时间2014年8月31日,日本京都,印度总理莫迪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陪同下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东寺。 (CFP/图)

原标题:中印间的“信任赤字”

当下中印两国都有意把双边关系再推进一步,但双方存在由于交流不畅而产生的相互认知不足乃至互信不足。这里的关键是:印度是否对华“包围外交”中的一环?而靠“不结盟”外交起家的印度人自己声称:不是。

谈到印度在中国的形象问题,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印度学者比诺德·辛格(Binod Singh)总是有一肚子话要说,特别是对于在网络上流传的各种印度人扒火车的照片,他更是很有看法。“那些照片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照片。现在印度火车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电气化。没有人能够爬在上面。爬在上面就没命了。”辛格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认为这些“扒火车”图片在网上流行的原因是中印之间的交流出现了问题,存在着误差。“实际上在20年前就已经不这样了。印度火车有宽轨,车厢里的座位和卧铺都比中国的要宽。除了速度慢,别的方面在世界上都可以排进前几名。”辛格称。

根据印度铁道部下属的“印度铁路”官网公布的消息,目前印度所拥有的6.5万公里铁路当中,实现电气化运营的铁路有2万公里。大约91%的铁道使用宽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印度铁路既不完全像辛格所说的那样非常先进,也不像网络图片所反映的那么不堪。没有疑问的却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因为信息交流出现误差,而影响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认知。

而这种相互认知上的误差,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印度及其周边国家的访问,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不久前在杜尚别峰会上对于印度是否应该加入该组织的犹豫充分表现出来,凸显了彼此之间交流的不畅。铁路也是其中之一,由于日本的加入,中国向印度推销高铁技术更是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问题一:印度是否需要中国高铁?

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一部分,中国不可能在印度高铁市场当中一家独大。莫迪选的喜欢模式是:跟法国、中国和日本一起干。

在习近平主席对印度访问期间,可望签署两国高铁之间的合作备忘录——这恰恰跟两个星期前印度总理莫迪访问日本时所做的事情一样,日本也打算向印度出口新干线技术,而印度的选择将会制造中国与日本在高铁出口上的竞争。此前,中国的“高铁外交”向外推行的过程当中还尚未遇到日本官方的正式挑战。

“高铁市场是十分有限的。”中国南车集团企业文化部的徐厚广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认为,高铁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名片”,但市场需求不足,因为高铁路网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条件之一是经济足够发达;条件之二则是有足够的人口密度支撑高铁的运营。如果两个条件不能满足,那么所谓高铁的出口,将很难启动。因此,就高铁外交而言,并不专门指出口时速250公里以上的装备和技术,“其真正的目的是瞄准一个国家庞大的轨道交通市场。”徐厚广称。如果可以用数字来定义的话,这个市场是时速在160到200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

有趣的是,比诺德·辛格认为印度正好需要这个时速段的铁路。“我们不需要太快的铁路。”他说。这意味着,虽然中日两国都高调亮出“高铁外交”,实际上都心照不宣地瞄准了印度庞大的轨道交通市场。这个市场正打算全面开启。

纳伦德拉·莫迪在2014年5月26日宣誓就任印度总理。在他当选总理之后,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B.R. Deepak)在和南方周末记者的一次交流中便预测,莫迪将在交通和能源方面与中国开展合作,高铁是其中之一。狄伯杰认为:“印度在开展高铁合作上将会优先考虑中国。”虽然被认为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莫迪的外交政策在狄伯杰的眼中却是“极端实用主义的”。

不过,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一部分,中国不可能在印度高铁市场当中一家独大。最有可能的结果,恰如辛格所说的那样,莫迪选择的模式是跟法国、中国和日本合作。因此,日本向印度出口铁路技术(哪怕不是高铁技术)并非不是不可能。

徐厚广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中国铁路技术和欧洲以及日本的铁路技术处在同一档次,在性价比上有优势。按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日本资深新闻界人士的说法,日本高铁将主要强调其安全和管理优势。最终印度会做出什么选择,应该是一个商业竞争的问题。至于日本新干线的出口,徐厚广举例说,从1964年建成以来,唯一成功的案例是2007年出口台湾。

问题二:印度会加入上合组织吗?

印度加入上合组织的困扰来自巴基斯坦。没有人能够预测到两国是否能够同时加入上合组织,特别是,能够在上合组织内部达成一致。

“印度准备加入中国-俄罗斯俱乐部。”2014年8月,印度《每日电讯报》用这样一条标题来报道即将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峰会。但是,杜尚别峰会仅仅宣布了《上海合作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启动了扩员进程,真正接纳新成员还有一段路要走。从2010年起上合组织宣布准备扩员至今,它一直在扩员问题上犹豫不决,这是因为巴基斯坦和印度是有可能成为正式成员的观察员国家。而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关系之敌对,从印巴分治时期便已经开始。这两个国家如果不解决彼此的争端,加入上合组织之后的合作无从谈起。

