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一亩田


更新日期:2014-09-03 10:49:46来源:网络点击:156979

资料图

原标题:中原水危机

进入7月,大旱在我国中部和东北地区蔓延。“中原粮仓”河南的旱情是自1951年以来之最,受旱区域涉及郑州、邓州、平顶山等13个省辖市。

大面积的干旱再一次暴露了地下水危机的严峻现状。同时,几乎没有抗风险能力的农民,固化的救灾模式,依然是这个国家的切肤伤痛。

绝收

郏县安良镇苗楼村,稀疏的玉米秆孤兀地点缀于大片荒芜的农田里,仅有一尺多高,有的甚至只是从土地里勉强探出的幼苗。残留的麦茬和杂草丛生的荒田现在是这片土地的主要面貌。全省受灾面积1278万亩,其中严重干旱255万亩,干枯33万亩,占全省夏播面积1亿多亩的近13%。这是8月20日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的消息。

平顶山是干旱“重灾区”。自5月份入汛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61.3毫米,较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均值少了七成多。供水水源白龟山水库水位一度降至97.49米,低于死水位。平顶山抗旱指挥部的一份资料显示,8月6日以来,全市虽然出现了普遍降雨,但是旱情没有根本解除。全市作物受旱面积228.52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3.1%,其中,绝收109.39万亩。也就是说,整个平顶山绝收的面积占到了受灾面积的一半。此外,因旱未播种的还有15.6万亩。其下辖的村镇,越往北旱情越严重。位于平顶山以北45公里处、地势以平原和岗地为主的郏县即为特旱区。

苗楼村村口,65岁的熊棉和她的几个好友打着扑克,以往这个时候,她不会这样无所事事。玉米成熟的7、8月份,她需要独自完成5亩多地的收获工作。68岁的老伴患有脑血栓,不能干太重的活。她的妹妹一家三口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地都由她代种,土地所获是他们5个人的口粮,盈余的拿出去卖掉,勉强支撑两个家庭没有工可打时的日常生活。

“5月份割完麦子后,本来该种玉米了。”熊棉指着自家的荒地说,一亩麦子地才收一小袋粮食,而且都是没成熟的青籽,她把这些仅存的硕果拉到磨坊去,磨坊都不肯收,只好自己拿碾钵捣碎。6月下了几次小雨,但水量太少,只是湿了湿地皮。她索性不犁地种玉米了,任凭杂草漫长。也有村民抱着侥幸心理种了玉米,但由于没有持续降雨,不得不拔掉玉米苗喂羊,在它们枯死之前,发挥最后一点价值。刘桂枝看着地里稀疏低矮的青苗,一直不舍得拔掉,她想着,或许天气突然转变,还能长起来。而奇迹并未出现,平顶山的气象预测显示,近期仍无大范围明显降水,旱情仍将持续。

干旱从去年就开始了。“去年麦子就没收,今年连玉米都不收了。”熊棉说,尽管这个地方常年靠天吃饭,但今年的旱情还是让他们始料未及。耕种的季节,抱有希望的农民像以往一样犁地、播种、撒化肥。这些投入却都打了水漂。刘桂枝家里的8亩多小麦地浪费了12袋化肥,由于持续酷热和缺水,撒了化肥的庄稼被烧死得更快。

明知道那些残存的干瘪的麦穗收不了多少粮食,刘桂枝还是忍痛雇来机器收割,一亩地收割的费用40块钱,割完之后,她才发现,大部分麦穗都是空籽,旱情比她预计的更为严重,几乎到了绝收的程度。机器收割到一半的时候,村里一些较为年轻的农民面对眼前的情景气恼地扭头就走。“剩下的也不要了,也不给收割的钱。后来收割的也学精了,先给钱。就怕割到一半人跑了,白费工夫。”刘桂枝说,像她们这样指望着粮食过活的老年人,能收一点算一点,再少也不能扔了。

如同中国大部分的村庄一样,苗楼村的老人是种地的主力。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为心血管、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所困,子女早已分家,外出打工的收入仅能保全自身,土地是他们唯一的“养老保险”。苗楼村年纪最大的老人已经95岁了,她坐在自家门前的石头上,抹着眼泪反复念叨着什么都没收,旱灾让她想起50多年前出去讨饭的往事。坐在一旁的儿子和邻居都宽慰她:“现在政策好了,不会让你挨饿的。”

