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为什么人人都无限之宅魂召唤 爱“女学生”


更新日期:2018-03-29 14:40:50来源:网络点击:1007645

原标题:为什么人人都爱“女学生”

1

“女学生”一词,并非近代鸦片战争之后才有的新发明。在传统章回小说中,女学生一词已经相当常用,例如《红楼梦》第二回:

“雨村拍手笑道:‘我这女学生名叫黛玉,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我心中每每疑惑,今听你说,是为此无疑矣。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

女学生自古有之,但“女学”却实在是近代才有的新事物。古时男尊女卑,外加宋朝之后儒家大力倡导男女授受不亲,以及禁止女子抛头露面。所以近代以前,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方式,基本都像《红楼梦》中的黛玉宝钗一样属于家传或自修。虽然也有专为女子设立的私塾,称为“女塾”或“女馆”,但通常只学习常用字、《弟子规》和“三从四德”,最多教到能写信便作罢。至于诗文辞赋,都是不教的。想一想薛涛和李清照之后,元明清三代基本一个出名的女诗人也没有,就知道六七百年里,中国女子受教育的比例低到何种程度。

01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开始在阵痛中开始现代化进程。时人在受到男女平等之风的熏陶后,对西方指责中国女子“失教”的指责深感惭愧,1897年的《湘学报》上载文感叹:“西人谓其国,生一人获一人之用,而中国四万万人只能以二万万人计算,非虚语也。”

同年,中国近代的第一所新式女学堂“中国女学堂”在上海开学,资助办学的人里有谭嗣同和张謇,而章程和公告是由梁启超起草的。中国女学堂旨在通过新式女校,培养一批有文化的新女性,以推动中国自强。

02

这之后,一批西式女校在中国各大中城市陆续出现。到1919年,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更名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是教会女学外最早的一所女子大学。第二年,北京大学等高校开放女禁,女子也能进入大学就读,这堪称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然而想一想,女子入校这样对于中国一半人口而言意义无比重大的事件,距今也还不到一百年。

2

在女学出现之前,科举考试是男性的专利。针对女子而设的只有“花榜”,即职业妓女参加的花魁评选比赛,也设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在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中,就有乾隆凭借皇权让评委袁枚等人划定名次的情节。

女学出现之后不到十年,延续1300多年之久的科举制被废除,效法欧美和日本的西式学校教育正式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只是虽然女学开始普及,此时能进女学就读的女子,却几乎无一不是社会上层。1907年,记者调查北京豫教女学堂的全部68名女生,发现清一色来自士宦家庭,其中57名的家长是官员。十五年之后的1922年,北京高师附中的女生里,仍然没有一人出自农家。

此时的女学,百分百是富贵阶层孩子的专属领域。而像宋美龄、林徽因这样家世不凡的孩子,一般选择教会女学,相当于如今的国际学校。

03

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原理,因为女学生的数量实在是太少,因此她们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极为引人关注。从前的大家闺秀处于深院之中,路人难得一见。而如今的年轻女学生们除了在家和在校之外,还会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大街小巷。路上的女学生不论胖瘦妍丑,走在路上就是一道移动的风景线。1908年《北京女报》曾刊文:

“这些学生,老远地就一望而知,并不在衣服上分别,那个气宇,就与众不同。头一样,眼睛不胡看;二一样,不像寻常女子,那样羞羞涩涩的;三一样,脸上福气,带出来有学问的样子,正是古诗上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因为女学和女学生的新潮,当时的媒体对此的关注可谓巨细靡遗。大到女学堂的筹建、开办、毕业,小到女学生的入学试题、课程安排、服装规定、是否缠足等,都一一采写,以飨对此充满无比好奇心的大众读者。

1907年,大力兴办女学的教育家江亢虎在北京琉璃厂甸举行女学慈善会,各校的女学生登台演说、唱歌、游艺、义卖募捐。当天车如流水马如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轰动了北京城。但江亢虎对此心知肚明,他后来自嘲:“其实大众的心理,哪里都是慈善为怀?多半是来凑热闹,来看女学生。”

大庭广众之下,可以公然观看年轻女学生的长相、神态、举手投足和一颦一笑,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吸引力要超过原来菜市口刑场的枭首凌迟。毕竟砍头时时有,而女学生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稀罕物。

