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记者在巴勒斯坦pp越狱助手 工作3年 称当地人觉得哈马斯属温和派


更新日期:2014-08-15 15:09:16来源:网络点击:129099

原标题:我和哈马斯打交道

随着加沙年轻人开始不断挑战哈马斯的禁令,这些规矩渐渐被打破:抽水烟的女士比比皆是,夫妻出门也不用再带结婚证。对这些现象,哈马斯现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记者:吕迎旭

哈马斯,被西方国家和以色列定性为恐怖组织。在媒体报道中,哈马斯成员通常黑套蒙面、头缠绿巾、身穿迷彩、手持AK-47或爆炸物示人,让人颇感恐惧和神秘。哈马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它是否如它的形象一般“恐怖”?

《环球》杂志记者在巴勒斯坦工作三年多,与许多哈马斯成员有过近距离接触,也有一些“发现”。比如,在当地巴勒斯坦人眼里,哈马斯是个抵抗组织,还属于温和派;哈马斯成员是普通百姓的一分子,他可能是周五穿着长袍在清真寺做宣讲的谢赫(阿拉伯语,常用来称呼比自己年长或知识渊博的人),也可能是和你在同一个咖啡馆消磨时间的公务员,还可能是上门向你收订报费的小职员。

在巴勒斯坦,哈马斯处境两重天

在目前的巴勒斯坦,哈马斯控制着加沙地带,与在约旦河西岸的法塔赫分庭抗礼。虽然近期这两派组建了联合政府,但割据局面没有实质变化。

哈马斯是加沙的执政者。据统计,哈马斯成员及其支持者约占加沙总人口数量的60%。

在约旦河西岸,法塔赫统治下的哈马斯仍然处于半地下状态。由于以色列控制着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区,哈马斯行为稍有异动,就有可能被以色列抓捕。对很多哈马斯人员来说,监狱成了第二个家。

此前,《环球》杂志记者曾计划采访一位哈马斯立法委成员,与他约好几天后见面,但采访当天得知,他被抓进以色列监狱。为保证采访,只好约另外一人,但几天之后他也“失联”,等上网搜他的名字后,才发现前一天晚上被逮捕的人员名单中有他。

除暴露在以色列的视线下,在约旦河西岸,哈马斯与作为执政者的法塔赫多有摩擦,并遭到后者的打击,法塔赫掌控的巴勒斯坦情报机构还会对一些哈马斯成员进行定期传唤。

每月上门收订报费的巴勒斯坦人阿什拉夫是哈马斯成员,他曾向《环球》杂志记者诉苦,说约旦河西岸太不安全,前几天他又被巴勒斯坦情报部门传唤,虽然自己什么都没做。

在加沙人眼中,哈马斯还是温和派

哈马斯于1987年成立,长期致力于在加沙民众中开展慈善事业。如救济穷人,办幼儿园、学校,抚养孤儿等。因此,哈马斯赢得了民众的好感。

2006年,巴勒斯坦民众在对腐败的法塔赫极为失望的情况下,将哈马斯选上了台。次年,哈马斯又通过武装斗争将法塔赫武装人员赶出加沙,成为加沙的当政者。

不过,事实证明,哈马斯执政经验匮乏。

上台7年来,加沙民众对其怨声载道,对哈马斯没有解决民生问题感到不满。

例如,电力供应短缺一直是令加沙人最头疼的事,但哈马斯对此却束手无策。此外,以色列对加沙实施海陆空封锁,导致加沙地区民众生存状况日益恶化。这也增加了人们对哈马斯的不满。

当时,在巴勒斯坦民众中一度有个预言说,一旦举行大选,哈马斯会失去加沙的支持,法塔赫会失去约旦河西岸的支持。因为两地的人都测试了两派的管理能力,结果都是无法令人满意。

不过,加沙民众对哈马斯普遍认可的是,它给加沙人带来了良好的治安。

在哈马斯上台前,因为与法塔赫的斗争不断,导致街巷中打杀事件时常发生。同时,加沙是个家族社会,大家族依靠自身强大势力倚强凌弱事件频发。

哈马斯上台后,法塔赫被赶走,一些大家族被武装镇压。

一次,哈马斯警察在抓捕一名罪犯时,遭到该家族人的抵制,哈马斯派出武装人员,双方发生枪战,最终打死多人,罪犯被绳之以法。哈马斯警察由此树立了权威,加沙开始变得平静。

《环球》杂志记者到巴勒斯坦工作之初,一直想问当地同事一个问题:“你认为哈马斯是极端恐怖组织吗?”但还是担心太过唐突。后来彼此熟了,探讨起这一问题,他们几乎一致表示:“不是,哈马斯是抵抗组织,我们处在占领下。”

他们还说,哈马斯也不能算极端,因为在加沙有比它更极端的萨拉菲派。

“萨拉菲”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坚持祖先传统的”意思。“萨拉菲”组织受到“基地”组织思想的影响,秉承建立“正统的伊斯兰国”和反以色列、反西方的极端立场。

