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接盘侠”的陆军上海财经 ,是怎么让“穿甲弹”的名字越变越长的


更新日期:2018-08-22 11:26:43来源:网络点击:1166152

最近,央视节目《加油!向未来》,向大众展示了105mm三期穿甲弹击穿10块钢板的视频,瞬间火爆整个网络。本期武研社“难懂的周二”,我们就从其诞生开始,说说穿甲弹发展历程。至于“硬核”向的干货,我们日后再说。

视频截图:确实很震撼,但对于老司机来说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海军出生,陆军接盘

从19世纪60年代到一战时期,各国海军先后为舰炮研制了三种穿甲弹,即尖头穿甲弹钝头穿甲弹被帽穿甲弹。其中使用最早的尖头是由淬火的钢锻造而成的,其利用巨大的动能撞击装甲造成穿透效应。为在击穿装甲后有更大杀伤力,不少尖头穿甲弹还在弹丸底部设有一个空腔,内部装炸药,可以在击穿装甲后爆炸杀伤敌人。

尖头弹构造图,早期反坦克用的穿甲弹无一例外都是从海军那里照抄的

但在使用中,人们发现尖头穿甲弹打稍微倾斜钢板跳弹,这是因为穿甲弹撞击装甲时,弹体会受到两个方向分力。而且进入20世纪后的战舰装甲还经过了表面渗碳处理,硬度较大。因此尖头穿甲弹非常容易发生跳弹和弹头破碎的现象。为解决相关问题,人们又发明了钝头穿甲弹,就是将弹丸头部改为平钝形状,撞击装甲时接触面较大,弹丸头部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反作用力较尖头穿甲弹小,可以减轻弹丸头部的损坏,射击倾斜装甲时不容易跳飞。

其实这跟倾斜装甲的防护原理没啥两样

不过,钝头穿甲弹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跳弹问题,为此人们又研制出了被帽穿甲弹,就是在弹丸头部的外面焊接一个外形平钝、用韧性较好的合金制成的被帽,当炮弹击中目标时,被帽可以让弹头“粘”在弹着点上防止发生跳弹。而且被帽在撞击装甲并破损的同时,也给装甲表面造成一定的损坏,有利于完整的尖形弹体继续穿甲。当然由于钝头的存速性肯定不如尖头,所以人们又在被帽穿甲弹的头上戴了顶“帽子”,形成了风帽被帽穿甲弹

实际上“风帽被帽穿甲弹”是二战时期的产物,只不过一时没找到相关图片,只能拿它顶数了

从全口径到次口径

一战结束后,各国开始休养生息。虽然在这期间穿甲弹有了长足发展,但当时各国发展的还是以轻型坦克为主,装甲防护也没多强,所以穿甲弹的进展相对缓慢。二战爆发后,纳粹德国全新的战法,让各国开始重视以坦克装甲车为代表的机械化力量,穿甲弹的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

某种程度上看穿甲弹和坦克是互相依存、相生相克关系,一旦一方停滞不前,另一方也会相应停止

随着装甲材料的突飞猛进以及坦克的吨位不断变大,传统的穿甲弹对付他们有点力不从心。一开始人们通过加强弹头硬度配合风帽被帽穿甲弹来解决问题。不过随着德国虎式坦克的入役,这个首上装甲达到102MM的钢铁怪兽,成为了同盟国的梦魇。不过德国也没好哪去,因为随后登场的IS-2坦克相对于前者来说虽然综合能力弱一些,但架不住造的多呀!

山口丁玩家心目中的“慈父-2”

Serb:搞比利的超征太强了,咱们来削削德系吧!

“穿甲”三流派

于是在反装甲武器的研制上,出现了三种流派,一种是穿甲榴弹(和本文无关,不细说)。一个是增大火炮口径(苏联)。另一个是研发新弹种(美英德)。虽然第二种简单粗暴,但坦克炮口径增加就预示的炮塔体积要增加,所以坦克炮口径不可能无限制发展。二战末期,英国人在著名的17磅反坦克炮上使用了一种新弹药——次口径脱壳穿甲弹。这种弹在高速穿甲弹的基础上去掉了风帽,虽然也有一个轻质外壳,但这个外壳在飞出炮口后就自动飞散脱落只留下尖细的碳化钨弹芯在空气中飞行。

作为早期唯一一款能在远距离击穿虎式坦克的武器,17磅炮居然被“山口丁”和“陆空大乱斗”黑的那么惨!看来英国人没给钱呀!