66岁的李辅庭(音)希望《南风窗》记者能帮忙问问,国家有没有什么补偿。他正在地里锄杂草。“要是不下雨的话,麦子还是种不了,只能先把草锄了再说。”这两年粮食都不够吃,一亩地顶多收三四十斤。他听说离此12里地的禹州鸿畅镇一亩地补了500块钱。“为什么咱们这个地方什么都没有”,李辅庭感到不解。

找水

找水,是苗楼村村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小河、水塘都已经干枯了,各家各户院子里的井水也已经干涸。熊棉和她的老伴每隔几天都要拉着车去六七里地之外的镇上取水。她家没有农用车,只能靠人力。安良镇比苗楼村地势低,有的井里还能打出水来。一些人则得到更远的村镇买水。“洗完脸的水舍不得倒掉,第二天接着洗。别的地方拉来的水碱太大,里面还有小虫子,只能洗洗衣服。有时候也拿来做饭,一桶矿泉水五块钱,用它做饭一下子半桶就没了。”熊棉说,她不舍得。取水,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人家先问是干什么用的,如果是浇地就不给,只有吃的水,他们才愿意给。”刘桂枝说。

每天经过苗楼村村前的救灾送水车让他们很是羡慕。水是送往更北边的山区曹沟的。满载几大桶自来水的卡车开过的时候,熊棉都特别想拦下他们借点水。“那不可能!”另一个老人制止她的念头。“曹沟是革命老区”,他们以此平衡内心。

曾经是中共豫西抗日根据地的曹沟已经连续3年干旱。他们都已经习惯了连年没有收成的状况,饮水问题则更为迫切。家家户户都挖了水窖,等偶尔下雨山水流下来的时候,储存下来。一整年都要靠水窖里存下来的水。以前,他们还能到附近的神垕镇买水吃。“今年的旱情严重,他们也不卖了,人家要留着自己吃。”一位村民说。

自今年7月末旱情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后,平顶山军分区每天3趟向这里运送从郏县县城拉来的自来水。8月15日下午两点多,一辆送水车从山下缓缓驶来,停在了曹沟抗日纪念馆旁边的空地上。

盛满的自来水被注入空地上架起的4个白色塑料大桶中,供村民自行提取,剩下的则分装到小桶里,由救灾战士送到村民家中。不大的空地上很快就挤满了人,接水、送水。曹沟地处山区,交通极为不便,旱情比其他地方也更为严重。不过,在村民眼里,有这样的“待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村庄的光荣历史。

郭秀珍(化名)看着眼前的热闹面带自豪,悄悄地对记者说道:“这都是因为我公公打过日本人,解放军才给我们送水。”曹沟抗战纪念馆的资料介绍中,就有这段历史。“1945年7月20日,一队日伪军600余人围攻曹沟,村民利用手中简陋的武器抗击。战斗中,李付印的父亲在家里用石头砸死一名日军,后被敌人捉住活活勒死。”李付印的父亲就是郭秀珍的公公。李付印已经70岁了,他参过军,腿略有残疾。常常是送水的头一家,也是为数不多能分到小瓶矿泉水的家庭。

而村民李文华(化名)对于眼前的热闹并不那么激动。她更关心家里的房子。附近的煤矿挖空了村庄的地下,浅井已经完全干枯,深井也很难打出水来。石头结构的房子大多裂开了缝。

安良镇镇政府人大副主席周亚鹏分管曹沟的抗旱工作,他对《南风窗》记者说,送水要一直持续到旱情结束、地下水位上升。不过,这依然是应急措施。解决用水困难,还要靠打深井。打水也并不乐观。离此不远的地方正在钻探的一口深井已经打了240多米了,还没有出水。“估计要打到330米左右。”周亚鹏说,整个村子现在是两种方案,一个是迁移,一个是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停止开采,把村子保护起来。“地下还有3层煤,市里也正在跟平煤集团交涉。”周亚鹏说。据郏县相关官员介绍,郏县总共打了50多口井,县本级打了18口井,大多数要到300多米。打一米的费用是1500元,一口井预计需要30万~50万。

