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老师组劳动竞赛 织学生应援肖战,职业道德底线去哪了?


更新日期:2020-05-12 19:04:31来源:网络点击:1611181

教室不像教室,变成了秀场;老师不像老师,变成了追星的粉丝;学生不像学生,变成了拉拉队员。在短暂的狂欢过后,最终迎来了极其负面的结果。

5月10日,有网友挂出了一段宿迁市某校老师带领学生为肖战应援的视频,引发大批网友声讨。据报道,视频中的孩子们整齐地做手势,跳着肖战歌曲的舞蹈,并喊着:“肖战哥哥你很好,我们很喜欢,冲啊!” 5月11日,沭阳县教育局作出处理,当事老师被停职停课,校长被诫勉谈话。

组织学生为肖战应援截图

教室不像教室,变成了秀场;老师不像老师,变成了追星的粉丝;学生不像学生,变成了拉拉队员。在短暂的狂欢过后,最终迎来了极其负面的结果,被追捧的偶像也发声明表示,希望粉丝好好学习,认真工作,尽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遵守职业规范和行业底线。如此追星闹剧背后,暴露出有的人虽然执掌教鞭,其实自己还是个任性的“大小孩”。对于老师追星,也该头悬戒尺,做到身正为范。

追星本身作为个人爱好,当然无权苛责,但作为老师,追星应该与职业保持距离,将自己的个人偏好和职业严格区分开来。把追星当作一种业余的生活方式,自我陶醉也不失为乐趣。只是在备课和上课时间,这样的偶像崇拜活动应当画上休止符。如果教师职业中掺杂了娱乐元素,校园的娱乐化倾向就浮出水面。追星和职业的界碑不能拔掉,个人行为也要匹配职业属性。

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亦师亦友,师者和学生的属性明确,作为知识传播者和知识接收者,泾渭大抵分明。这则新闻里的追星老师,要么以教师身份强迫学生配合应援,要么和学生的关系不错,没有引起学生太多反感。但这样的行为,让这些小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了某个明星为偶像,在他们尚不能清晰辨别是非和正确喜好的年纪,被迫进行了“娱乐洗脑”。身为领路人的老师,又是在向学生传递怎样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老师,遵守职业道德底线应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这把戒尺没了,便无法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也许,课堂上“绑架”学生追星只是孤例,但提醒我们:教师职业的“戒尺”不能残缺不全。当下,不少学校重视教育教学,反而忽视了人格和职业戒尺,让部分教师在懵懵懂懂中越了界,这是需要引起警惕的地方。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刘海明


相关: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 致敬生命守护者  今天,致敬生命守护者!   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   有一群勇敢的中国人守护着中国   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的希望   他们是白衣天使   也是..

“小餐桌”造“大文明” 浙江“全民公筷”走进校园  中新网杭州5月12日电(郭其钰 徐翘楚)“5.11我筷乐—‘小手拉大手’全民公筷特别行动走进校园”活动11日在杭州市长江实验小学举行,以少年儿童为主力,以小手牵动大手为切入口,该活动旨在以“文明餐桌公筷公..

上一篇: “攻击中国的狗!”为何美媒开始痛批蓬佩奥?
下一篇: 张福海任广东省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