从线膛炮到滑膛炮——冷战时期

经过二战的洗礼,坦克在地面战争中的统治地位已经没有哪个国家表示质疑。特别是随着铁幕垂下、冷战开始,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拼尽全力发展坦克,从而使坦克在战后进入了空前繁荣的发展期。而穿甲弹也乘着坦克的东风迅速发展。

柏林“墙”的经典照片

从二战到整个50年代,坦克装备的主炮以及反坦克炮都是线膛炮,所发射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自然就是旋转稳定。但是为了对付防护性能越来越高的装甲,人们希望穿甲弹的穿深越来越大,这就要有更大的比动能,弹芯则必须有更大的密度和长度。而穿甲弹如果弹芯很长,那么在出膛后高速旋转时会因芯体的弹性而发生抖动,这将严重地影响穿甲弹的射击精度。所以,旋转稳定的弹芯长度难以继续增加,长径比很难突破8(通常只有5~6),这就严重限制了穿甲弹继续提高穿甲威力。

L7系列线膛炮经久不衰,直到现在东亚某国,美国,德国还在发展相关弹种

有鉴于此,人们想到了滑膛炮,这种炮不会让弹芯发生旋转。至于空中飞行的稳定问题,可以用尾翼来解决。由此,现代坦克的主用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开始出现了。这种穿甲弹的弹芯长度很大,当弹丸飞出炮口后,弹托立即飞散,只留下又细又长如同飞镖一样的弹芯在空气中飞行,击中目标时的比动能大幅提高。一开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一开始是不能装备到线膛炮上的(原因请看前面一段),不过英国人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弹托上加上一圈活动弹带后,就得到了解决。

东亚某国的天马虎基本型坦克;它的前身T-62(从埃及和叙利亚顺过来)是世界上第一款装备滑膛炮和尾翼脱壳穿甲弹的坦克

从单一走向复合——1980到2018

随着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的出现,传统用合金钢打造的尾翼脱壳穿甲弹已经够不成威胁。对此人们一方面继续增大坦克炮的口径——西方统一增大到120毫米,而苏联则增大到125毫米,并且几乎全部采用高膛压滑膛炮(只有英国继续坚持线膛炮)。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长径比,并且对弹芯、弹托的材料和结构不断进行改进,从而使穿甲能力得到了飞跃性提高。

中美两国在穿甲大的差距还是有的,我们现在还做不到M829A3这个级别的整装穿甲弹

例如美国在冷战末期研制成功并且投入生产的120毫米M829A1贫铀弹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长径比达到了30:1,初速1?670米/秒,千米初速降为50米/秒,1?000米、2 000米、4?000米距离上可击穿的均质钢装甲厚度分别为620毫米、570毫米和460毫米。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M1A1M1A1HA坦克发射的M829A1贫铀穿甲弹击毁了很多伊拉克军队最先进的T-72坦克。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爆发大规模陆战的可能性逐渐减小,这也是坦克发展日益趋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坦克在较长时期内还不会消亡,但其作用和地位却在日渐下降。因此,未来甲弹之间仍然会继续对抗下去,然而力度却在不断减弱。


相关:

探访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为折翼的天使筑梦安家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题:为折翼的天使筑梦安家——探访中国残疾人艺术团   胡梦雪、罗争光   曼妙的姿态、优美的手势、引人入胜的音乐旋律、激情四射的拉丁舞步……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一间充满活力的..

一所非主流大学的精英教育  科学现场一所非主流大学的精英教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了上大学,茅子桐3年搬了4次家。   他的行李箱从未超过两个,每次离开一座城市,他和100多个同学“一起移动”。学校没有校园,宿舍也换来换..

上一篇: “白脸小伙”太惹眼 大爷悄悄跟踪发现是个贼
下一篇: 营造尊医重卫社会氛围还需解决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