与上合组织为是否接纳印巴两国而烦恼不同,印度对于上合组织的兴趣更多地来源于它的定位。上合组织的成立宣言自称其宗旨是“加强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鼓励在各个领域有效合作和共同致力于维护保障地区和平安全和稳定”。这个定义实际上赋予了它的多种角色解读,既有反恐安全合作,也包括经济上的密切来往以及文化上的充分交流。

“上合组织口号里说是反恐联盟。但是我们印度人看它是一个能源联盟。”比诺德·辛格对记者说。他认为上合组织在反恐问题上对印度没有实质性帮助,因为在反恐前线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上合组织几乎没有存在感,也没有派遣任何维和部队或者相关军事观察员。尼赫鲁大学的狄伯杰教授则认为,上合组织在反恐方面对于印度的意义是一个“论坛”。印度可以通过这个论坛讨论反恐问题。不过,“(上合组织)不但可以建立双边之间的联系,也是一个进一步扩大地区和多边合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参与讨论例如能源安全这些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狄伯杰说。

上合组织成员国所拥有的丰富的能源储备、完善的交通设施以及相对全面先进的能源开采技术是吸引印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资金、技术和经验都十分丰富的中国公司,对于印度有很大的吸引力。印度的能源安全一直是该国最核心的战略设计中心话题。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在2010年的统计,印度75%-80%的原油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油提供了印度年均能源使用总量的30%左右。而印度石油公司在非洲、叙利亚以及伊朗的石油项目,已经引发了它和美国的一些外交争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合组织成员国可能提供的能源储备,能够解决印度的能源变数。

困扰来自巴基斯坦。没有人能够预测到两国是否能够同时加入上合组织,并且能够在上合组织内部达成一致。辛格本人并不看好两国同时加入上合组织之后的合作关系。“巴基斯坦很多建议不是建设性的……除非它改变做事的方法。”辛格称。虽然俄罗斯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中国也声称在类似问题上“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内部寻求广泛共识”,但是印巴两国加入之后所带来的影响却无法评估。

问题三:印度是“包围外交”的一环?

至少在印度人自己看来,本国并不是对华“包围外交”的一环,也不是大国用来彼此牵制的棋子。

印度目前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是中国。但是在外交上,双边的互信程度并不高。狄伯杰用“信任赤字”来形容彼此之间的互信程度。在印度看来,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售了大量先进武器。而印度则因为和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强政治、军事合作而引发了中国的警惕,尤其是最近日本和印度的外交往来频繁的情况之下。

不过,印度和日本的热情也许并不如中国人想象中那么容易迅速高涨。比诺德·辛格认为,印度跟日本的关系并不算接近。“他们在印度甚至一个记者都没有。”他用这样一个难以证实的情况向南方周末记者形容印度和日本关系。但是最近两个月,日本和印度在外交关系上的升温,加上日本意欲向印度出口铁路技术,这引发了各路观察家们对日本试图利用印度牵制中国的揣测。

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日本资深新闻工作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们日本媒体形容这是安倍政府所谓的‘包围外交’,虽然安倍政府没有公开提出‘包围外交’策略……安倍政府希望通过‘包围外交’和印度搞好关系。”

事实上,印度和美国、日本、欧洲甚至澳大利亚的一些互动,也或多或少地被一些中国国内媒体视为大国的“包围战略”。尤其是美国对印度发展核武器实施双重标准,印度和美国不断加深的军事合作无疑加深了这种猜测。

假如日本和美国持有这样的“牵制”和“包围”思维的话,至少在印度官方来说,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包围外交”的一环。印度前驻华大使苏杰生曾经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那种A和B联手针对C,或者B和C联手针对A的观点,都是一些老套的思路。”

自从独立以来,印度一度奉行“不结盟政策”。这是印度外交的起点。利用自己的大国优势和影响力,印度顺理成章地成为“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印度现在在鼓吹使用‘战略性自治’来代替不结盟政策。事实上这个概念当中包含了不结盟运动的成分。”尼赫鲁大学的狄伯杰教授表示。

来自日本的资深新闻工作者称:“印度外交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平衡外交’。印度不会完全靠近中国,也不会完全靠近日本。它正在中日之间找一个均衡点,同时也希望在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寻找平衡的外交关系。”

苏杰生为“平衡”一词加上了外交色彩。“‘大国均衡’的观点,必须放置在国与国‘相互依存’的语境当中。”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相关:

你是怎样一个奇女子华夏经纬网 2014-09-19 08:07:22各位要认识自己的魅力所在,知道自己是怎样的现..

超前观影口碑好 业界:《痞子2》国庆档"四亿起"定于10月1日公映,由赵又廷、林更新主演,黄渤特别出演,华录百纳、普拉嘉、引力影视、中影股份、云旗传媒联合出品的亚洲灾难动作大片《痞子英雄:黎明升起》(以下简称《痞子英雄2》)日前在北京、成都、南京等多..

上一篇: 湖南官员谈公布个人财产:不后悔 新鲜事总得要有人做
下一篇: 吴昌龙姐姐声讨法庭不公曾被女法警称“像梅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