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犹记十年前北信用卡额度 京奥运闭幕式


更新日期:2018-08-05 02:14:28来源:网络点击:1140815

原标题:犹记十年前北京奥运闭幕式

  ●手记

  

  北京奥运会时发过一个黑色的媒体包,绣着红色的会徽,朴素又结实,好多年都不带用坏的。今年初采访平昌冬奥会时,发现好几个国外记者依旧背着北京奥运会媒体包,只是肩带有些破损。十几年体育记者干下来,我也算“阅包无数”了,北京奥运会这款绝对经典。

  我上海的一个记者朋友也把这款包珍藏了起来。当然,除了媒体包,他还收藏着一些稍稍特别的东西。闭幕式后,他把鸟巢一卫生间外贴着带有北京奥运会徽的铭牌撕下来,贴到自家卫生间门上。十年了,他家用的一直是“奥运级卫生间”。

  我自己倒没留下什么,也可能几次搬家时遗落了。除了那个几乎用不坏的媒体包,老物件也就剩下那张北京奥运会媒体证了。十年前,北京奥运会时绝对不比这几天凉快多少,一个月跑下来,挂在脖子上的带子从黄色变成了黄黑色。

  北京奥运会时,这样的媒体采访证新京报一共有“两张半”。我是一张E证(文字记者),陈杰拿的是一张EP(摄影记者证)。另外“半张”是田径专项采访证,郑淇戴着它,见证了那个让无数国人心碎的时刻(刘翔伤退)。

  我们住在北五环外的媒体村里,尽管同住一个三居室,但大家碰面机会不多。我们不是在赛场,就是在赶往赛场的路上。最多时,我一天跑3个场馆采访,经常就在媒体班车上睡着了,好几次下车时都是被志愿者叫醒。

  十年前,正值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那会儿没有微博、没有微信,更没有智能手机,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记录着那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期间,新京报推出“狂奥”特刊,每天平均24个版。事后,我做过一个粗略统计,十年前的那个8月,我差不多写了20万字稿件。

  说起北京奥运会,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会是开幕式。于我而言,如今还能清晰记住的场景则是闭幕式,那些场景是转播镜头里没有的。

  我不记得是怎样从媒体席下到内场的,只记得自己傻傻坐在那里,头顶是逐渐消散的烟花,身边是狂欢的人群。有人拉我一起拍照片,我就咧嘴笑一笑;有人张开双臂,我就给她一个拥抱。那本该是一个狂欢的夜,我却把自己封闭了起来,直到工作人员赶我离开。

  离开鸟巢,我坐班车直接回了媒体村,一觉睡到次日午后。那个晚上,报社同事都去吃香辣蟹庆功了,听说很多人喝多了,也有人哭了。

  □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


相关:

“花式炫腹”,海军陆战队小哥哥的这场比赛,帅翻朋友圈微信号:ddhjzz 『军媒新锐,原创阵地』 男友力爆棚的八块腹肌, 让人尖叫的“铁血倒三角”。 迷妹们今天要大饱眼福了, 因为刚刚说的就是 今天要出场的兵哥哥们。 让我们一同到海军陆战队某旅 举办的“精武杯”健..

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再次低调测试,啥时候出实战武器?文/点滴金戈 2018年8月3日06点41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系统星空-2火箭在西北某靶场成功发射,在经过近10分钟飞行试验,火箭完成主动段程序转弯、抛整流罩、级间分离、..

上一篇: 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谈判下月完成
下一篇: 自曝无证售房想收回再卖,打错了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