在萨拉菲派看来,哈马斯参加选举、没有在加沙实施伊斯兰法是对信仰的严重“背叛”。

因此,在加沙人眼中,哈马斯是“温和派”。

2007年哈马斯上台伊始,也曾计划在加沙实施伊斯兰法,为此大力整治社会风气,出台诸多禁令。例如,不允许女性在公共场合抽水烟,不许男性给女性理发,不许穿紧身长裤,不许陌生男女一起出行等,这些禁令让夫妻出门都要随身携带结婚证。

但随着加沙年轻人开始不断挑战哈马斯的禁令,这些规矩渐渐被打破:抽水烟的女士比比皆是,夫妻出门也不用再带结婚证。对这些现象,哈马斯现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在萨拉菲派眼中,现在的哈马斯已离经叛道,转化为一个政治党派。因此,他们开始不断挑战哈马斯的权威,双方甚至发生武装对抗。

平民哈马斯:拘谨、虔诚、物质欲低

在巴勒斯坦工作期间,《环球》杂志记者接触到很多平民哈马斯,与相对世俗的法塔赫成员相比,他们有一些共性。如跟异性打交道时会比较拘谨,信仰虔诚,对物质的欲望偏低。

到巴勒斯坦后,《环球》杂志记者认识的第一个哈马斯成员是阿什拉夫,他每月初都到办公室收取订报费。第一次上门时,进屋后记者热情地向他伸出了手,由于记者是女性,他连声说:“NO!NO!”记者问他是不是哈马斯时,他脸红了。

《环球》杂志记者曾去拜访加沙的一家哈马斯报社,报社员工是清一色的哈马斯成员。社长是位40多岁的男子,身着笔挺的西装,留有胡须,带有明显的哈马斯特征,他同样拒绝了《环球》杂志记者伸出的手。

除握手外,与陌生女人接触对哈马斯来说也是个挑战。一次,《环球》杂志记者约加沙一位政府机构的负责人就餐,本来已敲定,但他临时爽约。后来了解到的原因是:作为哈马斯成员,在公共场合和陌生女人就餐实在“不方便”。

在巴勒斯坦,《环球》杂志记者曾去培训中心学习以色列的官方语言希伯来语。授课老师是位哈马斯成员,因曾在以色列监狱被关押15年,他学会了希伯来语,并通过函授完成了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硕士学位。出狱后,他和狱友合开了一家希伯来语培训中心。

老师右手残疾,那是他曾经参加一起袭击事件留下的后遗症。

上课前,他通常会招呼学生们一起去做礼拜,课间休息时还会再去做一次礼拜。《环球》杂志记者成了唯一的旁观者。

对此,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说按照伊斯兰教规,非宗教人士死后是会进地狱的。他开始向《环球》杂志记者介绍伊斯兰教的教义,并安排记者会见当地的宗教学者,试图加以说服。

此后每次上课前,他都督促《环球》杂志记者学习伊斯兰教教义。

一次他焦急地催促道:“没时间了,赶快学习!”

“有什么可急的?”

他回答:“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

无独有偶,阿什拉夫每次见面也要跟《环球》杂志记者探讨同样的问题。

一次,他问道:“你们不信教,是否认为人死后就结束了,什么都没有了?”

当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沉思了一下说:“那么人活着岂不如一辆空驶的火车,没有目标?”

在巴勒斯坦,法塔赫属于世俗党派。每到法塔赫领工资的日子,就可以看出商业区明显不同于往日:车水马龙,水泄不通。

虽然在加沙哈马斯公务员人数很多,但加沙的商业区仍然萧条。店铺人员说:“没办法,哈马斯的人就这样,不爱享受。”

在希伯来语培训中心任教的伊迈德,也是一名哈马斯成员,30岁上下,他每天不仅在希伯来语培训中心当老师,还要去培训巴勒斯坦财政部的员工,之后会到自家在拉姆安拉中心的菜摊去当收银员。

《环球》杂志记者问他:“你们哈马斯的人怎么都清心寡欲,不会享受?”他回答道:“不对啊,我们内心感到很幸福!”


相关:

《好声音》汪峰遭那英“转身”学员录音频经过连续4周的角逐,《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学员选拔阶段已进入倒计时,那英、汪峰、杨坤、齐秦4位导师的战队都接近满员状态,对于接下来的比赛,他们的选择将更加谨慎和严苛,本周五晚21:10分播出第五期节目,学员..

张艺谋不愿和解 坚持把讨薪官司打到底张艺谋不愿和解8月13日,北京电影圈知情人士向记者爆料称:张艺谋状告张伟平讨回《三枪拍案惊奇》(简称《三枪》)1500万分成立案后,有电影圈朋友考虑到张艺谋和张伟平曾是多年合作伙伴,想从中调解,希望两人的官..

上一篇: 菲律宾在南海曾长期缺枪少弹 将椰树伪装成大炮
下一篇: 卢甘斯克民兵领导人辞职 称受重伤难以继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