3

当时女学生的着装,跟一般都市女子全然不同。女学堂对着装的规定力主朴素淡雅,例如上海务本女学就明文规定,“帽鞋衣裤,宜朴净雅淡。棉夹衣服用元色,单服用白色或淡蓝。脂粉及贵重首饰,一律不得携带。”

在路人的眼里,清新质朴的女学生,与浓妆艳抹的一类女子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女学生的优势更在于知识的掌握,是文明开通的代表,也是国家和民族新兴希望之所在。女学生们的诗书才华和内在气质,普通女子一时间难以拥有。于是对于女学生的艳羡和倾慕,最直接就变成了服饰上的模仿。

04

女学生对于大众的吸引力,当然主要针对男性。在鲁迅的小说集《彷徨》里,有一篇《高老夫子》,写仰慕文豪高尔基而自己改名高尔础的混混高老杆,平时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却因为想看女学生,去谋了一个女学堂的教职。

而女性有时也会不自觉地羡慕女学生。鲁迅的正妻朱安,在女学生来家时时常自惭形秽。许广平们剪短发、穿黑布裙、落落大方、谈吐不凡,浑身都是青春的气息。而朱安年近五十、脸色蜡黄、少言寡语、无人问津。朱安在她们的眼里,就像是惋惜地看着一件鸡肋古董。

年轻、漂亮、大方、知性的女学生,青春、明朗、纯情、天真的女学生,对于大多数的男性而言充满魅力。鲁迅选择许广平而非朱安,实在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像鲁迅那样的头脑和心灵,必须要受过教育的女性才能勉强跟上一二。而朱安这样缠足无文的旧式女性,注定会在女学生面前被淘汰。

05

当时有权势的男性阶层,纷纷把女学生作为择偶的第一选择。以军阀杨森为例,一开始娶的妻妾都不看重文化,后来就越来越逐渐注重要有文化、上学念书的女学生,把文化素质作为妻妾的关键标准。杨森的七妾曾桂枝在上海读书,八妾汪德芳在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就读,九妾蔡文娜在成都上大学,十一妾胡洁玉在重庆求学,十二妾张灵凤,是台湾的中学。像张宗昌这样的大老粗,一开始在妓女里择偶,后来也开始物色起女学生来。

如果其他一切条件都理想,只是没有入学经历,那男方甚至还可以负责送到海外留学镀金。民国时的《求偶》刊载启事,说男方已在东京买好了大房子,因为房子太大住着空虚,所以想要找一位太太共住。除了注明女方须“相貌娇艳清白”、“十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身体健康活泼”等条件之外,还特别注明:“办法一经订定,即可前往东京留学,不论女家贫富,一切用费皆由男家负担。”

即便是在文化人扎堆的高校,教授们对于女学生的趋之若鹜,也让北京女师大校长杨荫榆颇为不满,曾专门要求教授们注意自己的举止,同时也规范在校女生的行为,因此被讥讽为“寡妇主义”的校长。

其实“女学生”三个字,在想入非非的异性那里,所意味的特定身份认同并不奇怪。就像如今女性也有了“小奶狗”、“小狼狗”、“小奶狼”等对于青年男性的特定称谓名称,而其中的暧昧和不可说,至少不会比“学生妹”这样貌似中性的名词包含得更少。但重要的分别就是:它们还没有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广告牌上。

06

社会终究还是男权社会,男性终究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万科在郑州的广告引起争议,“春风十里醉不如树下学生妹”,板子也只能打在男性的身上。虽然歧视、不尊重、性暗示这些都值得鞭挞,但如果再想深一点:是不是把学生妹换成小奶狼,就意味着男女平等的春天终于到来了?


相关:

中美资本市场中的合格投资者 点击下载报告ppt原文2017年年末,各大财经媒体纷纷用“机构赚翻,散户亏惨”这样的标题来盘点过去一年的A股市场。虽然上证指数在2017年基本维持在体面的3000点以上,甚至创造了自2016年初A股熔断以来的新高。但..

原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王江平调任工信部副部长原标题:原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王江平调任工信部副部长据中国经济网3月29日消息,当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的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会上发言。根据上述报道,原任..

上一篇: 你见过小猪佩奇的正脸吗?
下一篇: 外媒:中国处于半岛外交的中心