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zbox 香港高考如此命题,教育怎会不出问题?


更新日期:2019-12-23 22:35:46来源:网络点击:1522458

一个稚嫩的女声在耳边响起,紧接着周围数百名黑衣人齐声应和。声响在商场开阔的中庭里回荡。他们不是在合歌,也不是在朗诵,而是占据了公共场所非法集会。领头的女孩带着口罩,一身黑衣,从声音和体型判断,约莫十三四岁——原本是在学校苦读或是父母身边嬉戏的年纪。

学生在修例风波中冲在了最前面。香港警方本月9日公布,近6个月来,以涉嫌非法集结、参与暴动罪逮捕6022人,其中4成为学生。香港教育无疑出了问题。此前也有媒体报道,通识教材中埋着的丑化国家、制造对立的内容。

教材问题固然是一方面,

但香港教育界人士指出,

另一个 更严重的问题 出在

香港高考(即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指挥棒

不少在内地读中学的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些科目考试之前,老师会叫同学们拿出书,告诉大家,某某内容不在考试范围内,大家就不需要看了,某某内容常常会考到,大家要重点看。试卷比课本更能指挥学生的学习方向。

在香港,也是如此。教材归教材, 真正决定学生着力点的是高考

以通识教育为例,几方力量参与其中。

首先是教育局。

教育局负责起草课纲,但是不负责编纂教材。

编纂教材则是由第二股力量——出版商掌握。

这是内地舆论主要批评的对象。出版商可以按照课纲自由出版教材,并由各中小学自主选择。和其他科目不同,通识教材无需经过教育局审核。

然而,另一股重要力量很少引起注意,那就是 负责考试的机构——香港考试与评核局(简称考评局) 。

考评局是香港专责安排及统筹考试的机构, 决定考什么、怎么考、如何评分。 考评局是一个自负盈亏的独立法定机构,和香港特区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局没有隶属关系。两局有合作机制,但教育局无法指挥考评局。

这三股力量互相制衡,有点像西方国家政治体系中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教育界人士指出,通识教材固然有问题,但组织高考的考评局问题同样严重。

香港高考中的通识科考试,每年有三道必答问答题。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理事、将军澳香岛中学校长邓飞做过统计,从2012年第一届通识科高考开始,到现在的8次考试中, 有5次考到了香港政治议题——从元旦大游行到立法、行政关系,一直到政党的光谱都出过题。

邓飞说:“关键是在考题并不在课本。 既然考试题目这么喜欢出香港政治问题,导向就很明显了。 尽管在通识教育课里面,香港政治时事占的比例很低,也没有说是必修必考,但问题是考评局确定这样命题,把它变成一种事实上的必修必考,学生就被迫要应对。

通识教育科目的指挥棒又掌握在什么人手里呢?

大家可能还有印象,今年8月,香港中学老师赖得钟在在网上叫嚣“黑警死全家”,引起社会哗然。这个用泼妇骂街似的言语散布仇恨言论的赖得钟,正是考评局通识教育科科目委员会主席(后因此事被迫引咎辞职)。

通识科考试由赖得钟之流把控,难怪试题撩拨社会对抗成为惯例。邓飞说,按照过去几年的出题趋势推断,修例风波很可能会进入未来一两年的高考题。

通识教育本意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如今却成了反对派竞相兜售私货的大卖场。

香港教育不仅仅是教材走上了歧路

更是指挥棒指错了方向。

相关新闻:

我花了725港币,买了香港通识教材

通识教育科共有三大范畴“自我与个人成长”“社会与文化”“科学、科技与环境”,下设六个子单元:

在具体的课程内容方面,教育局只提供了一个教学指引,课本内容只要符合这个指引就可以,没有教学大纲。因此《通识教育》的教材按照出版社的不同有许多版本,学校可以自行选择使用哪套。

而据说问题就出在《今日香港》和《现代中国》这两册上。

《今日香港》总共分为三大主题:

● 生活素质

● 法治和社会政治参与

● 身份和身份认同

主题1: 生活素质

这个主题主要介绍“什么是生活素质”、“如何衡量生活素质”、分析当前“香港居民的生活素质”以及探讨“改善生活素质的方法和障碍”。

课本一开始就提到香港在全球宜居城市中排第45位,而排名受到了“空气污染”、“社会内部矛盾”、“政治环境”以及“房屋问题”的影响。

举的这两个例子总觉得怪怪的:

第一章主要提到的内容有:

● 经济收入方面,香港的基尼系数屡创新高、生活成本不断上升、打工者薪水增幅低。

● 社会保障方面,主要矛盾有公立医院的服务供不应求、学校阶级分化、住房环境恶劣。

● 政治方面,书中用港大2016年的调查图表,说明香港市民对特区政府的管制现状“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率达到69.4%。还放了一篇形容香港的“新闻自由受到打压”的评论节录。

● 环境方面,提到香港空气污染和环境破坏时的文字描述。

● 文化方面,则提到“近年中港两地人士往来愈来愈频繁,增加了因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

不知你感觉如何?在看完这一单元后,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

香港的生活质量很低,而且各个方面还在不断下降,但香港政府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主题2: 法制和社会政治参与

看标题应该是在讲如何维护和彰显香港法治,然而刚读到第一段就傻眼了:

占领操场??相信大家都明白它在指代什么吧?这部分内容是在鼓励学生只要有任何不满意就可以向学校施压吗?这也不难解释一些香港大学的学生会不把校长放在眼里,甚至会发动学生围堵校长了。

再往后翻,内容愈加触目惊心。

在“参与社会及政治事物的方式”这一章,有一类叫做“非制度化途径”。

在描述多个其他国家发生的政治事件时,视角全部是反对派的角度,意在突出争取“独立”时发生冲突的“悲壮”。

还有些内容在毫不掩饰地批评政府, 然而对游行示威活动则称赞是“真正在为公众利益而奉献汗水”。

给下一代建立公义社会??

把中港矛盾的源头直指中央

这一单元意图给学生传达的信息大概是:

香港越来越不自由、法治越来越差,人们需要起来反抗

主题3: 身份和身份认同

最后一个主题讲的是“身份认同”。看完整个单元赫然发现,书中反复强调身份认同重要性的目的, 是让学生认同自己的身份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

例如下面这个调查表,名义上是做身份调查,但实际操作中却会使一些学生为了避免不合群或受到排挤而做出违心选择,变相强化“本土意识”,真是满满的套路。

明目张胆地带节奏,制造中港矛盾

Excuse me?行政长官不需要爱国?

除了强化“香港人”的概念,还不忘用“批改”的名义丑化内地人:

这幅图已无力吐槽

这个单元的图谋更加明显,就是为了灌输给学生们一个观念:

我是香港人,不是中国人,香港人和中国人是不同的

不止是教科书,练习册中的内容也无时无刻不在表达和课本相同的观点:

攻击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恶意

看看这段话,“你应该争取自己的明君”,煽动学生无疑了!

看到下面有个“参考答案”二维码,好奇地扫了一下,下载到一个PDF文件,然后又被里面的“答案”气到了!为什么不能努力把香港建设的更好呢??

试想让一个学生去做调查研究,然后写成论述性文章,但题目却是一早按照编者的立场拟定好的,这算什么独立思考?完全是在洗脑好吗?

不知道学生在学完通识课的《今日香港》后,会对香港的现状有什么感想,对未来有着什么样的期望,进而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Robin叔叔、大公报

相关作者:宰飞 吴頔


相关:

徐峥谈新片《囧妈》:我想拍一个中国式的合家欢  中新网北京12月23日电 徐峥“囧系列”最新作品《囧妈》日前在北京举行“旅行的意义”发布会。 《囧妈》“旅行的意义”发布会现场。片方供图   导演兼领衔主演徐峥介绍,《囧妈》最初的名字为《开往俄罗斯..

报告:中国残疾人省级政策持续创新 关注扶贫等十方面  中新网北京12月23日电 (唐正)《中国残疾人省级政策创新指数报告》(简称《报告》)今天在京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各省份创新残疾预防和康复政策、残疾人扶贫开发政策、残疾人信息化建设政策等,满足残疾人多..

上一篇: 这个国家被美国核爆67次 美国却拒绝为“后果”买单
下一篇: 李阳前妻:“家暴只有0次和一万次”会再次伤害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