农田水利设施需要政府投入,而这是长久以来农业的薄弱之处。送水、打井的救灾方式已经很难解决曹沟村的根本性问题。在村民看来,煤矿开采、附近大片陶瓷厂带来的污染比干旱更为严重。缺水是眼前的困难,而生存环境的恶化让他们更为忧虑。

如何救灾以及救灾中的社会评价也让基层政府颇为紧张。郏县一名政府官员对《南风窗》记者说,老百姓的抱怨多是因为送水不公平,这家送了,那家没送。“现在的老百姓不知道感恩。”他这样说道。

引水

干旱也使得穿越河南省的南水北调工程受到关注。中线工程河南省段全长730公里,经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等8市。河南省受灾的几个区域中,平顶山算是幸运引到水的一个。8月4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组织实施丹江口水库向平顶山市应急调水2400万平方米。而同样干旱的邓州、南阳等地则面临“守着水库却无水抗旱”的尴尬局面。

此前有媒体报道,河南邓州市为缓解旱情,申请南水北调工程放水抗旱遭到拒绝,邓州市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邻近调水源头丹江口库区。南阳引丹灌区130万亩耕地受灾,灌区管理局曾3次向南水北调项目部发函,请求开闸放水抗旱,却被告知,南水北调中线充水实验期间沿线闸门不能打开。这引起了社会舆论对南水北调输水“厚此薄彼”的质疑。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后来做出了回应,平顶山应急调水是由河南省向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紧急请示,经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各省市会商后,最终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批准实施的,并非由南水北调相关部门决策实施。言下之意,其他旱灾区似乎找错了“关系”。

平顶山市副市长冯晓仙对《南风窗》记者说,2400万立方米主要是解决平顶山市区的生活用水,远远不够。目前主要是两处调水,一个是从燕山水库,一个是南水北调。4月份,市政府就已经意识到了水会出问题。很早就启动了四级预警,8月初又升级到2级预警,省里与国家防总协调后才调来了水。

调水颇多曲折。近日,平顶山市被曝并未按国家防总的实施方案,借用湖北省清泉沟临时提水泵站,而是自己架设泵站,被外界指责不愿为抗旱花钱。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杨大勇后来回应称,最初确实想借用清泉沟临时提水泵站,湖北方面也很支持,但平顶山市和清泉沟临时提水泵站具体洽谈时,对方提了很多要求,说水泵不够用,要求平顶山重新加水泵,电也不够用,要求重新拉线,借用清泉沟临时泵站调水,还得筑坝。综合各种因素考虑、论证,决定在刁河渡槽自架泵站。而水资源的分配模式,也依然延续重城市重工业、轻农业轻农民的逻辑。

原本预计8月19日才能到平顶山的丹江水提前一天抵达。8月18日晚,丹江水经过220公里的南水北调总干渠和14公里的彭河河道,流向平顶山白龟山水库入口处。安良镇的村民、驾车经过的公交车司机途经中线工程的河道时,总是停下来看一看。他们对南水北调要进入平顶山也有所耳闻,但并不清楚这和他们有多大的关系,也不知道丹江水是用来供应市区生活,只是很迷茫地揣测:“或许能够渗一点水到这里。”


相关:

羽泉本周日西安开个唱 姻缘正能量一个都不少羽泉2014“在一起”西安演唱会,将于本周日(7日)强势登陆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体育馆。近日,羽泉接连发起两场主题活动,邀请热心公益事业的“正能量天使”和在演唱会同日喜结连理的情侣们共聚现场,分享生活中一点..

《机器纪元》有望引进 多面“佐罗”占领中国银幕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参演的《敢死队3》目前正在国内热映,而由他独挑大梁的科幻巨制《机器纪元》也有望近期引进国内。这位曾经迷倒亿万观众的“佐罗”,成为了今年中国电影银幕上最忙的好莱坞巨星。从拉丁情人到孤胆..

上一篇: 解开红色高棉之结
下一篇: 昆明人在鲁甸震区抗震救灾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